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巧家縣從強化干部監督效能著眼,實行組織監督、社會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一體化,著力構建多元化的干部監督管理新格局。
監督方式從“封閉式”向“開放式”轉變。制定《巧家縣加強干部日常管理監督的通知》《中共巧家縣委組織部關于科級領導干部談心談話的方案》,認真落實談心談話、函詢誡勉等制度,暢通社會監督渠道,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今年以來共組織開展談心談話1500余人次,誡勉談話7人,及時提醒和糾正了干部存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利用“12380”、信訪、信息、網絡“四位一體”綜合舉報受理平臺,及時了解掌握有關干部情況反映,由組織監督向執紀監督、輿論監督、群眾監督不斷拓展,形成立體式、全方位的監督網格,做到干部工作開展到哪里,干部活動延伸到哪里,監督工作就跟進到哪里。
監督程序從“事后監督”向“事前監督”轉變。堅持干部檔案“凡提必查”,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凡提必核”、 紀檢監察機關意見“凡提必聽”、線索具體的信訪舉報“凡提必查”,強化干部任前”體檢,防止“帶病提拔”。今年以來,共對公示期間被舉報的6名干部進行調查核實,新提拔干部全部進行全程紀實。對個人有關事項報告表實行“三級聯審”,實行分管領導初核、單位主要領導審核、組織部門復核的“三級聯審”機制。今年1月,組織全縣400余名科級領導干部、200余名科級非領導職務干部、200余名晉升職級待遇干部集中填報了個人有關事項,組織700余名科級干部(含非領導職務干部)簽訂了關于如實填報個人有關事項報告的《承諾書》。制定出臺《巧家縣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抽查核實辦法(試行)》,采取重點抽查與隨機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對144名科級干部進行抽查核實,通過對干部報告事項的抽查核實,起到超前防范性監督的作用,為干部廉潔從政安上“警鐘”。
監督渠道從“單一型”向“復合型”轉變。建立《巧家縣干部監督聯席會議制度》,整合多家部門信息資源,采取季度通報和及時通報等方式,動態了解掌握違紀違法黨員干部情況。逐步實行干部監督工作系統化、科學化,切實改進傳統的單純依賴紀律監督和組織監督的做法,彌補現有監督不到位的缺陷。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外出報備相關規定,強化領導干部日常行為監督,促進履職盡責。堅決落實“一把手”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嚴格執行黨政主要領導“四不直接分管”和“末位表態”制度實施辦法。2016年以來,共委托縣審計局對離任和部分現任的21名黨政正職領導干部進行經濟責任審計,防止和克服干部在任做表面文章,用虛假吹噓掩蓋事實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