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人?手記】結(jié)對“情緣”

發(fā)布時間:2017-02-15 07:35:33   來源:德宏州紀委

假日傍晚,一條信息躍入眼簾:“妹子,祝你春節(jié)快樂,這是我自己編織的小包包,想送給你,不知道你喜不喜歡?”一句簡單的春節(jié)祝福和照片里一個精美的小包,讓我的內(nèi)心被感動填滿。

發(fā)微信的人是我的結(jié)對“親戚”木銳——一個樸實勤勞的景頗族大姐。前年9月,單位開展扶貧攻堅“掛包幫”工作,我便與她們一家結(jié)下了不解的“情緣”。

記得第一次入戶走訪時,從未做過農(nóng)村工作的我有點緊張,不知道要如何開展工作,如何與未曾謀面的“親戚”交流。沒想到,我才到家門口,木銳大姐早已等候我多時,她用不太流利的漢話熱情地招呼我:“快進來快進來,歡迎你來我家!”她用有些粗糙的手拉著我的手進了她家,那種充滿信任感的溫暖讓我緊張的心情一下就放松下來。

“大姐,和我說說家里的情況吧,有什么困難的地方?”在那不足70平米的籬笆房里,我與大姐細話家常,才知道,大姐家里夫妻二人均因身體有病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兒子在讀初中,因病因?qū)W導致貧困。

親切的交談中,大姐顯得很高興,一直憨厚地笑著,也許是我們的來到,讓她看到了脫貧的希望。盡管我知道,個人的力量很微弱,能幫扶的也有限,但是,望著大姐淳樸的笑容,我暗暗下定決心,一定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和她們一起攜手走向脫貧之路。

記得一位老同志與我說過,“做群眾工作,就要把群眾當做親人,這樣才能贏得群眾的信任支持。”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常到大姐家去走訪,了解生產(chǎn)生活情況,向她宣傳扶貧政策,逢年過節(jié)捎上一點心意去看望一下,時間久了,她對我有了朋友一樣的信任,不僅常常給我打電話話家常,還添加了我的微信,隨時與我分享她的生活動態(tài)。

“將心比心、以心換心,你對老百姓親,他們就會對你更親。”每每聽到同事們說自己的“親戚”送給他們青菜、南瓜、檸檬、大米等自家種植的土特產(chǎn)時,我的心中無限欣喜。在幫扶過程中,我與同事們一起,盡心盡力地去幫助老百姓,以實際行動把一件件小事落到了實處,使扶貧戶感受到了我們的真情,真心,也使扶貧戶樹立了脫貧的信心。

記得第一次入戶時,大巴車在半路就不能繼續(xù)前進了,道路既狹窄又泥濘不堪,大家走了很長時間才到村委會,更別提家家戶戶門前的土路有多難走了。可現(xiàn)在,汽車能一直開到貧困戶家門口,筆直寬敞的水泥路像山間飛舞的銀綢緞,把我們緊緊連在一起,搬遷點的平房頗具規(guī)模,老百姓們載歌載舞頌黨恩,好生活蒸蒸日上。

干部“一對一”幫扶,如何幫,怎么扶?說到底,就是用黨員干部的“辛苦指數(shù)”換取老百姓的“幸福指數(shù)”,只有在面對面的交流、心貼心的關(guān)愛、實打?qū)嵉母墒轮校拍懿粩嘣鲞M與群眾的情感,錘煉“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好作風,做到與群眾水乳交融、親如一家,才能不負民心,托起老百姓的期望。(瑞麗市紀委 杜永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