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區:推行居務監督“1+2+3”工作法

發布時間:2017-01-15 08:47:46   來源:昆明市紀委

為最大限度發揮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職能作用,真正把好自身監督這道關口,避免居務監督委員會淪為虛設,官渡區太和街道積極探索適用于街道居情的居務監督委員會運作機制,積極推行居務監督“1+2+3”工作法,全力激活“廉潔細胞”。

“1”即建好一支隊伍。2016年,官渡區太和街道結合第六屆社區“兩委”換屆工作,同步選拔了一批平日里工作能力強、威望高、公平公正的人員擔任第二屆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成員。按照每個社區居委會3名居務監督委員會成員的編制要求,太和街道8個居委會共選舉產生居務監督委員會委員24人(含居務監督委員會主任8人)。在他們任職后,街道紀工委采取“雙向互動”的溝通方式,通過專題學習、業務交流、集中培訓、現場指導等多種形式,規范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工作人員工作職責、工作紀律,指導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按照職責流程開展工作,協調解決實際問題。避免居務監督委員會出現不會履職或者履職錯位越位形成與“兩委”班子各自為政的局面,為居務監督委員會切實履職營造良好環境,推進社區民主監督、黨風廉政建設落地生根。

“2”即確保兩個監督。太和街道紀工委指導社區居務監督監委會的工作,社區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履行監督責任,確保監督作用能全面下沉,街道紀工委的觸角能夠延伸至社區。自新一屆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產生以來,各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收集居民和居民代表意見,并向居委會和社區干部提出合理化建議60余條。各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列席涉及群眾利益的重要居務會議40多次,并參與居務決策全過程。街道紀工委對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監督,并將其工作納入年度社區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考核項目當中,對考核效果好的社區進行表彰;對工作開展不力的社區進行相關追責,確保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切實維護好社區群眾的合法權益。

“3”即做好三項工作。一是當好“監督員”。要求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認真檢查社區發展計劃、黨員發展、黨費收繳等事項,以及財務收支、計劃生育、低保辦理等公開的內容是否全面,公開時間是否及時,公開程序是否規范。堅持每季度對社區資金流向、費用開支、社區行政開支等進行公開審核。對居民代表會議決定執行情況等進行監督,及時提醒社區“兩委”在工作中的錯誤思路和失誤決策。設立居務公開欄、公開意見箱和意見反饋欄,并開設監督舉報電話,對社區各項事務進行全面監督,提高了社區干部的廉政意識,既規范社區干部的工作行為,也促進了社區干部工作作風的轉變。二是當好“協調員”。太和街道要求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主動牽手群眾,正確處理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與社區黨總支、居委會之間的關系,結合當前社區的工作實際,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建立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受理群眾信訪工作臺賬,記錄整理后及時反饋給社區“兩委”。同時,針對轄區面積廣、人口數量多的現狀,為更深層次的開展社區民主監督,在轄區范圍內招募了作風正、責任心強的人員樓棟志愿者、黨員,成立“樓棟志愿者監督小組”、“黨員志愿者監督小組”,將群眾所需、所想、所求及時收集整理反饋到社區中,使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成為社區干部與廣大居民的橋梁與紐帶。三是當好“聯絡員”。街道要求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在街道紀工委的支持下開展工作,積極聯系街道紀工委并定期匯報工作情況,及時傳達街道紀工委近期工作重點,加強與社區干部群眾的互通,讓社區干部心甘情愿接受監督。

通過推行居務監督“1+2+3”工作法,官渡區太和街道把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打造成促進社區干部廉潔履行職責,推動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和社區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平臺,工作得到了轄區居民群眾的充分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