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基層履行好全面從嚴治黨監督責任的思考

發布時間:2017-07-18 07:35:41   來源:曲靖市紀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應全面履行監督職責,有效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近年來,宣威市紀委聚焦主業主責,標本兼治,注重實效,當好“啄木鳥”,治“病樹”拔“爛樹”護“森林”。但在履行好全面從嚴治黨監督責任中仍存在一些制約因素。

一、宣威市履行全面從嚴治黨監督責任的主要做法

(一)突出“常”,業精于勤。整合各方力量,變單兵作戰為協同作戰,營造齊抓共管、分工協作的“大督查”格局,確保重點時節的重點督查和日常工作的全面督查。緊盯工作臺賬確定的目標任務,實行月亮黃牌、季亮紅牌制度,按照任務清單和量化標準,重點對市委、市政府的重大事項決定、重大項目建設等情況進行督查,2016年以來共開展綜合督查10輪,專項督查11次,發出督查專報21期,對16個單位亮紅、黃牌。圍繞脫貧攻堅工作,采取綜合督查與專項督查、日常督查與重點督查、“督事”與“督人”相結合等方式,對109支駐村扶貧工作隊547名干部在崗情況、履職情況、工作保障等進行專項檢查,點名道姓通報23名不在崗干部,調整撤換12名履職不到位的干部。完善暢通“五級聯動”群眾訴求機制,積極受理群眾合理訴求,受理群眾訴求8275件,辦結8264件,辦結率達99.9%。

(二)突出“細”,抓早抓小。建立問題線索三級評估機制,綜合信訪室排查、業務部門會商、信訪領導小組排查等方式,分級分類研判線索,做到抓大不放小,切實把準紀律處分的“尺子”。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干部實行誡勉談話,通過咬耳扯袖的方式,變被動懲治為主動預防,堅持對黨員干部身上的問題早發現、早提醒、早處置,防止小錯誤演變成大問題,進而改變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階下囚”的狀況,將“嚴管厚愛”體現到談話全過程,2016年,共開展任前廉政談話277名,約談12人。緊盯春節、中秋、國慶節等重要時間節點,及早介入開展廉潔教育,通過微信、短信,手機客戶端等“微載體”,先后發送了警示提醒、廉政要聞、反腐熱點等2000余條信息,讓廉政教育以快捷、直觀的方式進入黨員干部的工作和生活。

(三)突出“全”,標本兼治。在強化監督執紀問責的同時,加大曝光力度,用身邊的人、事、物教育身邊的人。建立健全反腐敗協調機制,深化紀檢監察、公安、審計、信訪等執紀執法機關、部門的協作配合,從紀委、法檢、財政等部門遴選業務骨干,建立30人“辦案人才庫”,增強快速突破案件和綜合分析案情、及時發現問題、堵塞制度漏洞的能力。2016年,全市共執紀審查93件,給予黨政紀處分119人。依托法院,整合現有資源,投資100余萬元,建設宣威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以發生在我們身邊的腐敗典型案件為題材,攝制了一部警示教育片《不走正道終毀前途》,通過還原情境、現身說法,以人為鏡、以案說紀、以物施教,2016年,全市共有10000名黨員受教。

二、基層紀檢機關履行監督責任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基層紀委受多年慣性思維和工作模式的影響,在履行全面從嚴治黨監督責任中仍存在一些制約因素。主要表現在:

(一)認識不到位。一些基層黨委還存在認識不夠到位、理解不夠全面情況,有的認為全面從嚴治黨就是對紀委提出的要求,與黨委無關。而有的紀檢機關片面理解為辦大案要案,行動缺少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措施不配套。當前基層紀委監督方式單一、老套的問題依然存在,監督工作機制還不完善,針對性和實效性有待增強。在如何協助黨委工作,如何與其他部門形成聯動,無相關制度、措施配套,存在說的多做的少情況。

(三)業務不精通。部分紀檢干部對辦案得心應手、駕輕就熟,但對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監督責任心中無數、方法缺失,不善于用黨章黨規黨紀去教育挽救黨員干部;有紀檢干部在定性量紀上存在偏差,尺度把握不準。

(四)隊伍不健全。雖經過“三轉”和內設機構調整,監督執紀辦案人員增多,但部分紀檢干部工作思路不開闊,執紀能力和協調能力不強仍是基層紀檢隊伍普遍現象。尤其在鄉鎮,基本沒有一支相對穩定的紀檢辦案隊伍,遇事臨時“拼湊”,尤其鄉鎮紀委換屆后,業務人員存在業務不懂、辦案不專、條例不熟等現象。

存在以上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理解不透,思想意識方面不到位。對全面從嚴治黨的認識和理解還需要一個過程,十八大以來的持續高壓反腐形勢,容易讓一些黨組織認為,全面從嚴治黨僅僅是對紀委提出的要求,與黨組織無關。部分基層黨委在全面治黨的過程沒能主動去承擔其“主體責任”,導致基層紀委在開展工作時,領導不重視,其他部門不配合,仍存在在大包大攬、單打獨斗情況嚴重。

(二)制度不全,組織協調渠道難暢通。雖然中央正強力推進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但配套的制度不完善,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機構不健全,基層紀委在監督執紀過程中很難調動和發揮黨委的主體作用,往往是親力親為代替組織協調,過多地沖在工作一線。加之基層紀檢機關的人權、財權仍屬同級黨委政府,致使有的地方下級對上級不敢監督,上級對下級不愿監督,同級之間不想監督,基層紀委監督責任落實難到位。

(三)實踐不夠,執紀方式方法缺轉變。全面從嚴治黨不是單一的辦大案要案,而是一個系統的工作。由于紀檢干部習慣了原有的思維慣性和工作模式,在履行全面從嚴治黨監督責任的過程中仍用老套路。沒有將全面從嚴治黨的理念貫穿到紀檢監察信訪舉報受理、問題線索管理、紀律審查和案件審理等環節,在紀律審查各個環節還沒有完全體現抓早抓小、關口前移、動輒則咎。

(四)學習不深,能力素質提升有欠缺?;鶎蛹o檢組織普遍存在工作力量不足,年齡和知識結構不合理,業務水平不強等問題,加之培訓跟不上,自學又有限,基層紀檢干部對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解不全面,甚至出現偏差,在工作中出現無從下手的局面。尤其換屆后,大部分新進紀委委員存在業務不懂、辦案不專、條例不熟等現象,宣威市28個鄉(鎮、街道)共有紀委委員120名,平均年齡46歲,但專職不專,只能開展一般性監督檢查,對于專業性較強的財務,工程監督難于單獨開展。

三、對履行好全面從嚴治黨監督責任的思考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從寬松軟到嚴緊硬是一個長期過程,要在堅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堅持?;鶎蛹o檢機關如何履行好全面從嚴治黨監督責任,筆者認為應做好“軟、細、嚴、硬”這四篇文章。

(一)強化宣傳教育,增強“軟”約束力。要豐富和完善“大宣教”格局,開展形式多樣的反腐倡廉宣傳教育,筑牢黨員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線。要深入開展黨的紀律教育,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提高紀律意識、增強紀律觀念,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經濟工作紀律、群眾工作紀律和廉政紀律,使黨的各項紀律規定真正成為黨員干部的行為規范,轉化為黨員干部的自覺行動。要大力開展示范教育,加強崗位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給犯嚴重錯誤的人打一劑“救心針”,給犯一般錯誤的人打一劑“清醒針”,給廣大干部打一劑“預防針”。要以理想信念、道德修養、價值觀念、行為準則為核心,不斷采取形式新穎、豐富多彩的教育形式,使廣大干部群眾對廉潔理念、廉政意識入腦入心。要根據不同群體對廉政文化多層次的需求,以各種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文化活動為抓手,與建設社區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村鎮文化、家庭文化相結合,有針對性地創作一批為基層群眾喜聞樂見的通俗廉政文化產品,提高廉政文化建設的滲透力、有效性。

(二)加強監督檢查,深挖“細”預防點。在監督過程中注重“細”,從小問題入手,才能防止、減少、避免腐敗現象和不正之風的發生。一是持之以恒糾“四風”。緊盯年節假期,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堅守;管住重要環節,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堅決防止“四風”反彈回潮。密切注意“四風”新動向新表現,以變應變,深挖細查隱形變異問題,越往后執紀越嚴、處理越重。進一步完善群眾舉報受理、查處、反饋機制,優化辦理流程,暢通監督渠道,激發群眾監督正能量。要點名道姓通報曝光典型問題,形成有力震懾。二是堅決糾治損害群眾利益問題。緊緊盯住重點領域、重點對象、重點問題,全面清查梳理涉及扶貧領域的信訪舉報和問題線索,強化交辦和督辦,用嚴肅的監督執紀問責護航“脫貧攻堅”。突出整治脫貧攻堅工作中責任落實不到位、推進不力等問題;對虛報冒領、截留私分、揮霍浪費扶貧資金等問題實行快查嚴辦;嚴肅查處雁過拔毛、搜刮民財、化公為私等問題,從嚴從重查處膽敢向扶貧、民生款物伸手等行為,維護各族群眾合法權益。三是重點抓好領導干部監督。緊盯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加大對土地出讓、礦產資源開發、工程項目、選人用人等重點領域、關鍵環節腐敗案件的查處力度,堅決查處政治腐敗和經濟腐敗通過利益輸送相互交織問題,重點審查十八大后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干部,把三類情況同時具備的作為重中之重。要形成監督合力,把黨內監督與人大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結合起來,使各方面監督力量有效配合,拓寬監督渠道,加大監督力度,提高監督實效。

(三)加大查案力度,從“嚴”懲治腐敗。全面從嚴治黨,既要靠黨的紀律,更要靠堅強的黨性和責任擔當。紀檢監察機關不能當老好人,必須堅持有權必有責、失責必追究,關鍵時刻敢于亮劍。一是從小入手嚴預防。從近年查處的案件看,干部出“大”的問題,都是從破壞“小”規矩開始的,有些同志有了問題和毛病,但往往是“局內者迷”。紀檢監察干部要摒棄“辦案就要辦大案”、“輕微違紀問題可以先放一邊”等錯誤認識,多敲邊鼓、多打響鑼,該說的當面說,該提醒的當面提醒。在實踐運用“四種形態”的過程中,應充分發揮談話函詢作用,對黨員干部身上存在的小問題,做到早發現早批評早糾正,使黨員干部受到教育警醒。二是用好尺子嚴審查。要把好信訪處置關,凡是信訪反映的問題線索,全部納入“五類”標準進行處置,不能重違法輕違紀;把好查案效率關,不貪大求全,查清主要違紀事實,對有涉嫌違法犯罪的,迅速移送司法機關;把好案件綜合協調關,加強信訪、案件監督管理等部門的工作銜接,避免交叉重復;把好執紀審理關,嚴格對錯誤事實的定性量紀,同時推行審理提前介入,做到案件不僅快查,而且快結;把好處分處理關,除了正確運用黨紀、政紀處分檔次外,還可綜合運用組織調整手段調離重要崗位、降級等多種方式 。三是整合力量嚴執紀。認真落實監督執紀工作規則,嚴格規范辦案程序,提高辦案質量。要建立健全反腐敗協調機制,深化紀檢監察、審判、檢察、公安、審計、信訪等執紀執法機關、部門的協作配合,實現案件線索互移,變單兵作戰為合力反腐。要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決減少腐敗存量,重點遏制腐敗增量。

(四)強化隊伍建設,提高“硬”功夫。紀檢干部做的都是“得罪人”的活,只有“硬”字上下足功夫,工作才有“底氣”。一是要有硬氣。紀檢機關要敢于監督,只有監督才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要以解決社會關注程度高、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為重點,著力解決教育、醫療、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方面存在的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要做好全面監督,監督并不是走過程,而是要深入下去,進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監督,對發現的問題要堅決予以糾正,要堅持做到不畏權勢,在講人情、論關系、心照不宣的“潛規則”面前,敢于斗爭、不當“好好先生”。二是要有硬功。切實把好用人關,健全干部選拔機制,暢通干部輸出機制,有效解決基層紀檢組織普遍存在的業務不精、執紀能力弱等問題,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紀檢監察干部。要通過集中業務培訓、以案代訓等形式不斷提升紀檢干部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水平。要加強村務監督委員會的建設,有效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農村一線延伸,從而解決基層監督虛化的問題。三是要有硬身。信任不能代替監督,要嚴格執行《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完善重大事項報告和回避、保密等制度,建立嚴密規范的風險防控和內部監督制約機制。加強對重要崗位和關鍵環節的監督,嚴肅查處以案謀私、跑風漏氣行為,堅決防止“燈下黑”,自覺接受黨內監督、社會監督、群眾監督,確保權力受到嚴格約束。(宣威市紀委  丁亞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