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專題片《永遠在路上》在央視播出。片中,周本順、白恩培、李春城等落馬高官現身說法,引起強烈反響。
“從小我們吃過很多苦,所以是從貧寒之家出來的,從小就痛恨貪官,到最后自己成了貪官,我感覺這是一個莫大的悲哀。”
“走到這一步,這一生的追求真的是南轅北轍。”
“沒想到老了老了,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
縱覽這些貪官的懺悔,可以發現,沒有人生來就是貪官。有的落馬官員出身貧寒,從基層干起,一步步成長為黨的高級領導干部,但隨著職務的提升,手中的權力變大,接觸的人脈廣了,在權力、掌聲和鮮花中,便忘記了宗旨信念,違背了初心,飄飄然迷失自我,在不知不覺中成了“溫水中的青蛙”;有的在走上工作崗位之初,也曾心懷理想,想要造福一方,干出一番業績。然而,最終他們卻一步步背離了自己的初衷和信仰,偏離了原本的方向,走向初心的反面,等身陷囹圄之時,才猛然驚覺:自己竟變成了自己過去最討厭的那種人。雖痛不欲生,卻悔之晚矣。
從痛恨貪官,到最后自己成了貪官;從曾經的意氣風發,到鏡頭前的痛哭懺悔。人一生最失敗、最無常的莫過于與自己的初心南轅北轍。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實踐證明,無論自身地位、境遇如何,都應牢記個人最初的本心。對于黨員干部來說,“初心”是入黨時在黨旗下朗聲宣讀的錚錚誓言,是自己最初參加工作時立下的為人民服務的志愿,是在任職履新時熱血沸騰的使命感。堅守初心,能讓人在面對復雜的社會環境和各種誘惑時,知道自己為什么出發,要到哪兒去,不至于迷失在欲望的汪洋大海之中。
當然,每個人心中都有欲望,這是人之常情。但當欲望戰勝理性、私欲遮蓋理想信念時,心靈的家園就很容易被貪欲這個“心中賊”占領。事實上,把落馬官員一步步推向錯誤方向的,不是別人,正是他們內心深處日益膨脹、未加限制的欲望。
在前進的路上,方向永遠是最重要的。黨員干部在工作生活中,要時常想一想當初為什么出發,時常掂一掂肩上的擔子,找一找身上的缺點,看一看自己從哪里來。只有時刻記著來時的路,循著正確的道,才能更好地前行,不會走著走著就把自己給走丟了。(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