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加強黨的領導關鍵是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只有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使我們黨更加團結統一、堅強有力,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黨中央的鮮明立場、堅決態度和強有力措施,是我們做好工作的根本保證。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時刻保持冷靜清醒,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忠誠履行黨章賦予的神圣職責,不辜負黨中央的信任和人民的期盼。
一、以清醒的政治意識保持堅定正確方向
對于黨員干部來說,政治思想、政治觀點、政治立場無處不在,體現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增強政治意識,就是不論任何時候,特別是在復雜多變的形勢下,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具有敏銳的觀察力、鑒別力、判斷力和政治定力,堅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增強政治意識就是要堅定理想信念。政治意識不是空洞概念,而是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對不對、好不好、行不行,贊成不贊成、支持不支持、貫徹不貫徹,這是每個黨員干部來必須面對和回答的問題,也是有沒有理想信念的試金石。在這樣的根本問題上,黨員干部來不得半點含糊、虛假,必須堅定清醒、旗幟鮮明。經驗表明,領導干部腐化墮落,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理想信念的動搖,宗旨意識喪失。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只是“表”,黨的觀念淡漠、組織渙散、紀律松弛才是“里”。從懷疑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到背棄黨的事業,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一個領導干部心中沒有理想目標,結果往往是滑向貪戀榮華富貴;心中沒有信仰信念,必然是不講是非曲直,沒有道德底線。只有政治上堅定清醒,才能解決好“三觀”這個“總開關”的問題,回答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根本問題,才能避免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
增強政治意識就是要守紀律講規矩。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這清楚表明,守紀律、講規矩不是一般問題,而是重大政治問題。管黨治黨失之于寬、松、軟,最突出的就是組織渙散、紀律松弛。有的黨員干部在原則問題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場搖擺,甚至對中央決策公開發表反對意見,口無遮攔,毫無顧忌。有的人熱衷搞團團伙伙,拉山頭,搞圈子,把江湖義氣那一套庸俗習氣帶到黨的生活中來。因此,對黨員干部來說,增強政治意識就是要做事有原則,說話有分寸,行止有遵循。
增強政治意識就是要把紀律挺在前面樹立紀律的權威。十八大以來,從狠抓落實八項規定,到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從“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到公開點名曝光一批違紀違法案例;一個重要目的就是震懾腐敗,正風肅紀。這既是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現實需要,也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必然要求。經驗表明,紀律要求松一分,黨員隊伍就散一片。同樣的,紀律要求嚴一尺,黨員干部戰斗力就強一丈,在關鍵時刻、重要關頭才靠得住、信得過、頂得上。
增強政治意識就是要強化黨性教育和黨性鍛煉。不能認為自己是領導干部,就不存在政治意識淡薄問題;不能認為自己快退出崗位了,就用不著在政治上嚴格要求自己;不能認為業務工作忙忙碌碌,就不再重視政治方面的錘煉。要向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那樣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對黨絕對忠誠,始終同黨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執行黨的紀律和規矩,真正做到頭腦始終清醒、立場始終堅定。這些,對黨員干部來說,既是起碼的要求,也是很高的標準,要一以貫之的保持。
二、以自覺的大局意識服從服務中央工作大局
我們的現代化建設,規模之巨大、情況之復雜、任務之繁難,世所罕見;沒有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和政令暢通,是很難有效有序推進的。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不斷增強“大局意識”。
增強大局意識就是要保證政令暢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牢固樹立高度自覺的大局意識,自覺從大局看問題,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擺布,做到正確認識大局、自覺服從大局、堅決維護大局。”眼界的局限,認識的局限,位置的局限,利益關系的局限,往往導致在大局問題上知易行難。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本位主義,“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等等現象還是不少。這些現象的存在,空耗了不少發展運營成本和改革的整體效益,更是對黨的集中統一領導這個政治優勢的削弱。
增強大局意識就是要審時度勢明確定位擺正位置。大局具有根本性、趨勢性、決定性等特征,又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因此,要審時度勢,在深入思考中認識大局,不能片面、孤立和靜止地看問題。地區、部門的工作,是全國大局的一部分,既受到大局的制約,其工作也會對大局產生影響。地方和部門都不可能置身于大局之外,要在明確定位中服務大局。對領導干部來說,樹立“一盤棋”思想尤為重要。與大局意識相伴的是黨性和紀律。個人服從集體,局部服從全局,眼前服從長遠,貫徹這些重要原則,意味著可能犧牲某些地方、部門的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在擺正位置中維護大局。
增強大局意識就是要堅持黨的領導全面從嚴治黨。王岐山同志在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工作報告中指出:“黨的建設有著豐富的內涵,全面從嚴治黨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也不是全部。”這一重要觀點告訴我們,要準確把握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之間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明確內涵、厘清責任,使我們的工作更好地服務大局。對當下反腐敗斗爭怎么看,也涉及對大局的認識和抉擇。中央講得明確——不敢腐的震懾作用充分發揮,不能腐、不想腐的效應初步顯現,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充分發揮”、“初步顯現”,“正在形成”,這些都是著眼大局作出的判斷。我們把握了大局,才能對反腐敗斗爭形勢有清醒的認識,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央反腐敗決心沒有變、目標沒有變的重要論斷。
增強大局意識就是要加強黨性鍛煉。有無大局意識,反映了領導干部的綜合素質,也反映了黨的思想作風狀況。服從服務中央的工作大局,不應該只是一種表態,也不能只看如何表態。重要的是,要把地方和部門的工作自覺與大局聯系起來,與中央的整體部署對接起來,積極配合,主動擔當,為黨分憂。增強大局意識,是黨性鍛煉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為思想觀念,必須不斷強化;作為精神境界,必須不斷提升;作為工作能力,必須不斷培養;作為政治紀律,必須嚴格執行。
三、以堅定的核心意識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
中央為什么一再強調理想信念教育,強調政治上忠誠可靠,要求黨員干部愛黨憂黨興黨護黨,從根本上說,就是要不斷增強核心意識,堅定黨是領導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核心力量信念,加強和維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把現代化建設事業推向前進。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和政治優勢,這不僅是鄭重的歷史結論,也是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正處在重要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經濟結構調整復雜艱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但未來幾年改革發展將面臨不少難題。戰勝困難和挑戰,我們更加需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更加需要中國共產黨這個堅強領導核心。
增強核心意識就是要維護中央權威,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國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一系列輝煌成就,贏得老百姓的衷心擁護和愛戴。人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們一定可以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波瀾壯闊的征程中,邁出堅實的步伐,取得顯著的成效。鄧小平曾經說,在“四個服從”中,“最重要的就是全黨服從中央”。這是增強核心意識的關鍵所在。中央是黨的領導決策核心,中央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全黨全國人民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的基本依據。如果中央沒有權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無法落實,黨的領導就成了一句空話。增強核心意識,維護中央權威,是一項嚴肅的政治紀律,是絕對不能違反的。
增強核心意識就是要見行動而不僅僅是表態。領導干部能不能自覺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行動,能不能聽從中央指揮、令行禁止,是衡量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政治上是否合格的重要標準。增強核心意識,絕不意味著消極等待,無所作為。不能當“收發室”,對中央的決策照本宣科、照抄照轉,以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不能推卸責任,遇到矛盾和問題繞開走,敷衍塞責、得過且過,而要勇于負責、敢于擔當,直面問題、解決問題。要時時處處為中央分憂盡責,通過主動作為,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把黨的方針政策落到實處。
增強核心意識就是要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成為領導核心,是因為無論在革命、建設還是改革年代,都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保持了黨的先進性。經驗表明,黨的先進性和黨的執政地位都不是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過去先進不等于現在先進,現在先進不等于永遠先進;過去擁有不等于現在擁有,現在擁有不等于永遠擁有。黨的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力度空前,影響巨大,不僅極大提振了廣大黨員干部的信心,也在老百姓的心中重塑共產黨人的形象。人民相信黨可以清除腐敗,可以帶領老百姓實現美好生活,這種人心向背和殷切期望,彌足珍貴。這些都是對黨的核心領導地位的擁護。我們應該不負人民重托,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把黨建設得更好。這樣,無論遇到怎樣的大風大浪,我們黨都可以成為現代化建設事業的中流砥柱,成為堅不可摧的領導核心。
四、以積極的看齊意識凝聚起更強大的力量
發揮社會主義的制度優越性,發揮我們黨的戰斗力,凝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更強大的力量,很重要的就是要增強“看齊意識”。“看齊意識”,是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早在1945年,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預備會議上說:“要知道,一個隊伍經常是不大整齊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齊,向左看齊,向右看齊,向中間看齊。我們要向中央基準看齊,向大會基準看齊。看齊是原則,有偏差是實際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齊。”今天我們面臨的形勢和任務,與幾十年前有著根本的不同,但毛澤東同志這個論述,依然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和指導意義。
增強看齊意識就是要統一全黨的步伐。當前,黨的領導弱化、組織渙散、紀律松弛的挑戰客觀存在。少數黨員干部在原則問題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場搖擺,有的對涉及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等重大政治問題公開發表反對意見;有的甚至對中央政策和重大決策部署陽奉陰違。這就是毛澤東同志說的“一個隊伍經常是不大整齊的”,這些“不大整齊”的問題如果不認真對待和解決,就會影響黨的團結統一,影響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總之,無論是樹立信心,還是統一步伐;無論是統籌全局,還是重點突破,都需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有更加積極的“看齊意識”。
增強看齊意識就是要向黨中央看齊。黨的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一個鮮明特點,就是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從出臺中央八項規定,到重拳整治“四風”,再到踐行“三嚴三實”。正是因為中央從自身抓起、以身作則,才樹立起徙木立信的公信力,產生了強大示范效應,促進了黨風政風轉變。經驗證明,“教者,效也,上為之,下效之”。如果各級領導干部都能學榜樣、做表率,我們黨的精神面貌、我們國家的精神面貌就會大不一樣。
增強看齊意識就是要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治國理政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贏得了老百姓的擁護和支持。實踐證明,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堅定、成熟、智慧,具有豐富的治國理政經驗,一定能夠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就是要結合自己的工作,經常和中央的方針政策對對表,經常用中央的要求照照鏡,經常根據中央的新部署新任務調整步伐,這樣才能做到統一思想,統一行動。
增強看齊意識就是要向黨的十八大和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看齊。圍繞“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央對深化改革,依法治國、“十三五”規劃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提出了“四個全面”、“五大發展理念”等重要戰略思想。這些無疑是我們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現代化建設的基本遵循。領導干部對中央的戰略思想和重要部署不僅要爛熟于心,更要在執行中不打折扣,不走形變樣,扎扎實實貫徹落實。當然,看齊,不能僅僅是喊口號,也絕不是唯上唯書,搞教條、本本,而是要結合本地本部門的實際情況創造性開展工作。
增強看齊意識就是要向紀律和規矩看齊。整齊,反映了一種面貌;看齊,體現了一種精神。看齊意識也是紀律要求,不講紀律,怎么看齊?大至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單位,整齊有序所展示的是紀律性,是高素質,是高效率,是管理水平,是駕馭能力。“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黨面臨的形勢越復雜、肩負的任務越艱巨,就越要加強紀律建設、越要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確保全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步調一致向前進。(麗江市紀委 盧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