將“挑刺”進行到底

發布時間:2016-08-22 09:37:48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每一位紀檢監察新兵都希望有一天能到紀律審查一線工作,我也不例外。剛到縣紀委工作時,我在辦公室負責撰寫材料,不管是工作總結還是經驗交流,都有同樣的結尾:保持了執紀審查工作15年零申訴、16年零申訴……到2015年底,20年零申訴!

剛開始,我有點不以為然,也難以理解:零申訴很難嗎?值得這樣大書特書嗎?

直到我進入案件監督管理室工作,有時也參與到談話、審理、回訪工作中,對紀律審查的各個環節都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才知道20年零申訴不僅僅是寫出來的。

第一次被抽調參與審理工作時,因為一個證據的完整與否,審理人員和調查人員針鋒相對、爭得臉紅脖子粗。可過了一會兒,大家達成共識后,互相拍拍肩膀,又開起了玩笑。我有點無所適從,一個同事看出我的疑惑,只說了句:“大家工作的時候都這樣,習慣就好了”。

慢慢地,我習慣了“挑刺”,也看出了門道:就是因為對紀律審查的高度負責,對被調查人合法權益的高度負責,對零申訴這個榮譽的高度負責,大家才會互相“挑刺”。

在一個案件中,一個村民小組長因事挪用了村集體的5萬余元征地補償款,是收繳還是返還村集體?要不要向群眾公開款項收繳的情況?我們審理時和調查組各有各的理由、互不相讓。

縣紀委常委會集思廣益,綜合考慮了資金的來源、性質和群眾的意愿,決定把這筆款項返回給村集體作為集體資金使用。在縣紀委的指導下,街道紀工委召開黨員大會,明明白白告知群眾5萬余元征地補償款返還村集體,同時把這名被判處了緩刑的小組長請到會上現身說法,給村干部和全體黨員上了一堂警示教育課,群眾對這5萬余元征地補償款的返還交口稱贊。

這個處理方式,大家都心服口服,更讓我深深體會到:紀律審查工作不是對條規的生搬硬套,在涉及群眾切身利益時,要更注重政治效果、法紀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一名村委會主任連續五年冒用已逝世的5位五保老人名字,從街道社保中心領取五保老人補貼16044元,之后陸續發放給村里因災、因病致貧的困難群眾。這事有沒有違紀?算不算貪污?該不該給個重處分?村委會主任、街道紀工委、調查人員和審理人員各有各的說法。

在把案件錄入系統時,我也很納悶:“好心辦壞事而已,就算違紀了,也不至于給個處分吧,沒裝進個人腰包,怎么看也不是貪污啊?”

一番質疑、辯論過后,大家達成了共識:只要破了規矩,好心辦事也是違紀,違紀款的去向不影響貪污行為的成立,只作為量紀情節給予考量。最后,街道黨工委給予村委會主任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村委會主任心服口服:“別人為我叫冤,我不覺得,好心辦事固然好,但紀律還是要挺在前面。”

這一輪的互相“挑刺”,給大家上了一堂“堅決把紀律挺在前面”的課,更是給我自己上了一堂“黨規黨紀學習永無止境”的課。

溯源而知本,鑒往而知來。回顧五年紀檢監察崗位的點點滴滴,我深深體會到,20年零申訴是無數紀檢人傳承的榮譽,更是交到我們肩上沉甸甸的責任。責任需要擔當,5年的工作歷程讓我對紀律審查工作有了更深、更新的認識,讓我對紀檢監察工作多了一分熱愛、一分信心,同時,更加堅定了將“挑刺”進行到底的決心。( 云南省會澤縣紀委 徐瑞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