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2歲的李克生是個土生土長的拉祜族漢子,現任勐海縣勐滿鎮星火山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多年來,他牢記黨的宗旨,帶領廣大群眾增收致富,使星火山村的村貌煥然一新,村民生活蒸蒸日上。
1989年,當過民辦教師的李克生被選為星火山大新寨村民小組組長。當時,勐海縣委、縣政府在山區推廣甘蔗種植,村民們從來沒種過都不敢嘗試。李克生先拿自家的20畝土地做實驗,主動找鎮農科技術人員咨詢如何管理,購買書籍潛心鉆研。在技術員指導和他的精心管理下,第一年就凈賺1.6萬元。李克生心里有了底,帶領全村種植甘蔗達654畝。在上級部門和英茂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他積極協調資金50余萬元,組織挖通全長30公里的6條蔗區路,為發展生產打下堅實基礎。
第二年,李克生在甘蔗田里套種黃瓜,一畝地增收2000多元。村民向他請教,李克生除了耐心講解外,還把黃瓜籽分給他們,替困難戶墊付種子、化肥等費用。作物間套種技術還被李克生運用到茶葉地、玉米地和甘蔗地上,品種也由黃瓜發展到板栗、黃豆和花生。
2000年,李克生被村民們選為村委會主任。星火山村地處山區,糧食產量很低,李克生先后組織小舊籠、星火山老寨等村寨進行低產田改造,他帶領大家改造低產田1100畝,用拖拉機耕作代替人拉牛犁,糧食產量比過去翻一番。他帶領群眾開挖3個村民小組約9公里長的山間道路,村民們徹底告別了肩挑背扛的歷史。
茶葉是當地傳統經濟作物,但由于缺乏技術和科學管理,產量一直上不去。李克生自費到縣職業中學學習茶葉等農作物栽培技術,先在自家56畝茶葉地上開展實驗。積極動員群眾改造老茶園,更新品種,擴大種植面積。他把自己培育的茶苗和從外引進的良種茶苗無償提供給群眾,給大家講解種植管理注意事項。李克生的知名度越來越高,鄰近的村和縣里的職業技術學校、農展會都來邀請他講授山區如何開展茶葉育苗、種植等技術,他成了小有名氣的專家。
李克生說:“只有對鮮葉進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我們的錢袋子才能鼓起來。”敢想敢拼的李克生自費到州農校學習茶葉加工技術,取得茶葉初加工的國家專業資格證書,于2005年投資8萬元在村里開辦茶葉初制所,當年獲純利6萬元。2010年,村里茶葉種植面積達到3898畝,茶葉初制所發展到了11個。年人均純收入也由2000年的860元增加到2014年的5243元。
在種植甘蔗、茶葉的同時,他不斷挖掘傳統種植、釀造葡萄的方法,找資金育苗、買苗免費發放給每戶村民種植,還傳授自釀葡萄酒技術,推廣為星火山的一村一品。1985年,大曼尾和大新寨的部分村民,從勐遮鎮引進葡萄種植在房前屋后,20多年來已發展到家家戶戶。村民們嘗試把葡萄鮮果發酵釀酒,2013年星火山的自釀葡萄酒走向市場,產品受到青睞,供不應求。縣委、縣政府領導多次考察,肯定了庭院種植葡萄是符合實際、值得推廣的好項目。
村子富了,腰包鼓了,李克生帶領村干部從社會治安、精神生活、服務經濟等方面入手,堅決打擊不良現象,努力消除不正之風,建立健全黨員學習、村民議事、財務公開等十多項制度,并身體力行,抓好落實。多年來,村“兩委”班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全村大力實施“三培雙帶”,把致富能手培養成干部和黨員,把黨員干部培養成致富能手,再帶領更多農民發家致富。村里連續多年未發生案件,沒有大的民事糾紛,沒有集體上訪事件。
2010年換屆選舉中,李克生由于工作扎實,被黨員和村民一致推選為支書、主任一肩挑。1997年至2014年,連續被評為鎮級優秀黨員;2005年取得云南省茶葉初加工專業資格證;2006年取得農業技師證;2008年被評為州級“茶農狀元”;2008年4月被評為縣級兩基攻堅工作“先進個人”;2009年被評為縣級“鄉土人才”;2011年3月在云南省干部學院培訓中被評為“優秀學員”;2012年被評為云南省“森林建設先進個人”。
李克生身上的擔子更重了,信心更足了。他說:“既然老百姓信任我,選我任這個職,我就要站好每一班崗,為老百姓辦好每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