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翔區在抓實傳統學習教育模式的基礎上,把“互聯網+”融入“兩學一做”,從小處著手、從實處抓起,以微見大,將廣大黨員群眾身邊的“微元素”融入黨員學習教育中。
廣延“觸角”,變“固定學”為“隨時學”。“黨員在哪里,黨課就開到哪里”,黨課不再局限于會議室里、辦公桌旁。依托“三會一課”,各黨組織延伸黨課“觸角”,根據各類黨員活動特征,開創出“夜黨課”“家庭黨課”“田間黨課”“車間黨課”等,突出快、實、精,讓學習不再局限于固定地點、固定時間,真正確保黨員學習教育隨處可學、隨時可學。
轉移“陣地”,變“紙上學”為“指尖學”。在堅守傳統電視、報刊、遠程教育陣地的同時,充分利用微信公眾平臺信息傳播快、互動性強的特點,把學教模式由陣地式向移動式轉變,通過“微博臨翔”“臨翔網”“吉祥臨翔”等網站和微信公眾號轉發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省、市、區重要會議精神,并通過黨員的QQ群、微信、微博等進行再傳播,增加黨員學習教育的“波長”。
打破“壁壘”,變“灌輸學”為“互動學”。為解決學而不化的問題,打破以往“灌輸式”學習教育形成的傳者權威“壁壘”,注重傳者和受者的“互動式”探討學習。黨員可隨時通過QQ、微信與其他黨員干部直接交流研討,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理念。各級黨組織將廣大黨員個性、多元的“微理念”匯聚,再組織骨干黨員提煉為短小、精干的微評“微傳播”出去,形成“學—論—傳—學”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