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文獻紀錄片《長征》攝制組到彝良縣取景拍攝

發(fā)布時間:2016-09-09 15:58:28   來源:昭通市紀委

9月4日至5日,大型文獻紀錄片《長征》攝制組到彝良縣奎香鄉(xiāng)取景拍攝。

機組人員在調(diào)試拍攝設備

為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記錄長征歷史、緬懷革命先烈、講述長征故事、繼承長征精神,今年3月1日開始,中央電視臺《長征》節(jié)目組聯(lián)合央視網(wǎng)、人民網(wǎng)、光明網(wǎng)、中國網(wǎng)、中新網(wǎng)、國際在線、中國西藏網(wǎng)、未來網(wǎng)、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中國教育網(wǎng)絡電視臺、中少在線、齊魯網(wǎng)、千龍網(wǎng)、荔枝網(wǎng)、西部網(wǎng)、四川新聞網(wǎng)、記憶四川等國家重點新聞網(wǎng)站和地方網(wǎng)站等,面向海內(nèi)外各界人士征集親歷長征的紅軍戰(zhàn)士、紅軍家屬有關長征的史料、實物、回憶錄、口述歷史及影像、文獻資料等。今年6月,《長征》攝制組在貴州遵義舉行了開拍儀式。

攝制組分成5路,分別奔赴江西、貴州、云南、四川、陜西等22個省份,深入長征路線地拍攝采訪,挖掘紅軍長征珍貴的歷史檔案,力求真實再現(xiàn)當年紅軍四渡赤水、爬雪山過草地等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里征程。

機組人員在彝良奎香寸田拍攝紅二軍團指揮部舊址

紀錄片《長征》將以長征精神和中國夢為主題,通過全景式再現(xiàn)、國際化視角講述、親歷者口述、數(shù)據(jù)動畫解讀等手法,充分調(diào)動各種藝術手段,力求全面精準地挖掘與詮釋長征精神的重要意義。據(jù)悉,該節(jié)目將在10月下旬在中央電視臺黃金時段播出。

地處彝良縣奎香的昭通革命遺址

       1936年3月6日至7日,賀龍、任弼時、蕭克、關向應、王震率領的中國工農(nóng)紅軍二、六軍團從貴州進入奎香鄉(xiāng),利用烏蒙山層巒疊嶂、錯綜復雜的地形,以寸田、坪地、奎陽為臨時根據(jù)地,醞釀、指揮了長征途中著名的“烏蒙回旋戰(zhàn)”。二、六軍團在奎香期間,部隊分駐30多個自然村寨。紅軍召開群眾大會,宣傳革命主張,打擊土豪劣紳,選舉代表成立糧食平調(diào)委員會,沒收地主土豪的積糧、財產(chǎn)分給群眾。群眾積極組織起來,為紅軍燒水、送飯、當向導。如今,紅軍的故事仍在民間廣為流傳,當?shù)赜屑t二、六軍團指揮部舊址、遺物和由蕭克同志題寫的“紅軍長征紀念碑”。“烏蒙回旋戰(zhàn)”是紅二、六軍團長征史上載入軍史中的以少勝多的精彩戰(zhàn)例。(昭通市紀委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