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在江蘇省濱海縣蔡橋鎮原副鎮長李錦國分管該鎮科教、文衛工作的幾年時間里,大大小小的老板頻繁出入其辦公室。在金錢的誘惑下,李錦國迷失了自我,將手中的權力視為斂財工具,一步步邁向了腐敗的深淵。只要是他分管領域的工程,老板“意思意思”就能獲得他的“鼎力相助”。
網絡上曾有一個關于“意思”的笑話,說某人給領導送禮。領導問:“這是什么意思?”某人答:“沒什么意思,意思意思。”隨后,領導便以“那我就不好意思了”為由將禮品收下。其實,這里所謂的“意思意思”,無非是你在意我的權,我思量你的錢。說到底,還是行賄受賄時的潛臺詞。無論其表面多么隱諱,包裝多么巧妙,都掩飾不了其違反紀律和法律的本質。
俗話說,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人家都跟你“意思意思”了,那你還不得“表示表示”?正如李錦國一般,老板“意思意思”,他就“鼎力相助”。有了第一次,便有第二次,一來二往,不僅紀律的底線失守,連法律的紅線也破了。現實中,許多落馬官員都是在老板們的各種“意思”下逐漸迷失,從而走向貪腐之路的。有的雖然只是“小意思”,可能只是一條煙、一瓶酒、一個紅包,卻恰恰就是這樣溫水文火式的慢煮,讓許多官員們在不知不覺中放松警惕,在與老板們的觥籌交錯、勾肩搭背中,忘了初心、丟了黨性、失了防線,人生觀、價值觀發生扭曲。從“小意思”到“大貪腐”,往往只有一步的距離。
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就有“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紀律規定,這一優良傳統在當前更加有現實意義。“意思”雖小,茲事體大。“小意思”的背后自然是“有所求”,別人付出了“小意思”,實際上放的是“人情債”,是為了逐步拉攏腐蝕。所謂的人情往來,也并非出于朋友之情,看中的是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對于“意思意思”,每個領導干部都應該有個清醒的認識。要謹記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絕對不能用來謀取任何私利,對于哪怕再小的“意思”,都要堅決說不。
勿以惡小而為之,嚴守紀律必須重在日常。誠如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的,對一切腐蝕誘惑保持高度警惕,慎獨慎初慎微,做到防微杜漸。只有時刻堅定理想信念不動搖,筑牢拒腐防變防線,堅守黨紀底線,才能不在“意思”上栽跟頭。(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