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人?手記】那次,我差點“放他一馬”

發布時間:2017-04-30 07:39:49   來源:文山州紀委

“我們是紀委的工作人員,今天向你了解有關情況,請你如實回答我們的問題,不得隱瞞或做虛假陳述,否則將承擔相應的法律和紀律責任,你是否聽清楚了?”我已經記不清楚曾經多少次與談話對象,以這樣的方式開頭,進行著一場場沒有硝煙、斗智斗勇的談話。審查對象里有曾經一起扛過槍的戰友,一張桌子上辦過公的同事,有自己曾經的上司,有第一次才接觸的同志,也有不定期小聚暢談的同窗。

一次在與同事的閑聊中,他訴苦道:“現在的執紀工作‘樹敵’越來越多,生活中朋友越來越少,因周而復始下鄉、辦案及挑燈翻閱卷宗,妻兒的抱怨也在加劇……”

對于紀檢監察一線的干部,遭遇應該大同小異。有個無巧不成書的周末,我女兒同學的家長們組織小聚,等人員到齊后一看,近一半的是曾經被自己提醒約談、配合過審查的人。整頓飯吃得大家都很別扭,話說得言不由衷,刻苦修飾的笑容也難掩尷尬。漸漸的,越來越不愛參加聚會。別人邀約三兩次,有時是因為自己忙于工作走不開,有時是聚會上有不方便接觸的人員而謝絕前往。漸漸的,也不再有類似電話響起。

偶爾,心里也會竊竊的喟嘆:何苦呢?

年初,接到反映某局一站所存在“小金庫”問題的線索,我們按照程序及時召開了室務會進行討論,大家一致認為:這個站所送出的年節禮金從何而來?資金渠道一定不正常,該線索具有較強可查性。初核方案經審批后,我們先調取外圍資料,然后再從相關的人員入手,最后直面被反映人。

將被反映人帶到指定的談話地點,我們告知他黨員的權利和義務,要求他配合組織說清自己的問題。從話語間,他流露出來的都是一些自己如何潔身自好、如何堅持原則、如何遵守制度等等,反復強調自己不存在不廉潔的行為,并再三拍胸脯表示:“自己沒問題,敢以自己的黨性作擔保!”

他還站起身來,情緒激動地說:“既然你們掌握了證據,那就亮出來,該承擔多少責任我認!”態度異常強硬,一度讓我們的談話陷入僵局。

到了中午,為他送去和我們一樣的飯菜,但他卻沒有味口,只是象征性地吃了兩口,便將飯盒放置在桌子一角。低著頭,不時相互摩擦著手掌,像是在思考著什么……中午休息時,我們迅速對他的家庭情況進行分析,知曉他的兒子正在讀初中,很優秀。于是決定采取迂回的方式進行談話。

下午的談話間隙,我們和他侃起了家常。當談到他的兒子時,他戒備的眼神透過厚厚的眼鏡片驟然亮了起來:“我是在農村長大的,有一個幸福家庭,有一個讓我驕傲的兒子,兒子成績一直是年級榜首。如果這次我有什么問題,我……”欲言又止間顯現出傷感和失落,坐立不安,并不時沉重的左右搖晃著腦袋。根據經驗判斷,他的防線已開始松動,立即緊跟:“要相信組織,肯定不會冤枉好同志,但也決不會姑息違紀者。”

看著他淚水在打轉的眼眶,我的內心開始矛盾起來。通過之前的外圍調查了解,他在單位工作一直很優秀,對上級安排的任務均能任勞任怨、盡心盡責的完成,與同事關系也處理得很融洽;在家孝敬父母,寵愛妻兒……一旦交待核實后,他本人幾十年的奮斗所獲得的一切榮譽和成就將化為烏有,也將給他的美滿家庭抹上悲劇的色彩。我自己就是一位父親,知道培養一個像他兒子那么優秀的孩子有多么的不容易。如果因為他的錯誤而影響了兒子的前行道路,我們算不算罪人?糾結、矛盾的心理讓我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是不是他不交待就算了?減緩對他的攻勢,“放他一馬”?

頃刻,另一個聲音也在腦海轟然響起:紀律審查突出抓早抓小,這次放過他,未對他形成“當頭棒喝”的效果,他便會把黨的嚴明紀律不當一回事,今后將可能違反比現在更大的紀律。表面上是對他好,實質上會害他更深。況且,若我真“心慈手軟”,豈不是“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對黨不忠誠、未忠于職守”了?我的黨性,我的職業操守何在?

好險!我定了定神,順了順頭緒,繼續胸有成竹的道:“希望你主動交待問題,爭取組織寬大處理,這才是你現在唯一的出路!”

豆大的汗珠從他額頭上往下淌。沉默,久久的沉默……他不時抬眼怯怯的偷窺我,我也借機向他投遞過去鎮定而信任的目光,就這樣無聲的交鋒著、較量著……大概過了一小時,我的同事假裝“不耐煩”的正色道:“你不想爭取主動,不想要組織給你寬大處理的機會,認為組織掌握不了你違紀的證據,你看看堆在墻角的那幾箱材料,全是關于你的。你不說,并不能保證別人也不說。像你這種態度,已經沒有和你談下去的必要了,你回去吧。”

“如果我交待了,會有什么后果?”他驚慌失措的抬起頭,眼鏡片背后折射出無助和祈求的目光。

“作為一名黨員,更要有擔當,你在工作崗位上也一直做得很好,你自己犯了錯就應該主動承擔,這也是給孩子樹立勇于擔責的榜樣。不能因小失大。現在的形勢和紀律要求,你是清楚的,在黨內審查中,態度很關鍵。你主動交待的問題和被我們調查出來的問題是兩個不同的量紀情形。”我果斷而嚴肅的告誡他。

之后,又是一段短暫的沉寂,只聽得墻頂的換氣扇“呼呼”的旋轉聲……終于,他長嘆一口氣,將違紀事實逐一坦白了出來。

回望自己這幾年的執紀歷程,從第一次接到線索的興奮、躍躍欲試,到中途的只想辦大案、抓“大老虎”,再到如今抓早抓小、動輒則咎。深深體會到,作為一線的紀檢監察干部,務必要加強黨性鍛煉,經常“充電”,提升個人修養,隨時保持一種“臨戰”的精神狀態,把一次次的監督執紀經歷當作是對自己的“淬火”,切不可松勁懈怠,方能緊跟新形勢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步伐,無愧于紀檢監察干部這一神圣的職業。(麻栗坡縣紀委 林定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