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來,昌寧縣紀委立足創新開展紀檢工作,以“加減乘除”法形成合力,有效激發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動力,為紀檢監察工作注入活力,助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上新臺階。
隊伍建設做“加法”。調位子,主責主業再聚焦,案件查辦從“獨角戲”向“大合唱”轉變,實行“全員辦案”機制,與內設機構調整無縫對接,暢通干部流通渠道,提拔交流紀檢監察干部18名,對不能勝任紀檢監察工作的干部堅決調離;壓擔子,紀檢干部大練兵,多途徑、多渠道創造條件給紀檢干部“加力”,組織紀檢監察干部業務培訓班1期99人,黨章黨規知識競賽206人,網絡知識測試11625人,切實增強紀檢監察干部綜合業務水平;扎籠子,把好自查關,嚴防紀檢監察機關“燈下黑”,建立健全請示報告、定期報告、述職述廉、提醒談話、人文關懷等制度,堅持用制度管人、管權、管事,以“零容忍”態度查處紀檢監察系統內部違紀違法問題,堅決“清理門戶”、“拔掉爛樹”、純潔隊伍。
深化“三轉”做“減法”。精簡副業,調整分工,縣鄉兩級紀委書記、紀檢組長不再分管監督執紀以外的其它工作,主責主業更聚焦,糾正越位、改正錯位,補正缺位,從“全能型”向“專業型”轉變,夯實監督執紀基礎;強調主業,以“案”為首,將“是否有自辦案件”納入年底黨風廉政建設考核,十八大以來,該縣13鄉鎮均實現自辦案件“零突破”,共結案19件,處分違紀人員20人;對6個紀工委監察分局的指導聯系單位進行重新明確和調整,有效解決了監督“老熟人”“老熟人”難監督的問題。
提質增效做“乘法”。案件查辦提質增效,注重提高初核質量,強化外圍取證,發揮反腐敗協調小組作用,實現案件查辦“周期短、見效快、效益高”的“短平快”目標;警示震懾實現“點對點”到“點對面”轉變,設網上曝光專欄進行“一案例一通報”,強化案件警示震懾作用,實現懲處一人,教育一片的社會效果,目前,共計公開曝光145人次;延長懲處問責“反射弧”,將單位部門年內的問責整改情況與單位及領導個人的年度考核、評先評優掛鉤,上半年,對2015年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定格為“基本合格” “不合格”的4個單位黨政主要領導和紀委書記分別進行通報批評、誡勉談話,對“不合格”鄉鎮的黨委書記、紀委書記進行組織調整。
除險加固做“除法”。風險防控除“廉險”,做到全面排查、全員防控、全程監管,結合紀檢監察工作實際,逐一排查公共權力運行各部位、各程序、各環節可能存在的廉政風險點,堅持風險防范“從高、從嚴、從實”;善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除“隱患”,強化第一種形態,讓咬耳扯袖成常態,1至7月,采用談話函詢處置問題線索101件(次),占處置問題線索總數的50%;嚴肅懲處問責,除“禍害”,今年來全縣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查處違紀人員19人;履行監督的再監督職能,除“四風”頑疾,聚焦重要時間節點,先后開展專項紀律檢查和明察暗訪76次,點名道姓通報批評18個單位37名干部,開展誡勉談話11人次,問責領導干部17名。(段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