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省是修身之術

發布時間:2016-12-19 14:25:35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古人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打頭的,只有具備了良好的自身修養,才能做好其他事。自古以來成大事者,未有不重修身者。而自省是修身的根本,只有懂得自省、敢于自省,才能及時清除思想灰塵,祛除行為之垢,修得“金剛不壞之身”。

從近年來查處的一些“蒼蠅”“老虎”中不難發現,其中一部分人在為政之初也能把精力用在干事創業上,把勁頭使在為民辦事上,但隨著職位的提升,權力的增大,黨員身份意識日漸模糊,宗旨觀念逐步淡化,最終忘記了黨員身份,背離了黨員宗旨,站在了人民群眾的對立面。促進這一蛻變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不懂得自省、不重視自省。當被黨紀國法嚴懲的時候,才如夢初醒,悔恨平常疏于查找自身的不足和缺點。

懂得自省是大智。自省是一種良好的處世態度,懂得自省的人才能不斷進步。北宋名臣范仲淹在每晚睡覺前,一定要回顧一下當天所做的事,看是不是對得起當天所得的俸祿,如果對得起,就能安穩熟睡;如果對不起所領的薪水,就整夜都睡不好,第二天一定要補足欠缺的部分,才能安心。也正因懂得自省、堅持省己察身,范仲淹修得“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寬闊胸襟和崇高人格,成就了一世英名。

敢于自省是大勇。自省是破除“心中之賊”的利器,是遏制“貪欲之火”的法寶。敢于自省好比用鋒利的手術刀割除自己身上的“病灶”“毒瘤”,使自身免于病毒的侵襲而保持身心健康,這就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更需要“一錘接著一錘敲”的堅持。黨員干部要對照黨的理想信念和宗旨要求,不時地進行自我回顧、自我評價、自我檢查,反思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對黨忠誠、為民務實。要以一輩子堅守“自省座右銘”的吳玉章、經常與“我的修養要則”對表的周恩來等前賢為榜樣,堅持“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掃除心靈的雜草,錘煉堅強的黨性。惟如此,才能避免“縱蟻穴為大洞”“積小惡為大惡”,使思想得到凈化,心靈得到滌蕩,人格得到提升。

正所謂:“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人或多或少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黨員干部也不例外,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身體有恙”而諱疾忌醫,明知“走錯了路”而不思回頭,任性地“一條錯道走到黑”,以至小病變成大病,小錯鑄成大錯。自省的目的在于及時糾正自己的缺失和錯誤,更好地履職盡責。面對自身問題,要堅決改,徹底改,一刻不停地改,改掉壞毛病,改出新作風,時時銘記黨規政紀,事事堅持正確方向,處處上心檢身正己,努力做一個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黨員干部。(孟慶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