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桌椅到了,新課桌椅到了,大家快來看呀。”孩子們歡笑著、跳躍著涌向學校大門,胸前的紅領巾在風中飄揚。一會兒孩子們就沖出校園,來到學校大門口,圍著一輛裝滿嶄新課桌椅的大貨車嘰嘰喳喳講個不停。一張張掛滿笑容的小臉像一朵朵綻放的鮮花。
這是今年10月10日上午,在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太安鄉汝南完小校門口發生的一幕。這120套鋼架課桌椅是麗江市紀委監察局捐贈給汝南完小的,是麗江市紀委監察局教育扶貧的一項舉措。
此次捐贈是麗江市紀委監察局的一項臨時決定,讓汝南完小全體師生頗感意外。
今年8月15日,全省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會議對我省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進行了再檢查、再動員、再部署。當天晚上,麗江市紀委就召開紀委常委會,傳達學習會議精神,并對貫徹落實會議精神作了安排部署。8月17日,剛吃過午飯,麗江市委常委、紀委書記何玉蘭就帶著我們玉龍縣督查組向玉龍縣平均海拔最高的太安鄉出發了。我們不打招呼、不聽匯報,按照從農戶家到村小組,再到村委會,最后到鄉鎮政府的順序進行督查。
“走,到學校看看去。”下午四點多鐘,督察組來到汝南村委會,對相關情況進行了檢查。檢查完畢,何玉蘭提出到村委會旁邊的汝南完小去看看。凡下鄉,何玉蘭都會到學校,特別是山區學校。了解了解當地教育教學情況,看看“控輟保學”是不是落實到位,看看學校在辦學過程中還有哪些困難和問題幾乎是她的“規定動作”。
“扶貧要扶智。只有把教育搞上去了,才能從根子上改變一個地方一個家庭的貧困落后面貌。教育扶貧雖然見效慢,但只要做好了,作用是很大的。關心教育,是我們紀檢人的應盡職責。”這是何玉蘭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到了學校門口,不巧“鐵將軍”把門。原來正值學校放暑假,校園里靜靜的。經過多方打聽,才知道在汝南村委會工作的大學生村官和仕菊就住在學校,她有學校鑰匙。打開幾間教室門,眼前的情景讓督查組的同志心情沉重:教室里的課桌椅五花八門,陳舊破損。
“孩子們就在這樣的地方學習!我們能為他們做些什么?”
從學校回來后,經過研究,市紀委監察局決定向汝南完小捐贈一些課桌椅。李玉春告訴督察組,汝南完小是一所農村寄宿制學校,有學前班及1—6年級學生108人,教師9名,學生中有近50%住校。
“這些課桌椅已經用了十多年了,因為缺少資金,一直沒錢更新。這批新課桌椅對我們全校師生來說是一個意外的禮物。看著這些嶄新結實的課桌椅,孩子們別提有多高興了。”李玉春說道。
李玉春還告訴我們,這批課桌椅不僅可以讓全校所有課桌椅煥然一新,而且還可以把學生食堂里那些歪三倒四的飯桌和凳子都換了。
“10月20日,我們準備開一次感恩教育會。全校師生、學生家長都參加。我們要讓大家知道,是上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我們汝南完小才用上了新桌椅。我們要把感激之情化為教書育人、努力學習、關心教育的動力。通過辦好教育,多出人才,讓汝南早日擺脫貧困。”李玉春說。(麗江市紀委 付玉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