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人?手記】想念我的父親

發布時間:2017-04-09 08:24:44   來源:麗江市紀委

今年清明節,一家子3口回老家上墳,走到半路,剛滿十歲的兒子問我:“爸爸,爺爺是什么時候不在的,得的是什么病,現在有藥能治好他的病嗎?”聽了兒子的話,我的心一澀,淚直在眼眶里打轉,深深地進入了的沉思、也深深地陷入自責。

是呀,父親去世時我沒趕上見他最后一面,彌留之際也沒能再喊一聲“爸”,他也沒有留什么囑托給我,這是終身憾事,讓我終身悔恨。至今,父親生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仍停留在我的記憶深處。

父親是一個忠厚、老實、勤儉、熱心的人。他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早出晚歸,用中國式農民的傳統勞作方式,以老牛的精神,支撐著這個家,養育著三個兒女,他最大的愿望是三個兒女里至少培養出一個吃公家飯的人。記得小時候,由于我個子小、身體單,父親總叫我領小妹,干家務活,教育我好好學習,教誨我“什么是孝、什么是德、什么是才”,長大要考中專、考大學,吃公家飯,于是,哥哥常對我說:“父母偏袒你,長大后你可要對得起父母喲”。父親也很憨厚,天真。我考取大學后,父親送我到昆明讀書,回來后,聽母親講,他見鄰居總是說:“昆明城里的車子像螞蟻一樣多,房子很高很高,像我家背后的山那樣高?!毙睦镉幸环N自豪感、滿足感,這是他一生最值得炫耀的事,也是一生最快樂的事。父親很正直、公道,小時候,每當我們兄妹三人吵鬧時,他不管有理無理打三巴掌,讓我們知道什么是愛,什么是忍讓;每當村里、鄰居有事時(如有家庭矛盾、鄰里矛盾和村里公共建設等),村里人都喜歡叫父親當中間人,父親也能客觀、公正的做好“法官”角色,得到村里人的尊敬。

可是父親就這樣走了。去世時,哥哥要結婚,我快要大學畢業了,可偏偏這時,他離我們而去了。當時,母親因怕影響、耽誤我的學習而沒有通知我,可能由于心靈感應或父親在呼喚我,我在夢里見到了他,于是,跑到學校旁的公用電話給家里打了一個電話,問:“是不是家里有事,我做夢不好”。堂弟說:“哥哥,我告訴你吧,叔叔,前天因腦溢血不在了,明天出殯?!蔽乙宦牐袅?,怎么可能呢,父親剛剛52歲,身體一直這么好,從小到大,我都沒有見過他吃過藥、打過針,這怎么可能呢……當時,感到天崩地裂,我心急如焚,就托同學請了個假,簡單收拾了東西,買了個昆明到麗江的硬座長途客車票,顛簸22個小時回到了家。家沒有變,只是人多了,熱鬧了,愛我的人,我的父親走了。

想到這,恍惚中,忽然聽到一聲幼稚的聲音:“老爸,現在到底有沒有能治好爺爺病的藥?”。我無言以對,默默落淚,兒子接著說:“如果我爺爺還在就好了?!笔茄?,如果父親現在還健在,那多好。

如果父親健在,我們一家就可以坐在一起,左一聲爸爸,右一聲爺爺,歡聲笑語,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同享美好生活,共享天倫之樂。

如果父親現在健在,兒子就有處叫“爺爺”一聲了,不用羨慕別家孩子有爺爺了;兒子就可以騎在父親的脖子上,唱著“小時候,騎在爺爺的肩上,那時我,多威風”;兒子也就不用羨慕別家的孩子,有爺爺逗他玩,買糖給他吃……

如果父親現在健在,他一定會很高興,一定很自豪,因為他的小兒子吃上了公家飯,有一點出息了,而且過上了幸福生活。

如果父親現在健在,他一定很知足,因為他三個兒女都成家立業了,兒孫滿堂了,生活都過得很富足,而他的老伴,我的母親,身體硬朗,兒女們很孝順。

父親,雖然離我遠去18年了,但每到一個佳節團圓時,每到我的兒子、他的孫子取得一個好成績、獲得獎狀時,每到我取得一點進步、上一個臺階時,我都想告訴他,想與您分享,可這些只能是我的夢想了,我的奢望了,我也只能在心里默默的祈禱我的父親:在天之靈,你一定要守望者我們,保佑我們。

父親走了18年,活著的我們努力、奮斗了18年。父親,我想告訴您,18年里,我看到了國家的強大,社會的進步,山鄉的巨變,人民生活的幸福美滿;想告訴您,請您相信我,我一定會用您的言傳身教,告訴我的兒子,教育您的孫子,并把他培養成一個孝敬長輩的人、誠實守信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的父親,您在那邊還好嗎?(麗江市紀委  和紹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