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寧:強化日常考評治理紀檢干部“慵懶散”效果明顯

發布時間:2016-04-28 08:14:07   來源:保山市紀委

為進一步治理干部隊伍存在的“慵懶散”現象,昌寧縣紀委從2014年開始實行 “日常化”考評,即“日記錄、周抽查、月報告、年測評”,把從嚴從實管理干部貫徹落實到干部隊伍建設全過程。

日“記”周“查”月“報”,工作看得見摸得著。從2014年開始,昌寧縣紀委探索實行日“記”周“查”月“報”的模式開展干部隊伍“日常化”考評。日“記”即干部職工每天記錄工作日志,客觀、真實、動態反映工作情況,同時,辦公室每天登記干部職工出勤、外出和請假情況;周“查”即每周例會隨機抽查干部職工匯報上周工作情況,相關領導通報上周本單位工作完成情況;月“報”即干部職工每月以表格形式報告本月工作情況,包括在辦公室開展工作情況、外出考察辦案調研情況、參加會議情況等,由辦公室收集整理,主要領導簽字審核后制成《情況通報》在進行印發,目前已累計印發《干部職工月工作情況通報》27期。通過日“記”周“查”月“報”,讓干部職工自查工作進度,便于領導隨時了解下屬的工作業績、德廉表現,便于對紀檢干部的管理,讓紀檢干部相互之間聽一聽、比一比,形成“比學趕超”氛圍,力促紀檢干部不敢不為、積極作為。

日常化考評使作風轉變,工作積極性高漲。實行日常化考評,精準掌握干部職工日常工作,有效掌握各室、各紀工委工作進度,將管理監督關口前移,并有效破解“中梗阻”,下級向上級“交賬”,上級對下級負責,讓政令暢通。據了解,昌寧縣紀委自實行“日常化”考評以來,干部職工上下班作風明顯改善,90%的干部職工上班都提前十分鐘到崗,沒人提前離崗;確實需要上班時間外出辦事的,一律到辦公室報備登記。同時,對日常工作記錄,每月還進行“對賬”,倒逼“閑人”找事做。一些退居二線的干部怕“月報告”沒有內容就主動積極參與到執紀監督工作中,精神面貌發生大改變;才進入紀檢系統的年輕干部更是主動學、主動想、主動問、主動做,工作積極性有很大提高。

“勤”“績”并重,考評結果更加科學。“日常化”管理,既有對干部的每日考勤管理,每月還根據考勤記錄和外出、請假情況開展監督檢查,并不斷加大明察暗訪力度,在委局機關和紀工委走廊安裝兩套攝像設備,全方位監督工作時間擅自離崗、隨意串崗、無故遲到曠工等違紀情況;同時,又根據干部工作實績對不作為、混日子的干部職工進行約談、調整崗位、問責處理,切實解決干部干凈不干事、廉政不勤政的問題。干部職工的日“記”周“查”月“報”情況作為年終測評、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充分發揮其治庸治懶、激勵先進、鞭策后進的作用。兩年來,昌寧縣紀委監察局先后有18名干部職工年終考核被評為“優秀”,3名干部連續三年考核為“優秀”榮立“三等功”,1名不適宜從事紀檢監察工作的職工調離紀檢監察機關。

(李微波    曾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