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最后一碗炒面》(作者 王濤) 雖然盡了最大的努力,但紅二方面軍在云南中甸籌到的糧食仍不夠行軍之用
“忍著饑餓,繼續前進”
1936年5月,紅二、紅六軍團渡過金沙江、翻越玉龍雪山后,進抵中甸縣城。為了北上與紅四方面軍會師,5月5日,他們兵分兩路,紅二軍團為左路,經德榮、巴塘、白玉向甘孜進發。這一路上,人煙稀少,十分荒涼,紅軍必須經受缺糧的挑戰。錢治安所在的紅二軍團后衛連,一直行進在隊伍的最后方,負責收容任務,饑餓的生死存亡考驗尤為突出。
當時,連隊的口號是“為了革命,為了勝利,忍著饑餓,繼續前進!”糧食早已吃完,沿途不僅馬骨頭也不剩,就連馬糞中沒有消化掉的青稞,也被前面的部隊挑完吃掉了,戰士們只好將野菜、野草熬又苦又澀的菜湯充饑。
當時,連隊的同志們心中都有一個目標:趕快抵達德榮,吃頓飽飯,補充給養。因此,能走的病號們步履蹣跚地堅持著,不能走的在戰友們的攙扶下咬牙前行。德榮,仿佛寄托著戰士們的一切希望。
可是,現實卻十分殘酷。戰士們終于來到一心向往的德榮縣城,發現這里只不過是一個只有三座房子的荒廢不堪的村莊。老百姓由于受到國民黨反動派的欺騙,早已逃入山中。整個縣城,幾乎連一粒糧食也找不到。
后衛連的戰士們一個個失望至極,軟綿無力地躺在地上,盯著天空一言不發。連長張先云和連指導員錢治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望著戰士們土黃浮腫的臉龐,他們不由得焦慮:“還有幾個月的艱難路程,完全靠野菜湯,怎么能行呢?”
素描《磨青稞》(作者 黃鎮) 青稞,主要產自我國的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地
一次支委會
心如刀絞的張先云、錢治安正急得在破屋里團團轉,這時,一名戰士突然從一家牛圈里翻出來,跑進破屋進行匯報,他高興得如同發現了寶貝,興高采烈地向兩位領導揮手說道:“連長,指導員,你們快來看。”
張先云、錢治安連忙跟了出去,只見牛圈角落里,雜亂地鋪著一層枯草。草與泥土之間,混雜著幾顆青稞。戰士循著青稞的方向,撥開枯草,揭去一層干牛糞,扒開牛糞下的新土。只見新土下有一塊木板,掀起木板,一大缸青稞赫然映入眼簾。
戰士正要用鐵鍬挖出青稞,錢治安連忙制止,“先別慌,別忘了遵守群眾紀律,不能隨便動藏民的東西!”連長張先云沒有說話,沉默著低著頭,心里應該是跟錢治安在想著同樣的問題。戰士有點兒急了,說道:“可是部隊沒糧了怎么辦?不能眼睜睜看病號們餓死呀!”
沉默良久,錢治安終于吐出一句話:“我看,還是開個支委會討論一下吧!”連長同意了這個意見。于是,一次緊急的黨支部委員會,就在牛圈旁召開了。一排長楊成海同志首先發言:“如果挖了他們的糧,會給藏民留下不好的影響,那更便于敵人進行反動宣傳。紅軍有紅軍的骨氣,我們挨餓也不能動這糧食!”
一排長的發言擲地有聲,大家一時陷入了沉默。過了片刻,三排長韓耀之才緩緩發言:“我同意楊成海同志的看法,但是,全連十幾個病號,沒有點兒糧恐怕扛不住。我看是不是少搞點兒給生病的同志吃?”
“是啊,這幾天好幾個戰士都餓病了。”
“重病號賴玉喜,連腿都邁不開了,現在已經瘦得不成樣子。”
“不能眼睜睜地讓自己的階級兄弟餓死啊!”
同志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漸漸使大家達成共識:在當前極其困難的情況下,糧食可以要,但部隊的群眾紀律也必須遵守。最后的討論結果,支委會通過了以大洋買糧食的決定。
紅二方面軍紅二軍團北上與紅四方面軍會師行軍途中的宿營地
“我這還有十二塊”
有了正式的決定后,大家一齊動手,將埋在地下的四百來斤青稞挖了出來。挖出糧食后,支委會決定,病號每人分八小碗,一般同志每人五小碗,干部每人三小碗。面對這救命的糧食,戰士們心里都樂開了花,荒涼而又死氣沉沉的德榮縣城也頓時仿佛有了生機與生氣。
救命第一,但群眾紀律也無小事。分完糧食,連指導員錢治安讓連隊的文書寫了張字條,向埋糧食的群眾表示歉意,同時表示將青稞折合五十塊大洋,埋在原來埋糧食的地方。紅色字條的落款是:中國工農紅軍二連全體。
錢治安小心翼翼地將全連僅剩的資產——五十塊大洋,全部用藍布包了兩層,然后將紅字條端正地貼在藍色包袱上,再放入缸里,埋回原處。
正當要掩土時,最初發現青稞的戰士臉憋得通紅,大聲說道:“報告,我這兒還有十二塊,請求將它們放入缸中。”大家都知道,這是他全部的財產,他只有再添上這十二枚云南銀元,才會使自己心里好受些,不安和愧疚少一些。
錢治安朝戰士點了點頭,待十二枚銀元放入缸中后,同全體支委一點點將缸原封不動地埋好。如此,大家才慢慢放下了心中那副沉重的擔子。(徐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