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兩次經(jīng)過馬龍縣境,留下了許許多多富有傳奇色彩和引人入勝的感人故事——
十個雞蛋的故事
1935年4月27日至29日,在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率領下的紅一方面軍,兵分三路進入馬龍縣境,歷時3天2夜,足跡遍布112個自然村,總行程190公里。這期間,在馬龍創(chuàng)造了紅軍長征以來的多項第一。
紅軍第一次獲得了“云南省軍事地圖”:1935年4月27日下午3時,紅軍到達馬龍縣的面店坡(現(xiàn)屬麒麟?yún)^(qū)管轄,當時,西山區(qū)是馬龍縣的第五區(qū)所在地)截獲了龍云送給薛岳的數(shù)十份云南軍事地圖、云南白藥、宣威火腿、茶葉等物品。
紅軍在馬龍第一次明確下達了《速渡金沙江的命令》。紅軍在面店坡截獲了云南軍事地圖之后,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伯承當晚就住宿三元宮,根據(jù)軍事地圖標明的橋梁、渡口等研究下一步的行軍路線;第二天到達馬龍縣的雞頭村一帶,為躲避飛機偵查轟炸,夜晚在雞頭村住宿,繼續(xù)研究行軍路線。4月29日,行軍至馬龍縣魯石一帶與尋甸交界的大湯姑(現(xiàn)尋甸縣管轄)宿營,當晚在連以上干部中下達了《速渡金沙江的命令》,為紅軍跳出敵人的圍追堵截奠定了勝利的基礎。
馬龍是紅軍進入云南繼攻克會澤后所攻克的第二座縣城。1935年4月27日傍晚,紅軍僅用一個多小時的戰(zhàn)斗,就占領了馬龍縣城,并留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
“十個雞蛋的故事”——紅軍嚴明的紀律。1935年4月28日,為躲避敵機偵查轟炸,毛澤東、周恩來等在馬龍縣雞頭村旁的樹林里隱蔽,中午已過,還沒吃飯,又不能生火做飯,警衛(wèi)員范金標和魏國祿就到村里找村民買食物,村民卻被反動宣傳嚇跑了。他們在一戶村民家里找到十個雞蛋和半甑子包谷飯,就帶到了首長的隱蔽地,周恩來以為他們找到了老鄉(xiāng)、買到了食物,但警衛(wèi)的回答卻不是這樣,周副主席嚴肅地批評他們,并叫他們送回去。警衛(wèi)員出了個主意,問是否可以寫個條子說明一下,放一塊銀元,算是買食物的錢,周恩來聽了這才同意。“十個雞蛋的故事”,隨后在馬龍廣為流傳。
一條成為文物的標語。1935年紅軍進入馬龍,并攻克了縣城,中革軍委縱隊由馬龍至魯石,然后進入尋甸;另一路由馬龍經(jīng)紅橋至梁家田后出馬龍縣境。紅橋村位于滇東北進入滇中的古驛道上,紅軍戰(zhàn)士在紅橋村宋學義家借宿時,寫下了“蘇維埃新中國萬歲”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1974年,縣文化館的紅軍文物史料征集工作者發(fā)現(xiàn)了這條標語,隨后,將這條標語交云南省考古研究所收藏,同時轉交的還有紅軍的《戰(zhàn)斗步兵條例》。2011年,興建馬龍縣博物館時,這條標語被仿制后與其它紅軍文物一同在博物館內陳列、展出。
紅軍智取嵩明縣城。紅軍截獲了龍云送給薛岳的一輛軍用汽車和車上的云南軍事地圖、云南白藥、宣威火腿、茶葉等物后,就利用繳獲的軍車、憲兵服裝扮成憲兵,沿滇黔公路從馬龍直抵嵩明縣城,以省府檢查城防為由,請縣長、議長、參議長等眾多官員前來商量和部署城防安全。各位官員到齊后,紅軍把大門一關,亮明自己的身份,命令他們讓士兵到指定地點集合,并交出武器。就這樣,紅軍不用一槍一彈就占領了嵩明縣城,成為美談。
水壺彰顯愛民情
1936年4月3日至6日,紅二方面軍在賀龍、任弼時、關向應等率領下,兵分二路進入馬龍縣境,歷時4天3夜,經(jīng)過47個自然村,總行程85公里。
紅軍在馬龍擊落了長征以來的第一架敵機。1936年4月3日,紅二方面軍進入馬龍縣境后,一部分紅軍到達陸家莊村,遇敵機轟炸,一位紅軍營長在指揮部隊和村民隱蔽時被炸身亡,敵機同時也被擊落,成為紅軍長征以來擊落的第一架飛機。紅軍營長的犧牲,使賀龍軍長很悲傷,他親自過來看望了犧牲的營長,他所騎的馬就拴在村旁的一棵樹上。幾十年過去了,1974年征集紅軍文物史料時,確定了紅軍烈士犧牲的地點,以后又修建了紅軍烈士墓,立了墓碑;賀龍拴馬的樹,也長成了一棵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這棵樹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項目,修了圍墻,設置了保護標志。
紅軍水壺寄深情。1936年4月,紅軍長征經(jīng)過馬龍縣保谷莊村,一些紅軍戰(zhàn)士來到李晉成家院子里休息。由于有1935年紅軍過馬龍時留下的良好印象,村里的人都沒有再離開村子。紅軍一到他家就打掃院子,為李晉成家挑水,李家則做苞谷飯、麥疙瘩給紅軍吃。在短短的接觸中,紅軍與李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第二天,紅軍離開李晉成家時,為了感謝李家,就將一個水壺送給他家做紀念,當時李晉成還年輕,這個水壺就成了李家的珍貴禮物。1974年,馬龍成立紅軍文物史料征集辦公室,了解到這一史實后,將水壺作為革命文物。如今,李晉成老人拿著水壺講紅軍故事的照片,被布展在馬龍博物館內。(馬龍縣紀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