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翔區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契機,深入推行“民情工作法”,組織黨員干部開展走訪活動,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真正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常態化家訪,確保聯系“戶戶到”。定人定則多走訪。實行“劃片包干、按人定戶、一戶不漏”機制,區直單位每名黨員干部聯系1戶以上農戶,抓好日常聯系、政策咨詢、技術指導、扶貧幫困、幫助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等工作。深入基層察民情。黨員干部主動放下架子、帶著感情,走田間路、進農家戶,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扎實做好“兩卡兩表一書”。主動向群眾發放一張注明聯系干部姓名、聯系電話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幫扶責任明白卡”和一張注明幫扶計劃的“貧困戶幫扶卡”,暢通溝通渠道;根據走訪情況填寫《入戶調查登記表》和《貧困戶信息采集表》;填寫一份幫扶申請書,及時向上級反映、解決。
全方位服務,真情實意解民憂。宣傳政策釋民惑。通過入戶走訪,積極宣傳黨的系列惠民政策、便民利民舉措和科學發展成果等,讓群眾感受到變化,消除心中疑惑,理解、支持政府工作。幫扶救助解民困。針對群眾反映的就業、上學、就醫等困難,認真開展“認親交友”活動,積極攀“窮親”結“怨戶”,每名黨員干部主動與1至2戶群眾結對幫扶,做好助貧、助殘、助孤、助老、助學等工作。
多舉措幫扶,促進農村快發展。建強村級班子。針對村級班子存在的書記難選、能力不足等問題,從機關選派28名優秀同志到建檔立卡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切實增強能力和水平。建強村級陣地。全區累計投入4800萬元資金,按照行政村(社區)“13有”標準、村民小組黨支部“10有”標準,建成村民小組黨支部活動場所256個,實現村民小組黨支部活動場所建設全覆蓋,切實解決村民群眾議事無場所、活動無場地的問題。(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