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人?手記】脫貧攻堅 我沒有“缺席”

發布時間:2017-09-23 07:56:28   來源:昭通市紀委

“該建檔立卡戶的收入遠遠超過2952元,并且有安全住房,還享受了2.02萬元的建房補助,按照規定必須退出建檔立卡貧困戶。”司法所的一名年輕同志斬釘截鐵地講。   

見老黨支書記擔心把該戶退出后有“找茬”之憂,我連忙接話說:“必須堅持原則,精準識別到不到位,直接影響到整個脫貧攻堅任務能否如期完成,我們一定要按照政策規定辦事。同意這一戶正常退出的,請舉手。”大家紛紛舉手同意。

這是由我負責的永善縣團結鄉新田村開展貧困對象動態管理工作的一幕。近三個月以來,身為基層紀委書記,在抓好主業工作的同時,還要全身心投入到精準識別摸底調查及動態管理工作中,深深地認識到這項工作的艱巨性和重要性。

“漆書記,我是你表哥的好朋友,算起來我們還是親戚,知道你包我們村,以后還請你多照顧。”某天早上不到7點,突然響起的電話鈴聲吵醒了還在睡夢中的我。

“只要是在原則范圍內的事情,我會盡力幫你辦理,如果是違紀違規的事情,恐怕你也不會為難兄弟吧,親戚!”面對這樣客氣的“親戚”,我也是早有準備。

“那我口頭上先感謝了!我才在縣城買了房子,有空來家里坐坐。”“親戚”忙著和我套近乎。

“縣城買有房子?”這句話引起了我的高度關注,這個“親戚”好像是建檔立卡戶。幾句話“應付”后,我急忙掛了電話,趕緊找到建檔立卡戶的名冊進行核對,安排專人對其在縣城購買的商品房進行核查后,我立即召集鄉村干部進行研討,按照貧困對象動態調整工作相關文件規定對該戶建檔立卡戶予以剔除。

很快,貧困對象動態調整工作到了“三評四定”階段,我帶領鄉村干部開展村民小組長評議,在評議“親戚”家時,老社長很驚訝:“他家在縣城買有商品房?我怎么不知道,不要搞錯了?”我板著臉,嚴肅地說:“這是他親口跟我講的,我已核實了他房子的具體位置,你作為小組長,和他朝夕相處,居然不知道?”老社長聽后滿臉通紅,不再說話。

晚上10點開完會,翻看手機通話記錄,居然有“親戚”打來的9個未接來電,心想肯定是社長回去跟他說了被剔除卡戶的事情,來找我的“麻煩”了,整理一下心情,趕緊回電話。一通電話,耗時近40分鐘,談天說地,家長里短,包羅萬象,歸根結底一個目的,向我說明他家很窮,應該是貧困戶。

第二天,又接到“親戚”的電話,我再次進行了耐心的解釋和疏導。

第三天、第四天……每次通話,我都不厭其煩,用心地和他交談,一遍又一遍解讀政策,一次又一次釋疑解惑。

后來,在村小組上開展村民戶代表評議過程中,“親戚”發了言,最終認可了因買有商品房被剔除卡戶這一事實。整個評議過程很順利,群眾認可度和滿意度比較高。

作為一名基層紀檢干部,脫貧攻堅戰場上的一員,我若不把好關、盡好責,不能堅持原則,嚴把精準識別這一重要關口,將“第一粒扣子”扣歪了,那就會影響這場戰役的勝敗。所以,我必須了民情、知民意、解民困,從扣“第一粒扣子”開始,從源頭把關,防微杜漸,切實發揮好“探照燈”“顯微鏡”的作用,杜絕脫貧政策走偏受阻,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盡自己綿薄之力。(永善縣團結鄉紀委  漆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