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輝的足跡——紅二方面軍長征過曲靖

發布時間:2016-11-01 14:40:21   來源:曲靖市紀委

在紅一方面軍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于1935年10月19日勝利到達陜北吳起鎮與陜北紅軍會師,宣告了國民黨反動派“圍剿”紅軍計劃的徹底破產,國民黨大部隊已無法越過雪山草地與陜北紅軍作戰。為此,蔣介石除了部署重兵在草地東北邊防堵外,便利用此時機,調集130多個團,對原留在湘鄂川黔邊革命根據地牽制敵人的紅二方面軍(紅二、六軍團)進行大規模“圍剿”。此時,紅二、六軍團已光榮完成策應中央紅軍長征的任務,為保存革命實力,找新的活動區域,開辟新的革命根據地,也于1935年11月19日分別從湖南桑植縣的劉家坪和瑞塔鋪等地出發,退出原革命根據地,開始長征。

一、宣威虎頭山之戰

紅二、六軍團共1.7萬余人,在賀龍、任弼時、關向應、蕭克、王震等率領下,采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突破敵人的層層封鎖線,經3個多月湘、黔、滇邊境的艱苦轉戰,戰勝重重險阻,不斷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終于達到了調動敵人,疲憊敵人,誘敵北進的目的,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于3月20日、21日分兩路先后從貴州威寧進入云南宣威龍潭、倘塘等地宿營。到倘塘時,曾俘虜國民黨宣威縣政府派往該地探查紅軍情況的團防兵丁1個連。紅二、六軍團由于長期轉戰,生活非常艱苦,給養十分困難,部隊十分疲勞,迫切需要有固定的根據地進行休整補充。軍團首長認為:云貴邊界地區,山巒起伏,地勢險要,便于回旋;這一帶地區人民受封建土司、地主盤剝較重,疾苦較深,易于發動;地方軍閥出于各自的利益,明爭暗斗,貌合神離,兩省交界地區防守薄弱,有利于紅軍部隊活動;宣威為云南第一大縣,又是入滇重要門戶,物豐地沃,各區鄉都存有積谷,且盛產名優火腿,占領宣威,便于紅軍作短期休整擴充。按當時掌握的情況,滇軍主力為堵截紅軍,已深入黔境遠離宣威,城內只有兩個保安團、兩個獨立營,追兵只有疲憊不堪的國民黨中央軍郭汝棟縱隊,且減員很大。因此決定,以一部兵力伏擊郭縱隊,以大部兵力誘使駐宣威之敵出城就殲,從而占領宣威縣城,作適時休整,宣傳發動群眾,擴大紅軍影響。同時,打擊滇軍的囂張氣焰,以戰斗的勝利,打開新局面,計劃在南北盤江一帶建立滇黔川邊根據地。國民黨云南省主席龍云吸取頭年中央紅軍聲東擊西,調出滇軍,乘虛入云南威脅其昆明老巢的教訓,對紅軍再次入滇早有防備。他一面嚴令滇軍主力孫渡縱隊不準深入黔境,只準在滇黔邊境威寧一線防堵,一面又急調駐滇西的劉正富旅兩個團和個舊獨立營等部,組成共約5個團的兵力為總預備隊,由龍云直接指揮,在宣威附近機動堵截。對于滇軍妄圖憑其優良武器裝備和有利地形堵截紅軍,為蔣介石效勞,這一點紅軍是早已估計到的,但龍云于宣威組成第二道防線,以便對紅軍進行前后夾擊這一陰謀,紅軍卻未能充分估計到。

3月22日,紅二、六軍團分別從龍潭、倘塘等地出發,分兩路進抵來賓鋪一帶。其中,東路二軍團大部抵達來賓鋪東北的徐屯一帶,并派出兩個團到陡山坡一帶阻擊追敵郭汝棟縱隊;西路六軍團抵達來賓鋪觀音塘(觀云)一帶,并派出一支30余人的偵察分隊深入離宣威縣城僅15華里的稻田沖監視敵人動向。23日拂曉,紅軍派出誘敵小分隊,向宣威縣城前進,紅軍各部也向指定地區運動,準備占領有利地形,誘敵出城就殲。駐守宣威縣城的滇軍孫渡縱隊第一旅旅長劉正富,在得知紅軍抵達來賓一帶后,誤以為是紅軍掩護部隊,不是紅軍主力,邀功請賞心切,率該旅和保安團、個舊獨立營,兵分兩路分別從通往來賓鋪的大道和東山腳小道向紅軍撲來,妄圖仰仗其精良的武器裝備,將紅軍一舉殲滅。8時許,紅軍誘敵小分隊在虎頭山北側與敵人先頭部隊接觸,小分隊奮勇迎敵,將敵擊潰。敵后續部隊在劉正富率領下,很快占領虎頭山、紫灰山、老營頭等高地,給紅軍造成很大的威脅。紅軍后續部隊也很快搶占與虎頭山相對應的大坡山、高家村、豬街子溝一帶,并擺開陣勢與敵對峙。9時許,占據虎頭山等有利地勢的劉正富,自恃有精良的法式裝備,令其嫡系一個團奔下虎頭山,向紅軍高家村陣地發起攻擊;令保安團和個舊獨立營進攻豬街子溝紅軍陣地。紅軍奮起反擊,進攻高家村之敵頓時陣腳大亂,潰不成軍,當即被紅軍俘虜100余名,殘敵狼狽逃回虎頭山;進攻豬街子溝的敵保安團和獨立營也倉皇潰逃。軍團首長縱觀戰場形勢,決定乘勢向敵主陣地發起攻擊。10時左右,紅軍集中力量,分數路向敵踞守的虎頭山、紫灰山陣地發起攻擊,戰斗異常激烈。雖然英勇無畏的紅軍前仆后繼,奮力沖殺,并攻占紫灰山部分陣地,但敵人依托虎頭山等有利地勢和優勢火力拼死抵抗,使紅軍攻擊奪取敵主陣地的進攻受阻。紅軍指揮員經仔細觀察,發現敵虎頭山與紫灰山兩陣地的中間敵人兵力較為薄弱,紅軍遂在主力掩護下,派一個團冒著敵人火力,迂回包抄到敵主陣地,經過反復沖殺,直搗敵旅指揮所。突如其來的攻擊,使敵旅長劉正富措手不及,為保全自己的生命,丟棄指揮,倉皇向縣城方向脫逃。紅軍先頭部隊占領敵指揮所后,紅軍主力從正面和側面向敵主陣地步步進逼,整個戰場形勢的發展對紅軍極為有利,踞守主陣地的敵軍完全潰敗也只是時間問題。在來賓鋪主戰場戰斗十分激烈的同時,趕到陡山坡的紅二軍團兩個團,選擇有利地形,作好埋伏,待國民黨中央軍郭汝棟縱隊先頭營進入伏擊圈后,紅軍一陣猛打,全殲敵先頭兩個連,其中斃敵營長1名,俘敵數十人,繳獲各種槍200余支(挺)。后敵陸續增援,多次組織沖擊,但紅軍占據有利地勢,一次次打退敵人的進攻,始終將敵壓縮在老南山一帶,使其寸步難行,有力地配合了來賓鋪主戰場的戰斗。然而,下午2時左右,在來賓鋪主戰場,正當紅軍集中主力向敵虎頭山、紫灰山發起強大攻勢,準備盡快結束戰斗時,卻遭到原駐守貴州威寧黑石頭、貓山一帶滇軍主力孫渡縱隊魯道源、龔順璧兩個旅增援之敵的頑強攻擊。敵增援的兩個旅在縱隊司令孫渡的率領下,很快從紅軍主陣地左右兩側包抄上來,憑借優勢炮火向紅軍發起反攻,妄圖殲滅紅軍。但紅軍英勇奮戰,不怕流血犧牲,頻頻出擊,仍給敵人很大殺傷。至此,敵軍與紅軍形成對峙狀態。天色漸晚,賀龍、任弼時、關向應、蕭克、王震等軍團首長親臨大坡山頂,觀察整個戰場形勢,認為敵軍在數量上、武器裝備上都已占較大優勢,又占據有利地形,要殲滅敵人已不可能。加之當日紅二、六軍團總指揮部接到紅軍總部來電:“建議在你們渡河技術有把握的條件下,即舊歷三月水漲前,設法渡過金沙江。”“如果你們并不十分疲勞,有把握進行運動戰時,則可在滇黔邊行動亦好。”根據電文精神,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尋找更大的機動,決定天黑后主動撤出戰斗。夜晚9時左右,紅軍突然發起猛攻,滇敵被迫退入戰壕,紅軍趁夜撤出陣地,向東南方向轉移。在陡山坡阻擊郭汝棟縱隊的兩個團,因敵軍后續部隊陸續增援,撤退至第二道防線對峙至天黑后也主動撤出戰斗轉移。

宣威來賓鋪(虎頭山)之戰,是紅二、六軍團離開湘鄂川黔根據地后所進行的大仗之一,也是該軍團在云南境內進行的一次最大的戰斗。雙方投入參戰部隊4萬余人,其中紅軍1.7萬余人,敵方共約3萬人。以虎頭山一帶為主戰場,包括紫灰山、陡山坡、東山腳、海河梁子一帶,方圓達數十里。戰斗給前堵后追之敵以沉重打擊,共斃俘敵近1000人,繳獲各種槍400多支(挺)。紅軍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紅二軍團四師十二團團長鐘子庭、十一團政委黃文榜,紅六軍團十八師五十三團政委段興壽、十六師組織科長唐輝、十七師組織科長羅輝等400余名紅軍指戰員壯烈犧牲。戰斗中,戰地周圍人民群眾主動為紅軍送水送飯,幫助紅軍構筑工事、救護傷員,譜寫了一曲曲軍民團結、勇戰頑敵的英雄贊歌。這次戰斗,紅軍雖然未能完全取勝,但打掉了敵人的囂張氣焰,使敵軍不敢窮追,從而為紅二、六軍團贏得了短期必要的休整時間和軍事行動的主動權。

3月24日,紅二、六軍團繼續向東轉移,經龍場分別進抵寶山、格宜一帶宿營。25日,分別進抵田壩、海岱等地宿營。26日,兩軍團均于原地休整,國民黨中央軍郭汝棟縱隊追至寶山、格宜一線,紅軍指揮部令二軍團一部前往阻擊,雙方對峙于四里座格香河兩岸。此間,紅軍在宣威田壩、海岱等地開展大量的革命宣傳和打土豪活動。二軍團軍團部還在田壩小學等地組織演講和演出文藝節目,在這一帶寫下了不少抗日反蔣的標語口號。27日,二軍團大部經七甲、包家村抵達貴州土城(狗場)宿營,一部到官底營以南部署阻擊郭敵;六軍團途經水壩子時,在西心點(西心得)與滇敵兩個團遭遇,擊潰敵人后,進抵兔場、陰角溝一帶宿營。紅二、六軍團在宣威境內,沿途有江洪州、葉小峰、沈應周等200余人參加紅軍。

二、途經富源、沾益、麒麟、馬龍等地

1936年3月28日,紅二軍團從宣威田壩全部進入貴州盤縣,并一舉占領盤縣縣城。紅六軍團從宣威海岱陰角溝全部進抵富源縣的白龍洞一帶,后經楊家墳、熟地、外后所等地進抵距富源縣城僅二三里的山口時,曾派出一個連的小股部隊佯攻富源縣城,以掩護紅二軍團奪取貴州盤縣縣城;主力則經余家屯、王順關,于當晚進抵升官坪。途中,曾在后所擊潰富源縣國民黨保安團,繳槍20余支;在升官坪、勝境關擊潰地霸武裝20余人,繳槍數支。在后所時,還召開群眾大會,宣傳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抗日反蔣主張。當天,敵機在宣威兔場、陰角溝投彈數枚,紅軍傷亡7人;在富源城南投彈數枚,紅軍傷亡7人;在后所等地投彈數枚,紅軍犧牲1人。滇敵孫渡縱隊一部尾追至富源白龍洞、后所一帶。29日,紅二軍團除一部布防在雞場河、毛寨一線外,其余大部均在盤縣縣城休整。紅六軍團則由富源勝境關等地進抵盤縣的亦資孔休整。

3月30日,紅二、六軍團總指揮部再次接到紅軍總部要求渡過金沙江北上的電示。軍團總指揮部在盤縣縣城召開會議,二軍團主要負責人賀龍、任弼時、關向應,六軍團主要負責人蕭克、王震等參加會議。會議根據紅軍總部的電示精神,毅然放棄在滇黔邊建立根據地的意圖,決定迅速渡過金沙江與紅四方面軍共同北上,會同中央紅軍,迎接抗日民族革命新高潮。31日,紅二軍團除派出一部到關口一線警戒外,大部仍在盤縣縣城休整。紅六軍團則由亦資孔轉移到分水嶺、樂民所一帶宿營。

4月1日,根據盤縣會議決定,紅二、六軍團以二軍團為右翼,六軍團為左翼,開始以搶渡金沙江為目標的戰略轉移。當天,二軍團撤離貴州盤縣縣城等地,進抵與云南曲靖地區交界的紙廠一帶宿營;六軍團則由盤縣樂民所一帶出發,途經富源縣灑基、箐口、塊擇河等地,進抵營上、民家村、巖頭一帶宿營。此時,追敵郭汝棟部仍駐扎貴州土城未動。2日,二軍團從盤縣紙廠一帶出發,一部進入富源縣梨樹坪、小沖、楊家墳、法界等地宿營,一部進入沾益縣(今沾益區,下同)木扎、建新村、樂利莊等地宿營。途中,曾擊潰進堵的地方民團。六軍團經老豬街、糯崗、朝陽箐到溪流水一帶宿營。3日,二軍團從富源縣法界一帶出發,途經沾益縣木扎、建新村、樂利莊等地,進抵松林、十里鋪、遵化鋪一帶宿營。紅二軍團在松林鎮開展大量的革命宣傳,向貧苦人民分發敵鎮公所及18戶豪紳的糧食及財物,抓獲國民黨云南省第三屆參議會議長殷季明,后帶至尋甸縣槍決。在遵化鋪以北的涼山,曾擊退尾追的小股滇軍。六軍團從富源縣溪流水一帶出發,途經曲靖縣(今麒麟區,下同)白石巖、青龍、聯合、五聯、三寶、觀音洞,進抵馬龍縣火燒箐、陽景山、小龍井、小寨、陸家莊、馬金田等地宿營。紅軍沿途進行革命宣傳,在五聯小學等墻壁上寫下許多革命宣傳標語和口號。當天,在馬龍縣陸家莊,敵偵察機曾低空對紅軍進行掃射,但被紅軍擊中飛不遠即墜毀。當晚,紅六軍團曾派出小股部隊,監視、佯攻馬龍縣城。4日,二軍團從沾益松林一帶進抵沾益縣河西、清水溝、大坡、土城、扒得等地宿營。在清水溝,鎮壓土豪劣紳和敵特8人。六軍團則從馬龍縣馬金田等地出發,經大龍井、烏龍箐、黃土坡、白塔鋪等地,進抵尋甸縣草鞋板橋(現屬馬龍縣,改稱紅橋)一帶宿營。5日,二軍團從扒得等地出發,分別進抵沾益縣麻拉、尋甸縣石甲小街和馬龍縣磨刀箐、土橋沖等地宿營,一部仍在沾益縣土城宿營。六軍團則從馬龍縣草鞋板橋等地出發,經左所、獅子口、東村、西村、鐘靈山等地,進抵尋甸縣易隆、塘子、羊街、新街等地宿營。途中,在獅子口曾遇小股滇軍截擊,發生小規模戰斗。6日,紅二、六軍團從沾益、馬龍全部進入尋甸縣境。紅二、六軍團途經富源、沾益、曲靖、馬龍,沿途又有張紹清、葉琳(女)等60余人參加紅軍。

紅二、六軍團離開曲靖地區后,先后攻克尋甸縣城,佯攻嵩明縣城,與圍追堵截之敵在尋甸六甲展開殊死戰斗,粉碎了敵人企圖圍殲紅軍于普渡河以東、功山以南的計劃,挺進滇西,于4月下旬從麗江石鼓順利渡過金沙江,10月到達甘肅會寧與黨中央和紅一方面軍會師,又一次完成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長征。(曲靖市紀委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