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紅軍在曲靖作出搶渡金沙江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

發(fā)布時間:2016-11-01 14:35:45   來源:曲靖市紀委

1935年和1936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紅一方面軍(即中央紅軍)和紅二方面軍(即紅二、六軍團),長征先后兩次途經曲靖地區(qū)的富源、沾益、宣威、曲靖、馬龍、會澤等縣,停留及過境時間總計約30天,行程2000余華里,與敵人大小戰(zhàn)斗數(shù)十次。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在富源營上發(fā)布《關于消滅沾益曲靖白水之敵的指示》,在曲靖西山三元宮召開重要會議,作出搶渡金沙江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并形成《關于我軍搶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蘇區(qū)的指示》等電文。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許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在曲靖這塊紅土地上留下了光輝的足跡。

紅一方面軍(即中央紅軍)長征在曲靖的日日夜夜里,除英勇作戰(zhàn),攻城奪地,粉碎數(shù)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外,所到之處還大力宣傳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政治主張,打土豪,分浮財,開倉濟貧,紀律嚴明,全區(qū)各族青年踴躍參加紅軍先后達2000余人。紅軍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為人民利益不怕流血犧牲的崇高思想,英勇頑強、不畏艱難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在曲靖地區(qū)各族人民心中留下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一、在富源粉碎敵軍圍追堵截

遵義會議和扎西會議后,紅軍在以毛澤東等為代表的新的中共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對紅軍進行輕裝整編,對機構進行精簡,極大地增強了部隊的靈活性,提高了部隊的機動力和戰(zhàn)斗力。之后,紅軍雖然未能實現(xiàn)在川黔邊界建立根據(jù)地和北渡長江與紅四方面軍會合的計劃,但在黨中央和毛澤東的正確領導下,經過二占遵義、四渡赤水、南渡烏江、佯攻貴陽,實現(xiàn)了“擺脫敵人,調出滇軍就是勝利”的戰(zhàn)略計劃,為紅軍挺進云南,速渡金沙江北上與紅四方面軍會合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此時,滇軍主力孫渡縱隊為防堵紅軍,已被蔣介石調黔離滇,云南境內極度空虛。乘云南空虛之際,從4月23日起,中央紅軍共3萬余人,以一軍團為左翼,中央軍委縱隊居中,三軍團為右翼,五軍團殿后,九軍團于右后側牽制敵人,先后進入曲靖地區(qū)。

4月23日,中央軍委縱隊由貴州興義寡婦橋進入平彝(今富源縣,下同)縣黃泥河、鐵鎖箐村一帶宿營。行軍途中,干部團協(xié)同紅五軍團一部在寡婦橋前的丘陵地帶和離橋三里多的新寨等地,伏擊追敵國民黨中央軍周渾元縱隊前鋒,殲敵一部。但紅軍也遭敵機轟炸,部分紅軍犧牲,毛澤東的妻子賀子珍等負傷。同時,紅一軍團由貴州豬場進入富源縣黃泥河,到小羊場、背陰箐一帶宿營。為掩護主力,二師還于黃泥河一帶遏阻滇軍追敵。但行至五里場(今五里坡)、鋼廠、牛場一帶時遭敵機轟炸,部分紅軍犧牲。與此同時,紅三軍團一部從貴州盤縣普衣進入富源縣團山、祖德、松子山一帶宿營。紅九軍團、五軍團大部及三軍團一部仍在貴州境內,完成后衛(wèi)任務后隨即入滇。

曲靖系滇東門戶,距省會城市昆明僅有百多公里,其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紅軍進入曲靖地區(qū),使國民黨云南省主席龍云十分恐慌,生怕紅軍抄了他的老巢昆明。他一面向蔣介石呼救求援,一面將其部李嵩獨立團急派沾益、富源一線配合地方武裝進行防堵。4月24日,中央軍委縱隊經富源縣布古、古木、大凹子村到富村一帶宿營。行軍途中,富村土豪傅重華率民團100余人在老巖腳進行偷襲,被周恩來命令軍委參謀王若飛、黃鵠現(xiàn)率警衛(wèi)連擊潰。同時,紅一軍團前衛(wèi)一師二團在營上的白龍山與龍云派來防堵紅軍的李嵩獨立團遭遇。敵人首先占領白龍山主峰和主峰兩翼山梁,并在主峰陣地正面集中兩個連的兵力,用重機槍組成嚴密的火力網,妄圖憑險阻擊紅軍。紅軍連續(xù)組織幾次正面沖鋒,都因敵人占據(jù)有利地勢未能取勝。后紅軍兵分兩路,從左右兩側向敵人迂回包抄,迅速攻占主峰兩翼山梁,經數(shù)小時激戰(zhàn),將敵擊潰,殲敵一連多,敵余部黑夜向沾益方向逃竄。當晚,紅一軍團一部進駐營上的民家村一帶,一部(軍團部)經白營箐(今背陰箐、白云寺)、小羊場至寬塘宿營。滇軍孫渡縱隊安恩溥旅也由貴州追至沙寨,被紅一軍團后衛(wèi)二師五團配合五軍團一部進行阻擊,雙方對峙約5個小時,時有激戰(zhàn),共斃傷敵50余人,紅軍也有少許傷亡。后紅軍甩脫敵人繼續(xù)前進,但在沙寨一帶仍遭到敵機的多次轟炸,紅軍有少許傷亡。此時,紅三軍團經團山、祖德、松子山一線進至恩樂、大河一帶宿營。五軍團全部進入富源縣境內。

4月25日,中央軍委縱隊經富源縣白石巖、大樹腳、熟竹(速助)過塊擇河到營上的民家、海戛村一帶宿營。紅一軍團軍團部由寬塘經營上到溪流水(西流水)宿營。其中紅一軍團一部繼續(xù)跟蹤追擊滇敵李嵩獨立團到富源和沾益交界的糯崗、車新口、朝陽箐一帶。紅一軍團一師三團與三軍團一部配合,以一部兵力佯攻隘口,大部卻穿密林越高山,從兩側迂回,攻占車新口后面的松山垴,隨即向車新口敵軍發(fā)起猛攻,同時正面佯攻部隊一鼓作氣攻上隘口,并迅速攻占隘口兩側山頭。在紅軍的夾擊下,敵軍被壓縮在凹塘里拼命反擊。紅軍從四面殺下山谷,經過兩個多小時激戰(zhàn),斃敵200余人,敵團長李嵩率殘部突圍,于深夜3時逃入曲靖城內。紅三軍團經海坪、寨子口進駐沾益白水,在寨子口一帶遇敵機轟炸。五軍團后衛(wèi)部隊行至白巖時,也與尾追敵軍接觸,戰(zhàn)斗約半小時后敵軍向羅平富樂方向退去。當晚,后衛(wèi)部隊即在海丹一帶宿營。紅九軍團在烏江北岸完成迷惑和牽制敵人的任務后,也于下午由貴州盤縣北盤江上游的“虎跳石”過江,進入富源縣馬口場和沾益縣那勺營、加禾、雙諾、楊家墳、阿以若、洗羊塘、樂利莊、建新村一帶宿營。當晚,紅九軍團首長王首道曾派紅軍戰(zhàn)士到播樂小學將校長溫培群及部分師生找去談話,宣傳抗日救國道理和共產黨的主張,鼓勵他們辦好學校,培養(yǎng)人才,并送給學校《革命領袖傳》《土地法大綱》《共產國際綱領》《讀書方法》等革命書籍和一些生活用品。紅軍還在學校圍墻上寫下“歡迎先進的勞動知識分子加入中國共產黨!”“取締法西斯教育!”等標語。紅軍的革命言行,在師生中特別是對校長溫培群的思想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對以后播樂小學成為中共地下黨的重要工作據(jù)點產生了積極作用。

二、中共中央作出消滅沾益、曲靖(今麒麟?yún)^(qū),下同)、白水之敵的指示

1935年4月25日,由于軍委縱隊及紅一、三、五、九軍團均已全部進入曲靖地區(qū),中共中央在富源營上召開會議,分析了敵我斗爭形勢,認為蔣介石對龍云把持云南向國民黨中央鬧獨立早有忌恨,但苦于無法插手云南。此時,蔣介石一方面想借追剿紅軍之機,讓其嫡系部隊進入云南,從而控制云南,實現(xiàn)其獨裁統(tǒng)治的政治目的;一方面想利用地方勢力與紅軍作戰(zhàn),削弱地方勢力。而云南地方軍閥龍云,為保持其地位,一方面企圖借蔣之手將紅軍攔截消滅于滇東;一方面又對蔣嫡系部隊入滇存有戒心,在軍事行動上未能與蔣的嫡系部隊保持一致。但是,不論蔣介石還是龍云,雖然他們之間存在著矛盾和斗爭,但他們所代表和維護的都是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在反共反人民這一點上,他們的反動本質是一樣的。紅軍進軍云南前后,雖然給國民黨中央軍及滇軍以強有力的打擊,將其主力甩在后面,但敵軍并未放松對紅軍的追擊。尤其是滇軍孫渡縱隊,一心想邀功請賞,死心塌地地為蔣介石賣命,地方反動武裝也不時對紅軍進行騷擾,這些都對紅軍的行動和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為了打掉敵人尤其是滇軍的囂張氣焰,遏阻敵人的進攻,排除前進道路上的干擾,黨中央選擇沾益、白水、曲靖作為消滅敵人的有利戰(zhàn)場。中共中央在富源營上作出并及時向一、三、五軍團發(fā)布《關于消滅沾益曲靖白水之敵的指示》。電令指出:“最近時期,將是我野戰(zhàn)軍同敵人決戰(zhàn)爭取勝利的轉變戰(zhàn)局的緊急關頭。首先要在沾益、曲靖、白水地區(qū)消滅滇敵安旅,以我們全部的精力與體力去消滅萬惡的敵人,一切犧牲為了目前決戰(zhàn)的勝利,是我野戰(zhàn)軍全體指戰(zhàn)員的唯一的鐵的意志。”同時,紅九軍團接到中央指示:沿敘昆公路北進,繼續(xù)單獨行動,相機襲占宣威縣城,分散敵人目標,掩護紅軍主力。

4月26日,紅三軍團奉命派第11團從沾益白水趕往平彝方向的小塘鷹窩巖,阻擊湘軍第53師先頭部隊的追擊。11團采取寬大正面防御戰(zhàn)術,在正面三、四里寬,縱深10余里的戰(zhàn)線上,布置了四道防御陣地。敵每攻一道防線,紅軍便以猛烈火力殺傷敵人,繼之以反沖擊打垮敵人,然后撤退到第二道阻擊線。如此反復,從早打到下午3時,敵人才前進13華里。確保中央軍委縱隊從富源縣營上民家村一帶出發(fā),經趙堡、老豬街、糯崗、朝陽箐、羅廣進至沾益崗路、甘塘一帶宿營。紅一軍團團部由富源溪流水出發(fā),經沾益縣南端進入曲靖縣以東的烏柴溝、豬街子、堡子、永泉、西海一帶宿營。并在珠街、堡子一帶開倉濟貧,召開群眾大會,宣傳黨和紅軍的政治主張,成立由20人組成的農民協(xié)會,發(fā)給槍20支。至今,在西海村孫家義家里的墻壁上還保留有當年紅軍書寫的“白軍弟兄們同紅軍聯(lián)合起來打倒軍閥龍云!”“打富濟貧!”“反對白軍長官打罵士兵!”“大家當紅軍!”等標語。一師先頭部隊則抵達曲靖城附近,對曲靖城實行包圍監(jiān)視。紅三軍團清晨從寨子口出發(fā),經下河溝進抵王李官墳、獨樹海子、白水一帶宿營。先頭部隊則趕赴沾益縣城附近,對沾益縣城實行包圍監(jiān)視。一部則進抵小塘鷹窩巖一帶,準備阻擊追敵。至此,根據(jù)中央“四?二五”指示精神,紅軍主力均集中于沾益、白水、曲靖一線,準備消滅追敵前鋒安恩溥旅。由于紅軍進軍神速,追敵主力尚在黔境,而昆明省城防務空虛,龍云唯恐紅軍攻打昆明,急調離紅軍最近的安恩溥、劉正富和龔順璧3個旅折向羅平,取道陸良,從宜良乘火車趕赴昆明防守。龍云為敷衍蔣介石,只留下魯?shù)涝绰门浜蠂顸h中央軍遠道追趕紅軍。由于敵軍未就范,紅軍殲滅敵軍有生力量的計劃也就未能實現(xiàn)。然而,當天部署在沾益白水一帶阻擊敵軍的紅軍陣地卻兩次遭敵機轟炸,20多名紅軍犧牲,三軍團政委楊尚昆等負傷。此時,追敵已遠離紅軍,地方民團又大多調集縣城防守,紅軍搶渡金沙江的障礙已基本排除,紅軍迅速通過云南的條件已漸趨成熟。但為了迷惑敵人,紅軍仍兵分數(shù)路,攻城奪地,擺出欲進攻昆明的架勢。

三、紅一方面軍攻克馬龍、宣威、會澤縣城

1935年4月26日,按照中央指示,紅九軍團從富源縣馬場口、后所和沾益縣(今沾益區(qū),下同)那勺營、楊家墳、洗羊塘、樂利莊一帶出發(fā),向宣威方向前進,途經大偏山、沙石嶺、炎方、余家河口等地,于下午5時許抵達宣威板橋鎮(zhèn)。宣威是云南的一個大縣,也是滇東北的門戶,軍團首長認為,攻下宣威縣城對分散敵人注意力意義重大,因而把攻城這一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交給了熟悉這一地區(qū)情況的宣威板橋人、紅九軍團司令部作戰(zhàn)科長劉雄武。當晚,紅九軍團兵分兩路:一路為軍直單位及七團、九團駐板橋,開展革命宣傳和打土豪分浮財活動;另一路為八團,由九軍團司令部作戰(zhàn)科長劉雄武等率領,作為前衛(wèi)部隊,趕到宣威縣城南面的黃家山咀一線作攻城準備。在本地早期中共地下黨員、板橋小學教師何正坤和家住板橋的縣中教師、中共早期地下黨員徐文烈等人的發(fā)動和帶領下,板橋及附近村莊的進步青年及學生樊同功、徐文禮等共70余人參加紅軍。

4月27日,中央軍委縱隊從沾益縣崗路、甘塘一帶出發(fā),經但澤溝,沿曲靖城北進抵曲靖、馬龍兩縣交界的西山西屯村一帶宿營。紅一軍團從珠街一線出發(fā),經西海、代河、麻黃、三岔、大海哨等地,進抵馬龍雞頭村一帶宿營。二師一部還配合紅五軍團一部對曲靖城進行繼續(xù)包圍監(jiān)視。二師四、六團則一舉攻克馬龍縣城,斃敵10余人,俘敵300余名,繳獲一批武器彈藥。國民黨縣長鄒熙越墻逃跑被擊傷,半個月后因槍傷復發(fā)而身亡。紅軍入城后,開倉濟貧,開監(jiān)釋放被當局無辜關押的幾十名勞苦群眾,被釋放的劉厚清、楊正清等當即參加紅軍。當晚,紅軍在縣城召開各界群眾座談會,宣傳抗日救國道理和共產黨的主張。同時,紅三軍團主力從沾益縣白水一帶出發(fā),途經龍泉、石羊等地,當晚一部進抵馬龍縣晏官屯、黃家沖一帶宿營,一部進抵黃泥塘一帶宿營。前一日進抵沾益對沾益縣城進行包圍監(jiān)視的紅三軍團先頭部隊,在對縣城守敵發(fā)起佯攻完成掩護主力的任務后,也撤出戰(zhàn)斗跟隨主力前進。當天,追敵總指揮薛岳所屬五十三師已尾追紅軍進入沾益白水,紅三軍團殿后部隊十一團且戰(zhàn)且撤,靈活機動阻擊敵人,有力地掩護了紅軍主力西進。紅五軍團則從曲靖縣羅廣出發(fā),經朝陽箐、甘塘、烏柴溝、珠街、雙拱橋、教場壩等地,于當晚進抵馮官橋一帶宿營。

是日,紅九軍團司令部作戰(zhàn)科長劉雄武等率八團圍攻宣威縣城,城內守敵如驚弓之鳥,不戰(zhàn)自潰,國民黨宣威縣長陳其棟懾于紅軍聲威,率其政府官員及守城常備武裝星夜逃竄。八團入城后,駐板橋的軍直及七團、九團也陸續(xù)進入縣城,一部則移駐灰硐。當天,紅軍砸開牢房,釋放300余名無辜受害群眾;打土豪10余家,鎮(zhèn)壓了幾個罪大惡極分子;打開國民黨縣政府倉庫,將軍服、軍毯、食鹽、糧食等物資分發(fā)給貧苦群眾。召開群眾大會,進行革命和擴紅宣傳,宣威又有200多貧苦青年及學生踴躍報名參加紅軍,駐灰硐的紅軍部隊又移駐海子。

4月29日,紅九軍團接到中央軍委電令,要他們“迅速離開宣威,向川西南披沙前進,準備搶渡金沙江,如果時間允許并相機襲占東川(即會澤)縣城”。當天,紅九軍團兩路部隊在離城15華里的上海子匯合,經靖外等地,向會澤方向前進,當晚進駐渣格、院子田一帶。30日,途經梨樹丫口、大小塘、綠陰塘、井田壩、三道箐、黃梨樹等地,并在當?shù)厝嗣袢罕姷膸椭拢樌蛇^牛欄江。當晚,主力在沿江的塘上、半坡、馬鞍、福橋、坡腳一帶宿營,先頭部隊則抵達會澤縣者海鎮(zhèn)江頭坡、濫泥巴一帶宿營。敵軍李抱冰部以數(shù)倍于紅九軍團的兵力尾追到牛欄江邊,督征船只,拆毀百姓板壁門窗搭成浮橋過江,過江后將浮橋炸毀。5月1日,紅九軍團主力從牛欄江邊起程進抵者海三家村,并與先頭部隊匯合。爾后又兵分兩路前進,一路途經新店子,夜宿者海石頭村;一路經趙家村,進占者海鎮(zhèn),受到者海小學師生和當?shù)厝嗣袢罕姷臒崃覛g迎。紅軍進鎮(zhèn)后,在十字街召開群眾大會,宣傳革命道理,并打開義倉,向窮苦百姓分發(fā)六七萬斤積谷。當晚,進入者海鎮(zhèn)的紅軍又經魯機、瓦窯、大橋、五里碑等地進抵銅廠坡、三道溝街、顏家店、中路卡、石橋溝、小鋪子一帶宿營。

5月2日,紅九軍團向會澤縣城進發(fā),軍團長羅炳輝率七團先頭行進,經孟家龍?zhí)丁⒎都掖濉⑾麻l村、土城等地,于上午9時抵達城郊東關。接著大部隊也于10時先后到達縣城附近的華泥、水城、魚洞、金鐘等地,對縣城形成包圍之勢。會澤縣城圍有古城墻,十分堅固,周長2300余米,高5米,寬4.6米,全用石條嵌砌,筑有垛口1200個、炮臺8座,垛口高出墻五六尺,四角設有3丈高的碉堡。紅軍進入云南特別是逼近會澤后,國民黨會澤縣長楊茂章按照國民黨云南省主席龍云“嚴加防范”等電令,除擬請龍云派兵馳援外,還拼湊民團進城防守,并吹噓會澤縣城是“金城湯池”,要大家“與城共存亡”。并大肆進行反共宣傳,造謠說“共匪來了,老的要殺,小的要熬油,年輕的要抓走”,以及“共產共妻”等。紅軍包圍縣城后,立即派重機槍連和迫擊炮排搶占位于城西南的金鐘山和平頭山兩個制高點,并派出宣傳隊向城郊群眾宣傳革命道理以及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政治主張,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的反革命罪行。紅軍的革命宣傳以及秋毫無犯的紀律,戳穿了敵人的欺騙宣傳,受到群眾的熱烈擁護,并積極主動協(xié)助紅軍攻城。紅軍宣傳隊在偵察連的掩護下,接近城垣向城內守敵展開政治攻勢,要他們放棄抵抗。在紅軍強大的軍事、政治攻勢下,12時許,城內守敵派出談判代表,企圖以談判拖延時間,等待援兵。軍團首長識破敵人陰謀后,一方面敦促5時許打開城門投降,另一方面作好攻城準備,令七、八團擔任主攻,九團后撤15里開往者海方向警戒。6時52分,主攻部隊見敵人仍未打開城門,遂即發(fā)起攻擊,用搭起的云梯登上城墻攻入城內,直搗國民黨縣政府,迅速占領電報局、團防局等要地,俘虜民團兵丁近1000人,繳獲大批槍支彈藥和騾馬。在群眾的揭發(fā)和幫助下,紅軍深夜將偽裝成染匠企圖逃脫的會澤縣國民黨縣長楊茂章和罪大惡極的劣紳劉善初等人抓獲。

5月3日,在軍團政治部主任黃火青的主持下,紅九軍團在會澤縣城召開萬人群眾大會,宣傳黨的政策,公審處決縣長楊茂章和1934年殺害會澤地下黨負責人蔣開榜、劉文明的主犯劉善初及縣政府秘書張紹先(張哲古)。紅軍還打開縣城糧倉和李筱三的當鋪,向貧苦群眾分發(fā)1000余石積谷和許多財物;砸開監(jiān)獄,釋放無辜受害群眾;黃火青等還親自慰問撫恤蔣開榜、劉文明二烈士的家屬和其他曾遭受國民黨反動派殘害的烈士家屬。慰問時,黃火青還對兩位烈士的親屬說:“兩位烈士的血不會白流,他們的精神永遠活在紅軍和窮苦群眾心里。”由于早期中共會澤地下黨的長期工作和在紅軍的影響下,會澤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擁紅擴紅熱潮。紅軍在縣城的幾天里,到處呈現(xiàn)出軍愛民、民擁軍的動人場面,城區(qū)廣大婦女主動為紅軍縫制不少衣服、挎包等物。工農群眾紛紛要求參加紅軍,當時不滿16歲的王定國積極要求參軍,他跑了幾個報名點,紅軍都說他年齡小,他就虛報18歲,紅軍看了不信,他就說:“窮苦人身體單薄,個子不長。”紅軍報名點只好笑著給他報了名。李開堂剛從監(jiān)獄放出,堅決要求參加紅軍,紅軍收下了這個年輕人。在礦山的“砂丁”和山區(qū)的農民,得知消息后也趕來參軍。李本善當時幫地主放馬,牽著地主的馬趕來參加紅軍。僅兩三天,紅軍在會澤擴紅1500余人,成為紅九軍團擴紅史上人數(shù)最多的一次。會澤參軍的新戰(zhàn)士,均集中到縣城西北面的水城梨園,編為一個較大的新兵營,由九軍團作戰(zhàn)科長劉雄武兼任營長,軍團長羅炳輝對新戰(zhàn)士作了動員講話。在人民群眾的幫助下,紅九軍團在會澤籌款近10萬銀元(銀幣),在各方面都得到了極大的補充,大大增強了實力。

紅九軍團在會澤期間,接到中央軍委要他們迅速搶渡金沙江的電令,5月3日下午4時,軍團偵察連和7團奉命由軍團參謀長郭天民率領,作為先頭部隊離開會澤縣城,日夜兼程搶占金沙江樹桔渡口(現(xiàn)屬東川區(qū)),途經中瓦村等地,于5月4日下午2時抵達樹吉渡口南岸。敵沉船封江,企圖阻止紅軍過江。先頭部隊用重機槍擊潰北岸守敵并控制渡口后,在當?shù)乩洗ゐ垬淝宓膸椭拢瑩频狡拼?只,修補后乘夜渡過200余人,并襲占對岸高地,奔襲鹽廠,40余團丁被繳械。在群眾的幫助下,又打撈沉船50余只,為大部隊過江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5月4日下午,紅九軍團主力離開會澤縣城,途經紅石巖、上下閘口、以禮河、熱水塘等地,當晚抵達大村子、尖山溝、小江口一帶宿營。紅九軍團主力剛離開會澤,追敵李抱冰部也隨即趕到會澤縣城附近,一架敵機還在會澤縣城上空巡回偵察。次日上午,敵先頭部隊追至尾坪子,但因懼怕紅軍,隔山放一陣槍炮后就撤回會澤縣城。5月5日,紅九軍團主力在軍團長羅炳輝、政委何長工、政治部主任黃火青等率領下,從刺坪子涉小江趕至樹桔渡口,先后順利渡過金沙江。

四、在曲靖西山關下村繳獲云南地圖

1935年4月27日下午,中央軍委縱隊先遣分隊(偵察通訊隊),在設營隊負責人(管理科長)劉金定、作戰(zhàn)科參謀呂黎平、偵察隊隊長張明遠的帶領下,沿滇黔公路向曲靖西山關下村前進,在面店坡截獲云南省主席龍云為薛岳送軍事地圖和藥品的轎車、卡車各一輛。經檢查,車上載有十萬分之一比例云南軍用地圖20余份、云南白藥1000包零400瓶,以及宣威火腿、普洱茶等云南名貴土特產品。紅軍先遣分隊機智、果敢的行動,受到了隨即趕到的周恩來等紅軍首長的贊揚。經審訊,車內5人,其中駕駛員2人,押運員2人,另1人系追剿紅軍的蔣介石嫡系部隊國民黨中央軍前敵總指揮薛岳的副官李×。后薛岳副官在敵機轟炸中逃跑,其余幾人當紅軍得知他們是云南省汽車管理處的工人后,對他們十分愛護,當晚熱情招待食宿并座談,了解昆明城內及附近地區(qū)的一些情況。次日晨分別時,并為他們開路條,每人發(fā)給五塊大洋作回昆路費。為了他們的安全,還吩咐他們在曲靖呆一段時間后再回昆明。

關下村戰(zhàn)斗雖然規(guī)模不大,但其影響和歷史意義卻十分重大。首先,時任中央軍委縱隊政委的陳云,1936年在法國巴黎共產黨主辦的《全民月刊》上就以廉臣別名發(fā)表了《隨軍西行見聞錄》一文,對這次戰(zhàn)斗作了詳細的報道。該文指出:“紅軍包圍曲靖而向馬龍前進時,截得由昆明來之薛岳副官所乘汽車一輛,內滿載軍用地圖并云南著名之白藥(可醫(yī)槍傷,極貴重)。據(jù)被俘之副官云,他系由薛岳派入滇省為謁龍云者。前日薛岳來電,因無云南軍用地圖,請龍云送去。龍云接電之后,本擬派飛機送去,但次日機師忽病,故改用汽車送去。但未知曲靖已被紅軍包圍,汽車路亦被截斷。龍云并送薛大批白藥、云南之宣威火腿及普洱名茶,共滿載一車。車離曲靖20里時正遇紅軍。因此衛(wèi)兵副官均被繳槍,軍用地圖未交薛岳反而被紅軍用以渡過金沙江,白藥、火腿、茶葉均為紅軍享受。故紅軍兵士每談至此,皆為捧腹,所謂三國時劉備入川系由張松獻地圖,此番紅軍入滇,則有龍云獻地圖。”其次,當時紅軍行軍打仗十分需要軍用地圖,搶渡金沙江更需要云南軍用地圖。正如當時擔任中央軍委縱隊作戰(zhàn)科參謀呂黎平在《青春的步履》一書中所回憶的:“當時由于沒有地圖,對云南的地形道路很陌生,靠一份全省略圖,地點、路線都很不準確,全軍不知道金沙江渡口在哪里,僅靠詢問向導探索前進。用這種偵察方法,至多只能查明兩三天的行程,往往要走不少彎路。”關下村戰(zhàn)斗后,紅軍使用繳獲的十萬分之一比例云南軍用地圖,確定了精確的行軍路線和搶渡金沙江的渡口,為紅軍順利渡過金沙江起到了重要作用。再是,這批地圖和白藥等物資,當時敵人和紅軍都十分需要。若落入敵人,對紅軍十分不利,但落入紅軍則對紅軍十分有利,不僅為紅軍搶渡金沙江起到重要作用,還為紅軍改善了作戰(zhàn)所需的醫(yī)藥和生活條件,使紅軍如虎添翼,意義十分重大。

五、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在曲靖作出搶渡金沙江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

1935年4月27日下午,中央軍委縱隊進抵曲靖、馬龍兩縣交界的上下西山、西屯村一帶宿營。當晚,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中央紅軍總部首長宿營于馬龍縣下西山三元宮(現(xiàn)屬麒麟?yún)^(qū))。由于關下村戰(zhàn)斗的收獲,朱德總司令于下午4時半向紅一、三、五軍團發(fā)布《我野戰(zhàn)司令部已抵曲靖西宿營》等電文,指出“我野戰(zhàn)司令部已抵曲靖西之上下西山宿營,沿馬路俘獲昆明開來汽車一輛,內有龍云送給薛岳敵之云南十萬分之一比例地圖20余份,白藥1000包零400瓶及副官一。據(jù)云:馬龍尚有汽油、滑油,望林、聶速派員檢查,并派出小部偽裝白軍,沿馬路向昆明活動截擊,或尚有汽車來,因龍云估計我軍今日不能過曲靖”等。吃過晚飯后,毛澤東等紅軍首長對繳獲的地圖如獲至寶,在詳細查閱地圖后,于三元宮二樓30多平方米的辦公室內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和軍委聯(lián)席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伯承、張聞天、王稼祥、博古、陳云、李富春等。會議由周恩來副主席主持。會上,當天值班的作戰(zhàn)科參謀孔石泉、王輝兩人首先匯報當晚紅一、三、五、九軍團能夠到達的地點,第二局曾希圣局長談了對敵情的估計與判斷,作戰(zhàn)科參謀呂黎平對照剛繳獲的云南十萬分之一軍用地圖,把中央軍委縱隊和各軍團所在地到金沙江最近的幾個渡口的距離和行進路線用紅鉛筆描畫出來。劉伯承、朱德、周恩來談了如何部署兵力,迅速搶渡金沙江,北上四川的意見。隨后,其他領導也講了各自的看法。此時,已至深夜11時,毛澤東綜合了與會人員的意見,最后講了三條意見:一是自遵義會議后,紅軍由于大膽穿插,機動作戰(zhàn),已把蔣介石的尾追部隊甩在側后,現(xiàn)在已取得西進北渡金沙江的最有利時機。二是從進入云南境內的地形條件,特別是從今天繳獲的地圖上看,昆明東北地區(qū)是一塊比較大的平原,不像湖南、貴州兩省有良好的山區(qū)可以利用,紅軍現(xiàn)在不宜在平川地帶同敵人進行大的戰(zhàn)斗,尤其要避開省城昆明為好。三是根據(jù)上述敵情、地形和紅軍今天所到的位置,對我們過去決定一方面軍北上進入四川西部,與紅四方面軍會合,創(chuàng)建革命根據(jù)地的方針,已經有實現(xiàn)的可能了。因此,紅軍應趁沿江敵軍空虛,尾追敵人距我們尚有三四天行程,迅速搶渡金沙江,以爭取先機。如果大家同意這一作戰(zhàn)方針,我提議具體的兵力部署如下:一軍團為左縱隊,從現(xiàn)駐地出發(fā),經嵩明、武定一線西進至元謀,然后繼續(xù)北進,搶占龍街渡口;三軍團為右縱隊,從現(xiàn)駐地出發(fā),經尋甸然后北進,搶占洪門渡口;軍委直屬單位為中央軍委縱隊,提議由劉伯承同志率領,干部團為前鋒,經石板河、團街直插皎平渡口。以上三路,從明天拂曉起,均應日夜兼程前進,先頭部隊每天必須行程50公里以上,沿途不與敵人戀戰(zhàn),更不要費時強攻縣城,務必在5月3日前搶占上述渡口,收集船只,北渡之后,要不惜一切犧牲鞏固與堅守陣地,為后續(xù)部隊渡江北進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五軍團作為后衛(wèi),可派一個加強的輕裝營,進至嵩明以南的楊林附近佯動,以迷惑敵人,使之產生錯覺,以為我軍要攻占昆明城,其主力隨軍委縱隊之后,向西北的金沙江方向跟進。為了阻滯敵人的尾追,不免要受一些損失,為了全軍北進的利益,這是必不可免的犧牲,應從政治思想上向該軍解釋清楚。九軍團作為鉗制部隊,獨立行動,以分散尾追之敵。該軍團應在會澤、巧家之間自行選擇渡江的地點,渡江以后再同主力會師。毛澤東的上述作戰(zhàn)方針和渡江決心,得到與會人員一致稱贊,表示完全同意。4月29日,中央軍委在馬龍縣魯口哨(現(xiàn)屬尋甸縣),以“萬萬火急”向各軍團發(fā)出的《關于我軍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蘇區(qū)的指示》的渡江命令電文。電文指出:“由于兩月來的機動,我野戰(zhàn)軍已取得西向的有利條件,一般追敵已在我側后,但敵已集中70個團以上兵力向我追擊,在現(xiàn)在地區(qū)我已不便進行較大的作戰(zhàn)機動;另方面金沙江兩岸空虛,中央過去決定野戰(zhàn)軍轉入川西創(chuàng)立蘇維埃根據(jù)地的根本方針,現(xiàn)在已有實現(xiàn)的可能了。”“因此政治局決定,我野戰(zhàn)軍應利用目前有利時機,爭取迅速渡過金沙江,轉入川西,消滅敵人,建立起蘇區(qū)根據(jù)地。”“關于渡江轉入川西的政治意義,應向干部及戰(zhàn)士解釋(內容另告),使全軍指戰(zhàn)員均能夠以最高度緊張性與最堅強意志赴之,應克服疲勞與不正確情緒,行軍中應爭取少數(shù)民族,攜帶充足糧食,注意衛(wèi)生與收容掉隊。”

曲靖西山三元宮會議,是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繼遵義會議、扎西會議后在紅軍長征途中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這次會議正確分析了中央紅軍當時所處環(huán)境及敵我斗爭形勢,作出了西進北上迅速搶渡金沙江,到川西建立蘇區(qū)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對保存紅軍有生力量,實行戰(zhàn)略轉移,順利渡過金沙江,都具有重大的決定性意義。

4月28日凌晨4時,中央軍委縱隊從曲靖西山三元宮一帶出發(fā),經馬龍雞頭村、王家莊一線,抵達尋甸魯口哨、大湯姑一帶宿營。紅一軍團分別由馬龍雞頭村、馬龍縣城出發(fā),進抵尋甸與馬龍兩縣交界的草鞋板橋(紅橋)、尋甸塘子等地宿營。三軍團由馬龍黃家沖、黃泥塘等地出發(fā),進抵尋甸高田一帶宿營。五軍團仍隨中央軍委縱隊殿后掩護。之后,按照三元宮會議有關精神,紅軍以急行軍速度向金沙江靠攏,相繼攻克尋甸、嵩明等縣城,襲占楊林兵站,先頭部隊還抵達距昆明僅15公里的大板橋,形成威逼昆明之勢。在敵人以為紅軍要攻打昆明的同時,從5月1日至9日,中央軍委縱隊和紅一三、五軍團則先后從皎平渡、龍街渡、洪門渡先后渡過金沙江,完全擺脫幾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取得了長征以來戰(zhàn)略轉移的決定性勝利。(曲靖市紀委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