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回家吃飯”成為習慣

發布時間:2017-01-04 08:17:35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日前,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2017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強調,嚴格遵守廉潔紀律,嚴防各類“節日腐敗”。其中“嚴禁違規用公款吃喝”“嚴禁接受管理服務對象的宴請”,就屬于嚴加防范的“各類”之一。

可以肯定的是,自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以來,隨著全面從嚴治黨力度不斷加大,“違規吃喝、接受不當宴請”之風得到有效遏制。但仍有個別黨員干部擋不住“酒肉”誘惑,管不住自己的嘴,收不住自己的腿,對迎來送往、吃喝應酬仍情有獨鐘。

明的吃喝不行,就來暗的;高檔會所去不得,就躲到機關食堂、農家樂去;把高檔煙藏在別的煙盒里,把茅臺酒裝礦泉水瓶里……變著法地大吃大喝,不僅敗壞了黨員干部形象,還損害了黨群干群關系。

公款大吃大喝帶來的危害不容小覷。首先,疏淡了親情。親情需要呵護,呵護需要時間。黨員干部平時忙于工作,如連陪同吃飯這樣的機會都少給家人,親情難免會受到影響。其次,容易違規違紀。接受吃請,看似增進了工作友誼,實則成了違規違紀的催化劑,一些黨員干部思想防線的缺口往往就是從一杯酒打開的,紀律防線的“潰堤”往往就是從一頓飯開始的。再次,對身體健康不利。過多過濫的飯局“透支”了精力,胡吃海喝也易“摧殘”身體健康。

家里的飯雖是家常便飯、樣式單一,但有家人相伴也其樂融融,而且吃得心里踏實。拒絕不當吃請、回家吃飯,可能得罪了個別人,但密切了親情,換來了內心踏實,遵守了紀律規矩,值得。前段時間,一位朋友到街道調研,臨近晚飯時才結束。雖然街道再三挽留請吃“工作餐”,但他還是給予了回絕,因為回家吃飯已成為他的一種習慣。

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作風建設時指出,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少出去應酬,多回家吃飯。元旦、春節之際,可能外出應酬吃飯的機會較以往會更多些。黨員干部更要牢記總書記的諄諄教導,嚴于律己,潔身自好,把說給家屬的“有事不回家吃飯”,改成對邀請者說的“對不起,家里有事,我得回家”。如此,相信干部的“小家”會更溫馨和諧,平時工作起來也會更加專注投入。

僥幸心理不可有,僥幸事兒也做不得。黨員干部當本著對黨和人民負責的態度,對本人和家庭負責的態度,對不當的應酬宴請堅決說不,對跑調變味的迎來送往堅決抵制。這樣做,既是保護自己,也是愛護家庭,更是對黨和人民的事業負責的體現。(孟慶毅 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