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正個人與組織的關系

發布時間:2016-12-15 07:22:51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個人主義表現因人而異,但有一點是共通的:沒有擺正個人與組織的關系,不把組織放在心上,而把個人凌駕于組織之上。成就“偉大事業”,實現個人價值,就要把個人融入到組織中來,把自己百分之百交給組織,任何時候都要聽黨的話、跟黨走。

“一事當前,先替自己打算。”對個人主義的刻畫,毛澤東同志這句話最為經典。

組織安排的事,與己有利搶著干,與己無利就躲遠;組織任命的職務,老覺得虧了自己,與個人“貢獻”不符,動不動就鬧情緒、撂挑子;組織作出的決定,口頭上說得很漂亮,執行時卻做“選擇題”,討價還價,甚至拒不執行……個人主義表現因人而異,但有一點是共通的:沒有擺正個人與組織的關系,不把組織放在心上,而把個人凌駕于組織之上。

個人主義的危害巨大。一人獲利,組織要犧牲百倍甚至千倍的利益:有的為了蠅頭小利,將成千上萬的國有資產打了水漂;有的為了一己好惡,重用了無德無才之人,敗壞了選拔干部的風氣;有的把個人標準當成做事的出發點,有的甚至突破了紀律底線……凡此種種,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從主觀上找原因,無非是“最卑鄙的個人主義”。無論什么時候,這些都是我們黨堅決反對和抵制的。

黨員是黨組織的細胞,服從安排不講條件、執行決定不打折扣是起碼的要求。黨章將“黨員個人服從黨的組織”列在“四個服從”之首;《準則》也明確指出:“領導干部要自覺服從組織分工安排,任何人都不能向組織討價還價,不服從組織安排。”大量事實表明,把組織放在心上,服從組織,相信組織,依靠組織,個人就能有更好的發展空間;相反,凌駕于組織之上,個人就如無源之水,最終難免走上歧路。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永不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成就“偉大事業”,實現個人價值,就要把個人融入到組織中來,把自己百分之百交給組織,任何時候都要聽黨的話、跟黨走。鄧小平晚年時,女兒曾問他長征是怎么過來的,他的回答只有三個字:“跟著走!”正是千千萬萬共產黨人始終相信黨、依靠黨,無條件地執行黨的決定,我們黨才能逐步發展壯大,取得一個又一個輝煌成就。

換個角度說,我們黨歷來講公道對待干部,公平評價干部,公正使用干部。組織重視每一名黨員的切身利益,精心培養幫助其成長進步,提供平臺讓其發揮聰明才智、創造機遇讓黨員的雄心壯志能夠落地。錢三強服從組織決定,將工作重心從科研轉移到行政事務上,以個人成果的減少換來了新中國“兩彈一星”事業的大發展,“兩彈元勛”的至高榮譽就是組織對他最好的褒獎。

“黨的力量來自組織,組織能使力量倍增。”8800多萬黨員,每名黨員都時刻牢記“咱是組織的人”,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那將是一支多么偉大的力量!(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