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日在家整理舊物,一個落滿灰塵的鐵皮盒子吸引了我的目光,打開一開,全是高中時期姑父給我的來信。二十年的光陰過去,記憶并沒隨時間的逝去而消失,這些舊物,把一段一段的曾經串聯起來又拉到了眼前。
1998年夏,姑父時任某地級市市直機關紀委書記,負責市直機關部門的紀律檢查工作。當時正值三伏天,太陽炙烤著大地,姑父路過市委大門口,遠遠就望見一個農民模樣的老人跪在地上,低著頭,胸前舉著一個牌子,姑父立即走上前將老人家扶起來詢問老人家是怎么回事,在了解基本情況后,姑父把老人家請到自己辦公室。原來老人所在村子的村干部占用他家的宅基地,還動手打了老人,老人求告無門,走投無路就來到市委上訪。姑父馬上聯系了老人所在縣的紀委書記,要求立即查明原因,給老人一個交代……
經查實,老人所反映情況屬實。不久后,村干部被嚴肅處理,老人在自己的宅基地上建起了自己的新房子。事情到這里還沒有完結,老人的村子離市區有一百多公里,為表示感謝,老人用自家的芝麻,磨了一壺“小磨香油”,大老遠的送到姑父的辦公室,當時姑父外出公干,沒有在辦公室,等了一天沒見姑父回來,眼看天就要黑了,老人就把油放在了辦公室門口,失望的離開了。
第二天姑父看到了門口的油,提著油,又自己買了些東西,跑一百多公里,一路打聽,來到老人家里……后來姑父對我講,老人膝下無子,生活艱難,他們去看望老人,把油還給老人,臨走時,老人緊緊握住姑父的手說:“你是個好官啊!”
姑父一生光明磊落、待人和善、兩袖清風,這只是姑父生前眾多故事中的一個。在我上了高中后,由于離家較遠,不能時常見到姑父,姑父就開始經常給我寫信,鼓勵我努力學習,說一切都是身外的,只有知識是自己的。高考結束后,姑夫聽到了我的分數,興沖沖頂著烈日騎車跑來通知我,接著,到處咨詢各個學校的錄取分數線。我上了大學,他高興得喜笑顏開,好像是自己的孩子中了狀元。上了大學后,姑父依然保持著跟我通信的習慣,講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做人跟做官一樣,我們是農民出身,不能忘本,要樸實,要踏實,要誠實,做什么事都不能有貪心”。
快到退休年齡了,許多親朋好友都奉勸姑父不要太認真,有些事情可以讓年輕人去做了,但姑父卻總是笑答:“黨培養了我這么多年,干得了一天是一天。”姑父就是這樣忘卻了辛勞,忘掉了年齡與時間地為黨和人工作著。
2011年4月,姑父患肝硬化,醫治無效,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他把畢生的精力和全部的愛都無私地獻給了親人與事業,卻把滿身的傷痛與對親人的眷戀悄然地帶去了另一個世界。
去年,我也光榮地加入了紀檢干部隊伍,如果姑父還在世一定很高興。這可能是緣分吧,我想,姑父說的“不忘本”,就是不忘初心,勇敢前行,永遠保持一名共產黨員的高風亮節和優良作風,永遠做一名清正廉明的紀檢人!只有這樣才是對姑父最好的懷念!在這逝去久遠的歲月里,姑父的言行至今仍歷歷在目。姑父清操自守,不溺于利,無私奉獻的精神,將永遠鼓舞著我前行。(西山區紀委 程東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