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釋義:第一章總則第四條

發布時間:2016-03-14 15:30:30   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第四條 巡視工作堅持中央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堅持實事求是、依法依規;堅持群眾路線、發揚民主。

【釋義】本條規定了巡視工作的原則。

巡視工作原則是指在開展巡視工作過程中,巡視主體和被巡視對象都必須遵循的、對巡視工作具有指導意義的根本性行動準則。本條規定了開展巡視工作必須堅持的三項主要原則:堅持中央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堅持實事求是、依法依規;堅持群眾路線、發揚民主。這些原則體現了黨章的基本精神,體現了依規管黨治黨建設黨的基本要求,體現了巡視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是對巡視工作實踐經驗的科學概括。

一、堅持中央統一領導、分級負責

巡視工作堅持中央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是由我國的國情決定的,也是歷史的選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確認了中國共產黨對國家各項事業的領導。《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工農商學兵政黨,黨是領導一切的,共產黨統一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外交和武裝力量等各項事業。我們黨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事關黨和國家全局的重大問題都必須在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進行。巡視是加強黨內監督的重要手段,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形式,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五位一體”建設發揮著重要保障作用,必須堅持黨中央統一領導,嚴格按照中央明確的指導思想、原則、目標和任務來開展,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巡視工作必須在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中央和省區市黨委分級負責,這既是由黨章規定的巡視制度決定的,也是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的必然要求。黨的中央委員會和各省區市委員會原則上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和黨組織隸屬關系,分別負責對下級黨組織領導班子及其成員開展巡視,必須切實加強對本級巡視工作的政治、思想、組織領導,為做好巡視工作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二、堅持實事求是、依法依規

實事求是、依法依規是巡視工作的根本和靈魂。巡視監督涉及的內容都是嚴肅的是非問題,如果不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就難以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要以堅強的黨性和求真務實的精神,深入開展調查研究,重實際、察實情,敢于發現問題,如實反映問題,客觀分析問題,推動解決問題;忠于事實、尊重規律,不歪曲、隱瞞和捏造事實,敢于澄清是非、主持公道。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用全面的、發展的、聯系的觀點分析事物、看待問題,甄別是非、把握實質,使指出的問題、提出的建議能夠經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全面依法治國,依規管黨治黨建設黨。依規管黨治黨,必然要求依法依規開展巡視。要嚴格執行《巡視工作條例》,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依照紀律和法律開展巡視,既不要去行使依法依規不該由自己行使的權力,也不要去干預依法依規自己不能干預的事情,將依法依規貫穿于巡視工作全過程。

三、堅持群眾路線、發揚民主

堅持群眾路線、發揚民主,既是巡視工作的基本原則,也是巡視工作的根本工作方法。群眾路線是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的方法論,是實現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的根本工作路線。開展巡視工作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堅持群眾路線、發揚民主的過程。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在制定巡視政策、完善巡視制度、作出巡視安排、研究成果運用時,必須堅持群眾路線,深入調查研究,充分發揚民主,在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討論的基礎上作出符合實際的決策;巡視組在了解情況時,必須牢固樹立群眾觀點,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拓寬人民群眾參與巡視監督的渠道,廣泛聽取各層級、各界別、各部門、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作出全面客觀的分析和判斷;巡視組在撰寫巡視報告時,要在組內充分發揚民主,集思廣益,在認真研究分析、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形成向派出巡視組黨組織的巡視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