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人·鏡頭】千年技藝 劍川木雕

發布時間:2016-08-26 07:30:21   來源:大理州紀委

“雕得金龍騰空舞,刻出雄雞報五更,鑿出百鳥枝頭唱,鏤花引蜜蜂。”一首傳統白曲道出了劍川木雕的精湛技藝。劍川木雕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劍川被譽為“中國木雕藝術之鄉”,劍川木雕技藝也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從“中國最大的水濱‘干欄式’建筑聚落遺址——劍川海門口”出土的5300多年前的木制農具、建筑木構件,找到劍川木雕的遠古源頭。

明、清,直至民國,劍川木雕已聞名川、黔,云南境內幾乎所有建筑木雕都無不出自劍川木匠之手。

劍川木雕主要用于建筑物裝飾,以浮雕為多,現已發展為極具藝術價值的木雕工藝品。

百鳥朝鳳木雕屏

牡丹格子花窗板

木雕四季掛屏

木雕人物擺件

木雕建筑代表—劍川古城劍陽樓

如今,劍川木雕已逐步向規模化、產業化方向經營,不僅有專業的木雕企業,有“獅河木雕村”、木雕作坊,還有木雕工藝大師和遍及全縣的木雕戶,木雕產品遠銷國內外。

木雕工藝美術大師段國梁

雕刻刀具

老藝人在教授學工

木雕作坊的婦女學工們

“金花”學徒

劍川木雕,世代接連,薪火相傳,傳承千年而不衰。

劍川的每一座古老建筑,每一塊木雕板,乃至一小個木雕件,都蘊藏有劍川木匠的聰明智慧,是劍川木雕留存于世的活的文化記憶。      

                                                        (劍川縣紀委  李紅霞  李曉明  楊冬霞  楊繼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