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人?手記】脫貧攻堅專項巡查感悟

發布時間:2017-08-29 07:44:24   來源:曲靖市紀委

“小羅,你通知一下我們組的成員,從下午開始,我們用兩星期時間到鄉鎮(街道)開展一輪脫貧攻堅巡查。”星期一下午,我們巡查組一行5人準時出發。

不預先通知,不打招呼,直指問題,不定時不定范圍開展入戶走訪,現場問答,查看檔案資料…近日,麒麟區紀委及時貫徹落實中央、省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成立四個巡查組抽調20個成員,圍繞脫貧攻堅工作中黨員、干部的紀律作風和履職擔責情況,重點巡查執行政治紀律、責任壓實、政策執行、扶貧資金監管等情況開展脫貧攻堅專項巡查。

沒有村干部帶路,到了村里我們就只能“自力更生”了。我們拿著扶貧辦提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名單,頂著烈日邊走邊問。

“村干部有沒有到您家來給你們宣傳扶貧方面的政策?”

“村里是否召開了貧情分析會,你們參加了嗎?”

“村干部貫徹執行政策是否存在優親厚友、假公濟私、吃拿卡要等情況?”

“家里有幾個人享受低保?危房改造補助資金是你們自己取還是村干部會代取?”

對于我們的到來,群眾都很熱情,有的招呼我們進屋喝水,有的給我們拿包谷洋芋吃。看著這些質樸善良的老百姓,炎炎夏日奔波勞累的辛苦早已拋之腦后,只希望多了解一些民情民意,多找到一些線索,為他們帶來更多的公平公正。

“你們上面的領導下來了解情況就對了!前些年我們這組上那些個開著轎車的,肚子吃得流油的都能享受低保,村上定了我們都不知道。”

“我們村子里一些病重的殘疾的,沒有勞力,國家就該扶他們。”老百姓為他人著想的善良品質觸動了我。他們都能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場上來評選貧困戶,為什么村干部不能?在基層,只要村干部能本著一顆公心做事,老百姓就算一時因為情況不明政策不清有異議,最后也都會明白。

后來,我們走訪了幾家有殘疾人的貧困戶,但讓我感到非常疑惑的是,一些殘疾人天生殘疾,有的甚至八十多歲,但是卻沒有享受殘疾人補助金。

在后來幾天的入戶走訪中,從群眾的話語里我們總是能找到一些“蛛絲馬跡”。入戶走訪了解完情況后,我們到村委會對檔案資料、履職情況等進行檢查,并了解巡查時發現的一些問題。

“你是否清楚貧困對象動態管理工作流程?村委會新納入、保留、正常退出的貧困戶是什么情況?”

“此次精準扶貧動態管理工作的流程是什么?時限要求你清楚嗎?”

“駐村工作隊隊員如何履職?”

“為什么幾次會議記錄上的簽到筆跡是一樣的?”

“這幾個貧困人口是殘疾人,但據了解一直未享受殘疾補貼,請說明一下情況。”

……

面對我們的直指問題不留情面的“拷問”,有的村干部能對答如流,將情況一一說清道明,但少數村干部支支吾吾,說不出所以然。

“有些村委會黨總支書記既不了解相關政策,又不清楚本村貧困戶的家庭狀況,作風虛浮、工作不扎實。”

“檔案資料不齊全,會議記錄、調查表等存在弄虛作假的問題。”

“有幾戶殘疾人,因為行走不便未能辦理殘疾證,直到今年區殘聯統一入戶才辦理了殘疾證。村干部以‘我們已經告訴他們相關政策,他們一直沒去辦’為由推脫責任,充分反映一些干部作風不實。”

針對巡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我們及時向鄉鎮(街道)領導反饋,并責令鄉鎮(街道)紀(工)委對相關人員進行約談。

這一輪的專項巡查,四個巡查組共發現問題21個,其中5個作為問題線索移交案件監督管理部門,按程序處置。發出整改通知書6個,督促整改16個問題,要求5個工作日以內整改到位。

這次巡查,聽到最多的是,群眾普遍認為貧困戶的認定越來越公正、公開、透明了,對基層干部的工作更加滿意了,獲得感增強了。但也還存在作風不實、教條執行政策、責任擔當意識不強等很多看似“微不足道”卻“事關重大”的問題。

群眾利益無小事。只有沉下心去到基層,傾聽民聲,了解民意,用真情和真心對待群眾的每一個困難,多一份責任和擔當,就能多為群眾更多的解決一些靠他們自身無法解決的實際困難,能多讓一些貧困群眾早日脫貧。作為紀檢干部,我們更要時刻擦亮眼睛,善于發現問題,敢于較真碰硬,用責任和擔當為群眾利益撐起堅強的“保護傘”。(麒麟區紀委  羅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