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的高溫作業練就了他們超強的抗熱體魄,夏日的高溫在他們看來算是涼爽。他們與鋼鐵為伴,傾聽鋼鐵熔化時奏出的美妙樂章;他們與危險為伍,膽大心細成就不凡人生。黨員以身作則,帶動工人改良技術、熟練技能,默默付出、無怨無悔。他們就是淬鐵成鋼的鋼鐵工人。
璀璨
鋼鐵工人中的爐前工是個特殊的工種,無論寒暑,爐前工身上總是“暖暖”的。因為,他們每天都要守在上千度高溫的高爐旁,經受高溫的“烤”驗和洗禮。
錘煉黨性
鋼鐵工人,不僅鑄煉鋼鐵,更不忘以他們的質樸與堅毅錘煉黨性。黨員工人發揮帶頭作用,不忘初心,引領其他工人吃苦耐勞、奮勇向前。
“火龍”噴涌
身穿厚厚防護服的高爐工人,手持長長的鐵釬將高爐出鐵口打開,出鐵口的鐵水像火龍一樣噴涌而出。
安全責任大于天
鋼鐵工人們不僅要忍受高溫,還要避免鐵水濺到身上。為堅守安全責任,鋼鐵工人們要長期穿著比普通衣服厚一倍的工作服,并佩戴安全帽、防護鏡、厚手套,穿勞保鞋。工人們揮汗如雨,辛勤奉獻;酷暑之下,他們不畏高溫,堅守崗位。
鋼鐵般的堅守
在生產一線,鋼鐵工人們每天面對著1300多攝氏度的鐵水,但他們始終用鋼鐵一般的意志堅守崗位。
觀察鐵水
十幾年的專注,讓這位老黨員能夠快速從鐵水流動過程中火花大小、多少,以及試樣冷卻后的斷口顏色判斷出每一爐鐵水的質量。他的認真與專業,為鋼鐵提供了質量保障,也為其他工人樹立了榜樣。
修筑鐵溝
鐵水長期的沖刷容易引起鐵溝穿溝,若流到別處遇水則會爆炸。高爐前,工人們在有條不紊地修筑鐵溝,防患于未然。
協作倒模
1300多攝氏度的鐵水從出爐到成型,溫差不能超過10度,必須在幾分鐘內全部完成。倒模工人忙碌的身影不斷穿梭在鐵水罐和模具間,用最快的速度不停地抬著幾十公斤的鐵水勺澆鑄,紅彤彤的鐵水映紅了鑄造工人的臉龐。
澆鑄
工人正將澆鑄鍋里的鐵水倒入鋼鐵模具里,鐵水奔流……澆鑄工人用辛勤的勞動和汗水,鑄造著永恒和輝煌,譜寫一曲勞動者之歌。
澆鑄鐵塊
高爐鐵水送到冷料廠后,工人師傅們冒著高溫把鐵水澆鑄成鐵塊。
奮戰“火焰山”
轉爐是煉鋼爐的“心臟”,因為轉爐會不斷受到化學侵蝕,所以需要經常補爐。補爐工一邊忍受高溫,一邊準確無誤地進行作業。
察看鋼坯生產情況
煉鋼廠連鑄機正在澆筑鋼坯,澆鑄的鋼坯經輥道送去軋鋼,工人正察看鋼坯生產情況,每一道程序都實施精細化管理,確保產品質量。
爐膛作業
工業產品制造是鋼鐵材料的重要用途之一,鍋爐制造廠車間里,工人正在制作大型鍋爐,工人們常常要在封閉空間內連續作業數小時,在高溫的“烤”驗下仔細處理好每一個細節。
黨旗引領“工匠先鋒”
換上工作服,年輕的黨員小李開始了每天的拋光打磨工作。無數個鋼鑄件從他手中經過,小李總是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地完成。黨旗引領下的“黨員先鋒”們,都像小李一樣,每天用精益求精、嚴深細實詮釋著“工匠精神”。
交流學習
休息時間,工人們討論操作技能,老黨員手把手地給新同志傳授實用技術。
消熱解渴
作業間隙,工人們暫時離開火熱的工作前線,坐下來喝點鹽水消熱解渴。
文藝匯演
鋼鐵集團的工人不僅技術嫻熟,而且業余愛好豐富。許多工人能歌善舞、多才多藝,他們利用業余時間排練文藝節目,舉行文藝匯演。
鑄夢鋼鐵人
青春在鋼鐵中淬煉,熱血在鋼花中沸騰,致敬奮斗的“鋼鐵人”,致敬堅韌不拔的“鋼鐵精神”。(云南省 江蘇省 貴州省 成都市紀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