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歷9月28日,是孔子誕辰紀念日,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距今已有2568年了。201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重要講話指出:“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儒家思想,對中華文明產生了深刻影響,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庇幸馑嫉氖?,孔子的學說可謂婦孺皆知,但孔子的人生經歷卻不為我們注意。在孔子長達73年的一生中,曾有14年時光在外漂泊,這段周游列國的經歷,或許是我們更好讀懂孔子的一把鑰匙。
一
公元前497年,孔子開始周游列國,這一年他已經55歲了。此前,孔子身為魯國大司寇,專心政事、成績出色,而這卻招致了鄰國齊國的嫉妒?!妒酚洝た鬃邮兰摇氛劦搅她R國人的擔心:“孔子為政必霸,霸則吾地近焉,我之為先并矣?!庇谑?,齊國設計離間孔子在魯國的關系,此計成功,而孔子也無法留在魯國了。
孔子周游列國的第一站是衛國,他在這里待了十個月??鬃又苡瘟袊瑤е谋姸嗟茏?,在輾轉于各國的途中,孔子與弟子們仍舊講學釋疑,在生活上則相互扶助,或許這一個比喻是恰當的,孔子周游列國的隊伍,是一個溫暖的小家,也是一個流動的課堂。與老子獨自騎著青牛西出函谷關相比,孔子人數眾多的隊伍的確惹人注意,而這竟成了孔子離開衛國的原因之一。有人提醒衛靈公,孔子為什么帶著這么多人到衛國來,不是魯國指使他這么做的吧?衛靈公派人監視孔子的舉止,孔子隨即決定離開衛國。
從衛國都城離開后,孔子一行來到了匡城,這是衛國邊境上與晉國相鄰的一座城池??鬃觿偟娇锍蔷捅豢锶司薪耍妒酚洝た鬃邮兰摇氛f孔子被拘的理由是因為“孔子狀類陽虎”,陽虎是魯國大夫,曾對匡人施暴,匡人痛恨陽虎,以至于將長得像陽虎的孔子拘禁。這理由實在讓人無奈,陽虎曾侮辱過孔子,官德敗壞,孔子對他何嘗不是痛恨呢?
孔子被拘禁五天后,落在隊伍后邊的顏淵才與孔子會合,孔子甫見到他便說:“我以為你已經死了?!鳖仠Y答道:“您在我怎么敢死!”顏淵是孔子最杰出的一位弟子,孔子嘗贊譽他安貧樂道的天性——“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顏淵的字)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雖然被困匡城,顏淵沒有驚慌失措,經歷了許多磨難、了解了許多道理后,驚慌似乎成了多余的情緒。
在匡城最艱難的日子中,孔子對弟子們發表了一段對后世影響深遠的演說:
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要說清這段話中的“文”并不容易,簡單說來,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禮樂文化??鬃诱J為,文王死后,禮樂文化不是經過我們的努力保存下來了嗎,如果天喪斯文,我們還能將禮樂文化保存下來嗎,倘若天不喪斯文,匡人又能把我們怎么樣呢?這種深沉的文化承擔意識,是一種強大的內心力量,指引著后世的有志之士繼武前賢、開拓創新。
二
離開匡城后,孔子又回到了衛國都城,衛靈公為先前發生的事情感到抱歉??鬃釉谛l國度過了三年時光,離開衛國后,孔子經曹國到了宋國。正當孔子與弟子們在一棵樹下練習禮儀時,宋國的司馬桓魋卻領著一隊人來砍樹,他來孔子這里的目的當然不是要砍一棵樹,而是要孔子的命。弟子們都勸孔子速速離去,孔子自信地說道:“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然而,宋國是不能久留了,孔子輾轉到了陳國,這時應是公元前492年。
陳國夾在楚國、吳國之間,飽受兩國的侵擾??鬃舆@樣一位治國之干才來到陳國,陳國卻只是將他視為一位博物學家而已。有一回,陳湣公指著一只被射殺的隼,問孔子貫穿隼的箭可有什么來歷,孔子回答道這是來自肅慎(古代東北游獵民族)的箭,武王克商后,命各地進貢方物,肅慎進獻的便是這種箭,后來這種箭又分給了陳國等國。陳湣公派人去倉庫中找這種箭,果然找到,證明孔子所言不虛。
孔子在陳國待了三年,沒有實現理想的機會,而陳國亦處在動蕩中,孔子想不如離開這里吧,恰好楚昭王來聘,那就去楚國看看吧。前往楚國,必須經過蔡國,與陳國的處境一樣,蔡國亦飽受楚國與吳國的侵擾。陳國與蔡國的大夫對于孔子前往楚國一事憂心忡忡,這時他們才意識到孔子乃賢者,一旦為楚國所用,楚國必將更加強大,而陳國與蔡國的處境將更加危險,正如《史記·孔子世家》所言:“孔子用于楚,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陳國與蔡國的大夫聯合起來,派人包圍了孔子一行,孔子一行不久就斷炊了,一些弟子也因此病倒了。
這也許是孔子在周游列國的旅途中所遇到的最危險的情況,以致后世常用“陳蔡之厄”來指稱旅途中遇到的種種艱難。不過,孔子此時仍弦歌不輟。這讓弟子們無法再保持平靜了,他們與孔子交談時已是面有怒色了。
子路問道:“君子亦有窮乎?”孔子回答道:“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睙o論君子小人,皆不能免于窮厄,然而君子面對窮厄,仍能固守秉性,小人面對窮厄,則無所不為、胡作非為。不過,孔子的這番話并沒有拂去子路心頭的焦慮與疑惑。他又將子路叫到跟前,問他我們何以淪落到現在這個地步?子路認為也許是我們的仁德不夠,或者是我們的智慧欠缺?孔子對他的回答不滿意,又將子貢叫到跟前,問了他同樣的問題,子貢認為是夫子的理想太高了,也許應當降低一些?孔子直斥子貢沒有遠大的志向,讓他出去把顏淵叫來。無怪乎顏淵是孔子最杰出的一位弟子,他以為夫子理想高遠,因此不見容于世,但這又有何妨呢,唯此方才顯示出夫子的道德學問啊。倘若我們不能揭示出心中的理想、提出實現它的辦法,這是我們的恥辱,而當我們做到這些后,我們便問心無愧了。
孔子十分滿意顏淵的回答,甚至開玩笑說要是顏淵富有了,愿做他的賬房先生。顏淵的這番話講出了孔子的想法,而這正是孔子度過此厄的心靈支柱?!半m千萬人吾往矣”,這雖是孟子的話,但用來描述孔子此時的心境再合適不過了。
三
陳蔡之厄最終是這樣解決的,孔子派子貢前往楚國,楚國派兵護送孔子一行到了楚國。孔子本是受楚昭王的邀請來到楚國的,也許孔子抱著在這離家千里之地施展抱負的宏愿,但迎接他的卻仍是猜疑。楚國令尹子西提醒本欲重用孔子的昭王:“今孔丘(丘是孔子的名)得據土壤,賢弟子為佐,非楚之福也?!?/p>
孔子在楚國碰壁,決意離開,第三次來到了衛國,這一次他在衛國又待了三年。與前兩回在衛國的境遇不同,這一回孔子受到了重用??鬃拥倪\勢似乎在好轉,正是在衛國的這三年,他看到了回魯國的曙光。孔子的弟子冉有率魯國軍隊打敗了進犯的齊國軍隊,魯國大夫季康子問冉有的軍事才能是生來既有的,還是后天學來的,冉有答道自己是從孔子那里學來的。季康子進一步問孔子是怎樣的人,冉有對于自己的老師不吝嗇贊美之詞,這似乎打動了季康子,季康子希望延聘孔子,冉有告誡他倘若打算延聘孔子,就要摒棄小人之言。不久,季康子就派人將孔子迎接到了魯國。
孔子回到魯國時已經68歲了,他在外漂泊了14年,不可思議地完成了這趟充滿波折與無奈的旅行。今人李長之為孔子做傳時,談到了這14年在孔子一生中不同尋常的意義:“在這十四年中,孔子增加了許多經驗、知識,他也接觸了一些和自己見解迥然不同的人物,這就使他的眼界更廣闊,觀察事物的能力更深刻了。”
回到魯國后的孔子,花費了許多精力在整理古籍上??鬃油砟晗沧x《易經》,乃至“韋編三絕”(連接竹簡的牛皮繩子多次斷裂,后世用來形容讀書勤奮),他還為《易經》撰寫了若干闡釋性的章節;《詩經》流傳下來的有三百篇,據說本有三千篇,孔子依據是否合乎禮義的標準選出了這三百篇;孔子還編寫了《春秋》,在歷史敘述中融入了自己的政治觀念,對后世影響深遠。
孔子回到魯國后的創作,是中國文化史上另一個重要時刻。(陳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