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為深入了解農村群眾和農場職工居民生活疾苦,西雙版納州各級各部門紛紛組織機關黨員干部下基層,許多單位負責人和黨員干部也積極響應號召,“身”入基層,“心”入群眾,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廣泛聽取職工群眾心聲,一心一意為職工群眾辦實事、解難事。此舉深受農村群眾和農場廣大職工歡迎和稱贊。
但在實際工作中,有少數單位負責人和黨員干部卻只停留在“聽民聲”上,而沒有想方設法幫助農村和農場的廣大職工群眾“解民憂”。眾所周知,由于當前全州農場和農村社會經濟結構、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樣化,致使各類問題不斷增多,對于農村和農場的廣大職工群眾提出的意見與合理化建議,如果不能及時妥善解決,就容易積累矛盾,進而影響社會和諧穩定。
其實,要真正幫助廣大職工群眾“解民憂”,各級領導和黨員干部就必須轉變工作作風,撲下身子,進村、進隊入戶摸實情,切不可走馬觀花,浮于表面。要邁開雙腳、深入實際、深入職工群眾,多聽、多看、多問。各級領導和黨員干部不僅要到職工群眾家中與他們交流,還要多到田間地頭、橡膠園同職工群眾談生產,察看農業生產情況和農場割膠承包戶橡膠生產技術措施落實情況,了解他們遇到的困難,全面掌握農場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同時,還要掌握職工群眾家庭勞動力、經濟收入水平和收入渠道等情況,找準農場和農村發展經濟的突破口,找到政策支撐點,為更好地謀劃2017年各項工作提供第一手資料。
因此,筆者認為,各級領導和黨員干部下基層,絕不能只停留在“聽民聲”上,而是要將重點放在“解民憂”上。一方面領導和黨員干部要切實做到心中想著職工群眾的事,對職工群眾反映的問題,要分析、梳理、歸納和總結,找出規律性的東西;另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措施落實到基層,切不可圖形式、走過場,要讓“解民憂”成為領導和黨員干部的一種責任擔當。(景洪農場 寧云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