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村組干部違紀違法問題的思考

發布時間:2016-12-26 07:49:55   來源:曲靖市紀委

羅平縣地處云南省東部,位于滇桂黔三?。▍^)結合處,素有“雞鳴三省”之稱。全縣共有人口62萬,13個鄉鎮(街道)154個村(居)委會,109個行政村1194個自然村,共有村組干部1494名(總支書記、副書記,主任、副主任,監督委員會主任,村民小組長)。村組干部是農村改革推動者、農村事務管理者、農村發展帶頭者、農村穩定維護者,是聯系黨和群眾的紐帶和橋梁。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廣大村組干部踏實肯干積極作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付諸了行動和實踐,正有力地改變著農村的整體面貌。同時,有多名村組干部因工作成績突出,通過各種途徑轉為國家成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有的還成長為黨政機關領導干部。但是,也有小部分村組干部管不住口、管不住手,利用支農、惠農項目,扶貧、社保資金等謀取私利,侵害群眾的合法權益,損害黨群干群關系。

羅平縣紀委壓實責任,聚焦主業,將發生在基層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作為查處重點,著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2014年至今,全縣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查處村組干部63人。通過持續高壓,農村腐敗存量得到明顯消減,增量得到有效控制,農村廉潔從政環境得到進一步凈化,村組干部的紀律意識、法制意識、責任意識得到進一步增強?,F結合羅平實際,就村組干部違紀違法表現形式、特點、影響、原因及對策作簡要論述。

一、主要表現形式

(一)貪污賄賂型。貪污賄賂是村組干部違紀違法主要表現形式,有的案件參與人數多、涉案金額大,社會影響惡劣。如臘山街道新村社區原黨總支書記彭某某,利用職務便利,2011年至2012年期間三次向某開發商索賄100萬元,其個人分了45萬元,將55萬元分給了其他相關干部。

(二)侵占集體錢物型。有的村組干部公私不分、假公濟私,以公之名行私之實,弄虛作假、欺上瞞下,侵占集體資產。如老廠鄉舍迫村委會大寨村原村長楊某某,以守護集體樹林為由伙同副村長私分村集體資金11100元。

(三)虛套國家資金型。有的村組干部利用從事或參與某項工作的便利,違規操作,申報享受國家專項資金。如羅雄街道辦事處圭山村委會灣子村村長余某某,利用協助村委會辦理農村養老保險工作的便利,違規將己病故的奶奶列為養老保險享受對象,至案發違規申領養老金3105元。再如鐘山鄉狗街居委會大山村村長陳某,與村中其他村干部商議,虛報三個低保名額,套取5960元資金用于村內公益事業開支。

(四)巧立名目亂收費型。有的村組干部以經費緊張、村務開支較大等為由,未經集體研究或村民代表大會同意,私自設立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加重群眾負擔。如羅雄街道辦事處羊者窩居委會白龍潭村原村長金某某,任職期間以村集體無經費為由,違規收取“落戶費”14000元,收取“建房蓋章費”1300元。

(五)吃拿卡要型。有的村組干部以利為第一要務,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才辦事或給了好處亂辦事,“雁過拔毛”式腐敗突出。如鐘山鄉狗街居委會、密村村委會部分村組干部在工程項目建設中,利用職務便利,違規收受施工老板以“辛苦費”名義給的“工作經費”4萬余元。

(六)濫用職權型。有的村組干部不能正確認識理解并運用權力,有權任性,不按規矩辦事,大權獨攬,辦事不公,滋生腐敗。如魯布革鄉多依居委會板臺村村長王某,利用職務便利,私自分配人工商品林采伐指標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七)妨害社會管理秩序型。有的村組干部不能較好地遵守國家計劃生育政策,超生問題突出;有的村組干部販毒、毀壞公私財物等,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如魯布革鄉多依居委會黨總支書記李某,在工作中與他人產生誤會,其對居委會財物進行砸毀被黨紀立案處理。

二、特點及規律

(一)違紀違法形式多樣化。通過對案件梳理,經濟類和妨害社會管理秩序類違紀違法問題較為集中。經濟類問題主要集中在工程建設、社保資金、烤煙生產、扶貧項目等領域。妨害社會管理秩序類問題中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相對較多。

(二)“窩案”和“串案”比例較高。村組干部之間工作和生活關聯度高,對彼此的情況都比較了解,單獨實施違紀違法行為風險較大,難以掩蓋,為規避風險,一些違紀違法村組干部形成牢固的利益共同體,有的甚至是村組干部與鄉鎮公職人員結成的利益共同體。近兩年查處的村組干部經濟類違紀違法問題80%是多人共同作案。

(三)作案手段較為隱蔽。農村“三資”管理制度不健全,財務管理混亂,村務(財務)公開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社會監督。村組干部挪用、侵占集體錢物、貪污賄賂等問題往往與工程建設、惠農資金發放、公務接待等交織在一起,作案手段隱蔽性強。同時,有的案件涉及人員廣、時間跨度大、關聯項目多,給案件查辦造成核實難、取證難、定性難、處理難等問題。

(四)涉案金額不斷增大。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和國家惠農政策落實力度加大,村級資源得到有效盤活,資產得到不斷壯大,資金得到不斷充盈,大批支農、惠農項目在村組落地,大量扶貧、社保等資金流動到村組,部分村組干部利用職務便利,貪污賄賂和挪用、侵占的資金數額不斷增大。如臘山街道辦事處新村社區原黨總支書記彭某某索賄100萬元,數額如此之大令人咋舌。

(五)換屆前后問題突出。按照有關規定,村“兩委”和自然村小組長三年一屆,在換屆選舉中多數村組干部都想連選連任,對于不能連選連任的,有的在卸任前以各種名義虛列開支大撈一筆,有的卸任后拖延時間交賬交錢。所以在換屆選舉前后是村組干部違紀違法的高發期,也是信訪問題反映的集中期。

(六)涉案人員對抗調查意識增強。主要表現為涉案人員在作案后會盡量盡快消除痕跡、消除影響,當察覺事態嚴重或有人舉報時,相互之間會立即制定攻守同盟,采取退贓、平賬等方式,以擺脫自己的違紀違法責任,給案件查辦帶來難度。

三、主要后果和影響

)嚴重破壞黨群干群關系。村委會雖然是農村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但它在管理本村自治事務的同時,又協助鄉鎮人民政府開展工作,執行政府指令,組織村民完成有關行政任務,行使一定的行政管理職能??梢哉f村組干部是百姓心中的“父母官”,是群眾眼里的“主心骨”,是農民群體的“代言人”,是黨和政府農村工作的“主力軍”,村組干部隊伍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黨和政府的形象,其一言一行都影響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他們的違紀違法行為直接消減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嚴重破壞黨群干群關系,侵蝕著黨的執政根基和國家政權基礎。

(二)引發事關穩定的信訪問題。村組干部的挪用、侵占、貪污賄賂、濫用職權等違紀違法行為直接侵犯了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由此而來的群眾信訪舉報增加并出現群體訪、重復訪、越級訪等問題,有的甚至成為信訪熱點問題和難解問題,損耗了黨委政府相當部分精力,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來解決,直接危害農村穩定,嚴重影響基層和諧。

(三)給集體造成重大損失。村組干部的違紀違法行為中,有的以權謀私、損公肥私、貪污受賄、侵占私分、挪用公款,其后果是坑了集體、損了群眾、肥了自己。有的在資金使用上隨意操作,代民做主,盲目決策,造成嚴重經濟損失。有的貪圖享樂、大肆揮霍、鋪張浪費,造成集體資金流失。

(四)影響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村組干部的違紀違法行為,嚴重損害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削弱了農村黨組織和干部隊伍的凝聚力、戰斗力,挫傷了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影響了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在農村貫徹落實,阻礙了農村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四、原因分析

(一)思想認識不到位。村組干部違紀違法本質上是思想認識出現了問題。部分村組干部文化程度偏低,平時不注重政治理論和法律法規學習,以致于政治理論不足、法制意識不高、業務能力不強、服務意識不牢,缺乏對黨紀國法的敬畏,缺乏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改造,導致理想信念缺失,群眾觀念淡薄,規矩意識淡化,宗旨意識淡漠,被金錢、物質所“圍獵”,走上了違紀違法的道路。

(二)綜合素質不高。村組干部在開展群眾工作和管理農村事務上實踐經驗比較豐富,而且能吃苦耐勞,盡職盡責,但是受年齡、文化教育、黨性修養、自身素質的局限,往往自警自律意識較差,法制觀念淡薄,容易出現不按民主辦的“一言堂”,不按程序辦的“老路子”,不按原則辦的“人情事”,不按規定辦的“老辦法”,導致工作中容易發生違紀違法行為。

(三)自律能力不強。 近年來,國家各種支農、惠農、扶貧資金給農村經濟帶來了活力和動力,農村基層組織負責管理和使用的資金也相應增多。一方面加大了村組干部手中的“財政大權”,在資金的運作過程中存在諸多利益誘惑,使得部分村組干部以身試法。另一方面,有的村組干部存在僥幸心理,總認為自己不是國家公職人員,一旦從崗位退下來就無人過問,集體的東西能拿就拿,能占就占,拿點占點不會出什么大問題,大家都有好人主義,不會有人站出來說;上面也不一定會查,就算查不一定就查到自己身上,最終僥幸戰勝了理智。

(四)制度落實不到位。一是村務公開不規范。按照有關規定,村委會應定期將重大村務活動、財產收支情況等向村民公開,自覺接受村民監督。但現實中存在公開欄長期不更新,公開不及時、不全面、不真實等問題,村務公開在某些地方沒有發揮應有的監督作用。二是村級財務制度不完善,財務管理混亂。主要表現在管理財務人員缺乏基本的財務知識,不能系統地、全面地做好記賬工作,帳目設置、會計憑證和帳單使用不規范,財務審批不嚴格,給村組干部的自主性和隨意性太大,導致對資金的管理無法監督到位,且一旦違紀違法,難以定性和追究責任。三是內部監督機制不健全。村組干部普遍對村總支書記、村主任言聽計從,村“兩委”班子成員沒有監督能力。村民自治意識差,加之外出務工的年輕人較多,村里只剩下“386199”部隊,普遍缺乏對村組干部的監督氛圍。同時,村務監督委員會作用發揮不明顯,各項監管措施落實不到位,有的監督委員會成員甚至一起參與違紀違法案件。

(五)激勵約束制度不健全。一是激勵機制不健全。村組干部半脫產工作,工資待遇普遍較低,在養老、醫療、退職補助等方面也沒有可靠的保障,缺乏激勵機制,大多數村組干部都會存在后顧之憂,一些村組干部有“能撈一點是一點”的思想,有的甚至不惜鋌而走險。二是監督約束制度建設滯后。一些村組干部既不是黨員,也不是行政監察對象,對這些人的監督約束存在空白。一些村組干部是黨員,但村民委員會是自治組織,對鄉鎮和村黨組織的管理規定置若罔聞,或者由于鄉鎮過分重視經濟發展,而輕視了村組干部管理,對村組干部的監管,軟辦法不管用,硬辦法不敢用,甚至于口頭批評了事,捂著蓋著,變相助長了一些村組干部的違紀違法氣焰。有的非黨村組干部涉及經濟問題,但因立案數額等限制,處理難度大,群眾意見大。

(六)案件查處難度大,違紀成本低。村組干部的違紀違法案件具有時間跨度大、案值相對小、涉案人員廣、關聯項目多的特點,在調查核實過程中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人力、物力和財力,案件的調查難度較大。村組干部不是國家公職人員,在處理上主要以黨紀處分和組織處理為主,多數處理手段對違紀違法對象來說幾乎沒有太大的影響,很難形成打擊的震懾力。

五、對策建議

(一)強化思想建設,著力解決思想認識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好干部不會自然而然產生。成長為一個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組織培養。要想成為好干部,就要不斷改造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黨性修養、加強品格陶冶、強化紀律觀念,時刻用黨章和“三嚴三實”標準要求自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針對目前村組干部存在思想認識不到位的問題,要不斷強化思想建設,加強學習教育力度,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通過對政治理論的系統學習,使村組干部從思想深處明白“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這三個重大問題并始終站穩群眾立場。

(二)強化隊伍建設,著力提升村組干部的綜合素質。一是把好村組干部選任關。堅持公平公正選人用人,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標準,選出有政治品質、有事業心、求真務實、群眾公認的人來擔任村組干部。拓寬選人用人渠道,注重從大中專院校畢業回鄉的知識青年、外出務工回鄉能人、復員軍人,致富帶頭人等類型人中選拔優秀人才。創新體制機制,推動大學生村官管理實際村務,讓大學生村官能進能出、能上能下,形成充滿活力的選任機制。如今年鄉鎮黨委換屆把符合條件的“三類”人員納入到鄉鎮黨委委員人選的考察范圍,且每個鄉鎮都有一名“三類”人員進入了黨委委員。這些行之有效的激勵政策能極大地吸引優秀的年輕人才進入村組干部隊伍。二是加強教育培訓。充分依托遠程教育平臺、黨員(農家)書屋、村級活動室等現有陣地,加強對村組干部的思想教育,集中時間、地點,開展法律法規及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等方面的教育培訓,提高法紀意識、履職能力。以全國性的學教活動為契機,比如目前正在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廣泛開展黨的宗旨教育、道德教育、廉政教育,切實解決村組干部在政治覺悟、思想作風、廉潔自律、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三)強化制度建設,著力推進村級組織的規范化管理。一是完善村組干部激勵機制。積極創造條件為村組干部搭建平臺,不斷拓寬村組干部轉為國家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渠道,為其提供更多的晉升機遇和發展空間。優先推薦群眾公認的村組干部擔任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高其政治待遇。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村集體條件,參照鄉鎮工作人員工資待遇,適時適當調整村組干部的工資待遇及養老、醫療、退職補助等,提高其經濟待遇。二是完善村組干部監督約束制度。強化上級監督,完善組織監督管理制度,確保對“人”的約束;強化內部監督,完善集體內部監督制度,確保對“事”的約束;強化社會監督,完善民主理財監督制度,確保對“財”的約束;強化自身監督,完善村務公開監督制度,確保自覺接受監督。三是完善其他工作制度。如完善會議、值班、應急、考核、議事、民主評議、學習培訓、公務接待、財務管理、公章管理等制度,建立健全主體明確、責任清晰、權責對等具有銜接性和可操作性的村級組織制度體系,嚴格制度執行落實,全面推進村級組織規范化管理。

(四)強化監督執紀,著力增強制度的監督約束力。一是全面落實公開工作,堅決推動黨務、村務、財務公開,將村級重大事項決策、項目建設、低保評審、各類惠農補貼發放及村級資金使用等情況及時、準確地向群眾公開,讓群眾充分行使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二是強化財務管理,完善村財鄉(鎮)管制度,實現統一銀行賬戶、統一支出審核把關、統一代理記賬;健全村級財務制度,嚴格報銷審批程序,加強對專項資金、專用票據的規范管理。嚴格落實村組干部定期審計和離任審計制度,完善責任追究辦法,進一步突出和明確鄉鎮監管的主體責任。三是強化督查問責,采用明察暗訪、隨機抽查、現場審計等各種方式,加大農村“三資”監管力度,對賬、物、款進行逐筆清查,分門別類登記造冊,明確產權,建立臺賬,發現問題,嚴肅處理。四是健全基層民主制度,保證村民參與村務、了解村務、決定村務的民主權利。充分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作用,確保監督的獨立性和有效性。

(五)強化懲防并舉,著力建立健全廉政預警監督機制。一是建立健全廉政預警監督機制。通過廉政提醒、廉政談話、通報案例、談話函詢等廉政預警措施加強警示教育,本著抓早、抓小、抓細、抓常的原則,把一些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處理在萌芽狀態。二是加大案件查處力度。堅決查處村組干部違紀違法行為,發揮案件查處對村組干部的震懾教育作用,提高村組干部按章辦事、依法辦事、遵紀守法的自覺性。(羅平縣紀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