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杜鵑花長紅 弘揚正能量

發布時間:2016-10-30 07:00:31   來源:曲靖市紀委

近日,一部由云南曲靖本土著名作家編劇,以曲靖市榮獲第五屆全國誠實守信道德模范杜正云及其家族先進事跡為原型,由云南影視公司制作的電影《杜鵑花紅》如期舉行了觀摩會,影片講述的是曲靖農民杜正云一家三代人80年不改初衷守望紅軍墓的真實故事。

我國第三大江——五千里珠江,發源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區馬雄山麓,從山頂下至半山腰,上下兩個洞口流水潺潺,是珠江的正源,素有“翠峰一滴三江水,珠流萬里入南洋”的傳神之說,也是常人唯一能夠到達源頭、目睹其風采的大江河。此山海拔2444米,源水出洞,匯成一片高山湖泊后順巖石而下形成瀑布,流入珠江。枯水季節惟有下洞出水,雨季自上而下兩洞泉水暴涌,聲震山谷。史載,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經云游至此。

春夏時節,馬雄山麓190余個品種的杜鵑花,樹高從幾厘米到十幾米,漫山遍野,如火如荼,怒放在天地間,紅、粉、黃、白,競相綻放,燦若朝霞,蔚為壯觀。

80年前,中央紅軍和紅軍二、六軍團長征先后經過曲靖,作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的獻禮影片,《杜鵑花紅》的原型是沾益農民杜正云一家三代人80年不改初衷,一如既往守望一座無名無姓紅軍墓的真實故事。“我做的事真的很小,就是守了一座紅軍墓,從爺爺那輩算起來已有80個年頭了。”影片主人公樸素簡單的話語將觀眾引入電影故事中。

80年前,一支紅軍小分隊路過滇東北一個名叫干海子的村背后山地,在山上放羊的漢子邵長庚被紅軍秋毫無犯和患難與共的行為所感動,不忍讓受傷的小紅軍繼續行軍,主動要求將小紅軍留下照顧醫治。雖然盡了最大努力,傷勢過重的小紅軍還是離他們而去。邵長庚弟兄倆商議,按照家人的禮儀來安葬小紅軍,其他村民聽說后也主動參與秘密葬禮。小紅軍病逝的季節正是杜鵑花開的時候,以后每年4月杜鵑花開的時候,邵長庚一家都要去給小紅軍上墳,此慣例從爺爺輩傳給父親,再傳到孫子輩邵天良,一傳傳了80年。影片以全國第五屆誠實守信道德模范杜正云為原型,藝術再現了他一家三代人的這一感人故事。

誠實守信長堅守,紅色基因代代傳。影片故事簡潔、線索清晰,演員表演真摯感人,影片觸人心扉,熱情歌頌了工農紅軍革命理想信念高于一切的獻身精神,生動詮釋了曲靖人民誠實守信、諾言如山的可貴情懷,是一部弘揚主旋律、正能量的紅色電影。該片編劇由撰寫全國模范人物楊善洲先進事跡報告文學《大道健行》而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文藝類圖書“優秀作品獎”的曲靖市本土著名作家唐似亮擔當執筆,影片贏得了當晚觀眾的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