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2月中上旬,中央紅軍為突破國民黨蔣介石軍隊的圍追堵截,從四川南部迅速向威信縣地域集結,以尋求新的行軍線路和研究突破敵人的戰略戰術。這天,中央紅軍野戰部隊紅1軍團長征來到威信縣三桃春天坪。
由于國民黨反動派的反動宣傳,不了解紅軍的當地老百姓幾乎都跑到深山老林里躲藏起來了。昔日的春天坪人去房空,春寒襲人。
饑腸轆轆的紅軍,紀律嚴明,沒有一個人會擅自進入百姓家。幾位紅軍宣傳戰士正在墻垣上書寫宣傳標語。
一紅軍宣傳戰士見路旁的川龍殿位置比較顯眼,就一手提著一個裝滿石灰漿子的小桶,一手拿一把小刷子快步走上前,迅疾在墻壁上工整地書寫了“打土豪,分田地!”幾個大字。
當他正準備轉身離開時,一眼看見川龍殿后不遠處的懸崖邊蜷縮著一個人。走近了,才看清這是個十七八歲的男青年。他破衣爛衫,面黃肌瘦,腳上套著一雙掉耳的爛草鞋,赤裸的雙腳到處都是凍瘡,還在直流血水,雙手插進袖籠里抱成一團。
見有人過來,年輕人似乎有些害怕,身子縮得更緊了。
紅軍戰士和靄地說道:“老鄉,不要害怕,我們是紅軍,是專門打土豪地主分田地給窮人的紅軍。”
這個蜷縮在懸崖邊年輕人,對紅軍的紀律看在眼里,紅軍戰士接近他,他從內心開始接受,蜷縮的身子稍稍放松了些。
紅軍戰士肩并肩和他坐著,詢問他為什么這么冷的天獨自一人躲藏在這里。
原來這是一個幫地主放牛的青年。他哭著告訴紅軍宣傳員,他叫陳子君,是個苦命的窮人。從小母親就生病去世了,后來父親陳澤三給他找了個繼母。繼母對他常常不是罵就是打,專叫他干重活,肚子還不給吃飽。父親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不敢對這個討進來的媳婦怎么樣,父子兩人只能背地里抹淚,陳子君只有在父親那里才能找到溫暖。
天有不測風云,相依為命的父親因病無錢醫治,不久就病逝了。由于家里太窮,實在買不起棺木下葬,陳子君只好將自己賣給當地團總陳作人家當仆人做長工,抵了一口棺材錢。
陳子君到陳家后,受盡了陳作人家的打罵和欺凌。前幾天正逢過年大年三十,陳作人家是朱門酒肉臭,他蹲在牛圈里餓的要死,人都快昏過去了。陳作人家怕染上晦氣,趕他回家,叫他初三回來。要是父親在世的話,他會感謝這個地主惡霸。現在,父親不在了,繼母家是回不去,又被攆了出來,大冷的天,他只有在村里流浪,乞討。
聽紅軍要來,鄰里鄉里全都跑到深山老林了,陳作人家跑得更遠,把糧食全部藏了起來。陳家逃跑時,要陳子君看好他家的房,喂好他家的牛,地主惡霸哪管仆人長工的死活。這不,不敢走,走不了的陳子君,只能自保躲藏起來。
紅軍宣傳戰士含著眼淚聽完陳子君的敘述后,非常同情他的不幸遭遇,從已經干癟的干糧袋里抖出一些炒面,拿給陳子君吃,并鼓勵他說:“陳子君,你不要難過,苦難的日子就要結束了,將來你一定會有好日子過的!”
見陳子君不再害怕,而是用一雙大眼睛盯著他,那眼睛雖還有淡淡的憂傷,但是那么清澈,充滿希望 。紅軍宣傳員繼續說:“走,跟我們當紅軍去,紅軍是咱窮苦人的隊伍,專為窮人打天下的。紅軍管飯吃有衣穿,官兵一致,互相幫助,以后就再也沒有人欺負你了!”
至父親病逝后,陳子君第一次感到了溫暖,看到了這么好的軍隊。他看著眼前這個人年齡也只不過和他差不多,竟然已當了紅軍,還能寫那么好的字,而自己十七八歲了,還當放牛娃。與其自己一個人在家受苦,還真不如當紅軍有飯吃有衣穿。于是擦干眼淚毅然站起來對紅軍宣傳員說:“我跟你們走,我要參加紅軍!但是你要答應我一件事,那就是要教我讀書認字,我也要像你一樣,能在墻壁上寫出大大的字。”
紅軍宣傳員笑著答應道:“你放心,這完全沒問題。”于是陳子君跟著紅軍隊伍離開了春天坪,離開了威信,從此以后再也沒有回來。
陳子君只是在威信的3000多優秀兒女中的一員,這3000多紅軍戰士,絕大多數犧牲在長征路上,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調查統計,有名有姓的查到300余人,更多的連名字都未留下來。這些無名的英雄,是我們民族的魂,是昭通人民、威信人民的驕傲。他們雖然犧牲了,但他們留下的敢于擔當、敢于犧牲、敢于勝利的精神,是我們實現中國夢的強大的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