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等領導過問才“修補”

發布時間:2016-09-18 17:34:15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筆者親戚所住小區的路面上新近出現了幾個“小坑洼”,給出行帶來不便。包括親戚在內的多位居民向相關部門反映,得到的答復均為“情況已知,請耐心等待”。一個月的等待無果后,親戚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打通市長熱線反映了此事,沒想到第二天相關部門就安排人員進行了修補。

日常生活中,“媒體一經披露,難題很快得以解決”“打幾十個電話也不如管事的一句話”“老大難老大難,領導一問就不難”,這樣的事例不在少數。究其根源,是一些職能部門和干部沒有真正把民生小事當回事兒,漠視群眾利益,忽視群眾關切。從大處看,忘記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工作中遵循的不是依法行政,而是依“長”行政,只看上級臉色,而不對群眾負責。

民生事,無小事。諸如“修補一下路面的坑洼”這樣的小事,讓老百姓跑斷了腿、磨破了嘴皮,就是解決不了,非得驚動領導方能“填平”,只會寒了群眾的心,損害了黨群干群關系。

群眾的小事是構成國家、集體大事的細胞。小的細胞健康,大的肌體才會充滿生機與活力。黨員干部要切實把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為民服務作為第一責任,把關心群眾生產生活問題作為頭等大事,用做細做實做好“路不平、水不通、燈不明”等民生事的實際行動,增進群眾感情,贏得群眾支持。相關部門也要加強監督管理,嚴格責任追究,對不關心民眾疾苦、本該及時解決問題卻久拖不決的人“打板子”,發現一起、處理一起,形成有效震懾。(孟慶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