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地因為應對媒體失當而招致麻煩的事例頻頻發生。身處全媒體時代,做為一名紀檢監察干部,要增強應對媒體的能力,學會運用新媒體正確發聲,提升自身的媒體素養和應對能力,做一個在新媒體時代“接地氣”的紀檢監察干部。
一、正確認識媒體多元化和輿論復雜化
當代社會可以說是一個新媒體或是全媒體時代,全媒體作為一種嶄新的傳播實踐活動,它擁有跨媒介的報道體系,集合了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網絡等各種傳播工具,使信息迅捷傳播。相對于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具有即時性、開放性和互動性、原創性和大眾化的特征,新媒體突破傳統媒體的話語體系,對新時期紀檢監察干部的監督執紀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戰。
二、紀檢干部面對新媒體存在的問題
當前,以微信、微博、qq等為代表的社交媒體蓬勃發展,根據《2010年CNNIC互聯網調查報告》,依托移動網絡、手機終端而興起的微博、微信等傳播方式在中國互聯網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新媒體環境下的信息傳播具有非線性特點,信息可以在一瞬間爆炸性增長。新媒體使每一個人都成為傳播者,每一個人的傳播可以使信息傳播數量呈幾何級數增長。
新媒體復雜多變的交流環境,使得公共危機發展態勢的可控性降低,在很多情況下,形成公共危機的爆發很難控制,這就是典型的“蝴蝶效應”機制。面對信息時代的重大社會變革,有些領導干部對新媒體懷有排斥、畏懼或者輕視的心態。采取抵制、隱瞞、推諉、躲閃、回避等辦法,然而最終都得面對其造成的后果。還有一些干部對新媒體缺乏理性的理解和認識,有些干部在網絡空間里亂發表不恰當的言論,甚至有的干部利用單位和部門的公眾號發表一些不當言論,有的同志認為用了一個新的網名就可以在網上為所欲為,發表一些不負責任的言論。還有一些老干部對新媒體的沖擊無所適從,干脆就保持“鴕鳥態度”。
三、紀檢監察干部正確運用新媒體溝通的幾點建議
面對信息時代,學會正確運用新媒體溝通成為對新時期紀檢監察干部的基本要求,提高各級紀檢監察干部干部與媒體的溝通技巧和能力。
要開展針對性的調查研究,要通過各級黨校系統、干部學院等加強對新媒體的傳播特征及如何提高領導干部的媒體溝通能力進行研究,把研究成果及時轉換運用,用最新的技術培訓補助提升領導干部在應對公共危機事件中與新聞媒體對話、溝通和交流的能力。
要開展對紀檢監察干部的新媒體知識培訓,增強紀檢監察干部運用新媒體的基本知識。領導干部要帶頭學習,自覺加強自身學習,重視與新聞媒體的主動溝通,充分了解不同類型媒體的特點和性質,并掌握與不同新聞媒體對話交流的技巧。主動學習用新媒體途徑學習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要完善新聞發布機制,當前,鐵腕反腐的態勢已經使得紀檢監察機關成為群眾關注的重要部門,各級紀檢監察部門發布的信息點擊率明顯提高,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完善應對新媒體宣傳和新聞發布工作機制,一方面要切實尊重公眾的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監督權,另一方面還要特別講究媒體應對的策略,建立官方網站及時更新信息,及時公布群眾關注的信息。
要完善內部管理機制,新媒體的快速傳播也可以使我們所做的工作得到及時有效的宣傳,但是如果沒有有效的管理機制,人人發聲、人人傳播,難免眾口不一,有時候甚至適得其反。紀檢監察干部身份特殊,工作影響力大,紀檢監察機關內部要有更嚴格的管理機制,讓每一個紀檢監察干部都做到嚴于律己,面對新媒體時代,紀檢監察干部要自覺養成習慣,不亂轉載和傳播信息,不亂發表言論、不參與未經許可的公共活動,不充當與工作無關公眾角色。
要利用新媒體手段正確引導輿論,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新媒體成為了現代化和大眾化的信息載體和傳播工具,也成為了民意表達的有效渠道。近年來一些重視執“網”能力提升的政府機構和官員,開始嘗試利用網絡引導輿論、獲取反饋,與公眾交流,在網絡上發出理性、客觀、正面的聲音。領導干部也可充分利用與網民平等交流,勇于、善于發出自己正面引導的聲音,引導媒體的議程設置,及時關注輿情,實時引導輿論。與黨政各部門共同起到引導網絡輿論的作用,打破體制外聲音獨大的局面。
總之,新媒體是輿論的放大器和發射器,正確應對新媒體、運用好新媒體是新時期紀檢監察干部必須具備的一項關注能力,要通過正確認識和掌握新媒體時代的特點,運用好新媒體,讓新媒體成為推動監督執紀工作的好幫手。(麗江市紀委 和松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