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5月3日至9日,紅一軍團從武定石臘它兵分兩路進入元謀,經過元謀6個鄉鎮、115個村寨,歷時7天,行程300余華里。紅軍過元謀,攻城奪隘,英勇戰斗,架橋石花灘、攻占元謀城、阻擊白酒坡、鎮壓敵團總、阻截鹽水井、血灑大彎箐,有效地牽制了國民黨尾追之敵,最終擺脫了國民黨重兵的圍追堵截,順利渡江,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巧渡金沙江”,具有決定意義的重大勝利。
紅軍長征元謀紀念館
紅軍長征元謀紀念館
紅軍長征過元謀,在尋機過江和與敵人激烈戰斗過程中,不顧頻繁的戰斗,連續行軍的疲勞,堅決貫徹執行“宣傳隊”、“播種機”的政治任務,通過多種形式宣傳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的主張和革命道理,播下了革命火種,贏得了人民的信任、愛戴和支持。
紅軍標語
紅軍在元謀10多個街道和村莊的墻壁上書寫標語,進行革命宣傳,給元謀人民留下寶貴的實物資料和精神財富。
紅軍不僅用多種形式宣傳革命道理和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的主張,而且用自身的行動影響教育群眾。紅軍不驚民,不擾民,不進民房,不拿群眾一針一線,西瓜地里留錢幣、小號棚上寫標語等紅軍幫助群眾解難濟困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
共青團楚雄州委組織廣大青年重走紅軍長征路
黨員干部群眾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紅軍以嚴明的紀律和親民愛民的事實駁斥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反動宣傳,贏得了群眾的信任與愛戴。紅軍撤離時,有14名青年主動報名參加了紅軍北上抗日,100 多名村民星夜為紅軍帶路和運送物資。(郭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