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怒江州人口總數僅50多萬,貧困人口就占到了17萬之多。隨著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號角的吹響,怒江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牢記職責使命,肩扛監督執紀問責,常年奔波在深山峽谷,走村進戶,他們不僅為廉潔脫貧保駕護航,更為廉潔怒江夯實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下面,請跟隨福貢縣的紀檢干部一起走進碧羅雪山深處,跨進怒江州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了解他們戰斗的風采——
天剛亮,踏著晨露,紀檢干部已開始進山了。
為了能讓山里的群眾早日脫貧,咬著牙也要跟上向導的步伐。
兄弟,白云深處有人家。農戶的房子,在云霧環繞的碧羅雪山上若隱若現。
幾根竹子搭在一起就是一座過江的橋,雖說是橋,但卻危險,只能逐個通過。
行走了歷時4個小時的山路,總算在深山老林里找到一戶。
面對常年居住在深山密林里的貧困戶,紀檢干部們耐心傾聽他們的訴求,認真做好記錄。并向貧困戶了解情況和宣傳中央、省、州的扶貧惠農政策。
碧羅雪山上到處是美麗的山花,但山花再艷,紀檢干部也忙于趕路,無暇顧及。
自帶的干糧已經吃完,為了不給群眾增添麻煩,揀幾個熟透后掉在草叢中的野果充饑是家常便飯。
77歲的孤寡老人說,她雖然有青山綠水,但她更希望有一群像紀檢干部這樣的好兒女。
走了近10個小時的山路,大伙兒都很累,但為了峽谷中尚未脫貧的老百姓,工作人員一回到村里,也沒顧上休息,擺開架勢及時整理一天的走訪情況,及時匯總資料,研究扶貧策略……
“閑折二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花中此物是西施,鞭蓉芍藥皆嫫母。”古時有人這么贊美杜鵑,而今怒江州紀檢監察干部就是碧羅雪山上永不凋謝的“杜鵑花”。為了怒江州各族人民群眾共同奔小康,怒江州的紀檢干部們日復一日地奔波在碧羅雪山深處,實施扶貧精準監督,傾心助力全州的脫貧攻堅戰,為奪取扶貧攻堅戰保駕護航,今年以來,怒江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涉及侵害群眾利益問題34件,處分21人。(怒江州紀委 李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