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一陣電話鈴響起來。”我拿出手機一看,一個陌生的號碼浮現在眼前,我也沒多想,順便接通。
電話那邊傳來一個老人低沉、略帶滄桑的聲音,“喂,你是縣紀委的小龔嗎?”我答應說是,他接著說:“謝謝你,我當兵時的退伍補貼費領到啦,太謝謝你啦!”
接到這個電話,我陷入深深的沉思中。記得那是剛調到縣紀委工作不久,全縣組織開展脫貧攻堅專項巡察。我也參加此次巡察,我所在的巡察組負責兩個鄉(鎮)的巡察工作。在開展巡察工作中,我們到一個農戶家中走訪調查時,便認識了那位給我打電話的老人。
老人名叫王誠忠,70多歲,因兒女常年在外務工,他便和老伴相依為命,過著艱辛的生活。老人所居住的村子非常偏遠貧困,屬該鄉的貧困村。因交通不便,平時沒什么大事,連鄉(鎮)、村干部也很少來這里下鄉。當我們巡察組一行來到他家了解情況時,他對我們提出的問題總是遮遮掩掩,似乎都有些不愿回答之意。我看到他的神態,流露出一絲不信任之感。
我知道在這樣問下去,也不會有什么結果,反而會遭到他的拒絕。便換了一個輕松的話題,和他聊起了家常。慢慢的他情緒才放松下來,他對我們說:“他曾經當過兵,參加過對越反擊戰,后來退伍回家,并把退伍證拿給我們看。”他又說:“聽說國家對退伍軍人有補貼,鄰村和我一起當兵的好幾個人都領到了,怎么我沒有?請你們幫我問問。”
我便把他對我說的這些情況記錄下來,并告訴他,我們這次來巡察就是要發現一些存在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及時幫助你們解決。你也別著急,我們會及時核實,盡快給你答復。
我們在走訪完該村其他農戶后,便返回鄉政府。我們巡察組經過商量后,便直接來到鄉民政辦詢問了解有關退伍軍人補貼的相關情況,工作人員告訴我們說:“退役軍人補貼政策有幾種類別,執行幾年了,我們鄉所有符合政策領補貼的人員都有名單。”工作人員說著便把名單拿給我們看,經過仔細查看名單后,發現王誠忠沒有在名單里。
那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們帶著疑問又去縣民政局了解相關情況。發現老人這種情況是符合有關補貼政策的,能夠領到退伍軍人補貼。我們又詢問工作人員,那為什么會存在沒有領到補貼的情況呢?工作人員說:“可能是當時鄉民政辦工作人員在統計人員信息時,工作太粗心,沒認真核對,把他統漏了,不然不會出現這種符合政策而沒有領到補貼的情況。”
我們在情況了解清楚后,便及時召開巡察組會議,決定責令縣民政局對全縣范圍內退伍軍人領導補貼人員進行一次全面清理核實,特別要重點核實那些符合條件而被漏報的人員。并對那因工作疏忽,履職不到位,而給群眾利益造成損失的人員要進行問責。
經過縣民政局的認真清理核實后,發現王誠忠的條件符合政策,的確是因為當時工作人員工作上的疏忽,而把他漏報。該鄉民政辦便及時給他補辦了相關的手續,并按時把補貼發放給他。
隨后,經過縣紀委(監察局)研究,決定對該鄉民政辦當事人,因工作失誤,給群眾利益造成損失,給予他警告處分;對縣民政局因監管不到位,給予通報批評。
之后,我因工作繁忙,早把這件事給忘了。沒想到,都過去了這么久,老人還記著,也不知道他從那里得知我的電話,還專門打電話給我道謝。
從這件事后,讓我深刻體會到“老百姓的利益無小事”。我們在做群眾工作,特別是在對待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時,更要把工作做深、做細、做實,不能讓他們的利益受損,這樣才能贏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擁護。
特別是作為一名紀檢干部,更應該心懷正義、勇于擔當,工作中多一點關心,多一絲關愛,多一份責任,多一些擔當,只有做到這些才是新時期合格的紀檢干部。(馬龍縣紀委 龔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