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艾薩冶煉技術領跑者——記鉛廠熔煉車間艾薩爐工序工序長徐成東

發布時間:2017-01-24 07:55:46   來源:曲靖市紀委

今年43歲的徐成東,會澤人,現為云南馳宏鋅鍺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資源綜合利用公司鉛廠熔煉車間艾薩爐工序工序長,長期從事鉛火法冶煉工作。工作25年來,他獲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云南省勞動模范、全國勞動模范、云嶺首席技師等榮譽稱號。2016年11月29日,他獲“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

努力鉆研,成為云嶺首席技師和全國技術能手

工作25年來,徐成東刻苦鉆研,特別是2005年公司引進艾薩爐煉鉛技術以來,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帶領一批專業骨干,在實干中攻克世界第一座艾薩爐鉛冶煉難關,成為國際艾薩冶煉技術領跑者。

2005年,他被評為馳宏公司“十優”共產黨員。在2006年云南冶金集團總公司職工技術技能大賽和2007年云南省職工鉛艾薩爐主控操作工技術技能大賽中,他帶領的艾薩爐二班的參賽人員全部進入了決賽,徐成東個人連續兩次進入前三名。2007年,經過嚴格的考核評比,他所帶領的艾薩爐二班被全國有色工業協會評選為全國有色行業“節能減排”先進班組。

艾薩爐是引進設備,國外主要用于煉銅,馳宏公司是國內首家引進艾薩爐用于煉鉛的企業。生產實踐中的很多問題,外國專家也沒有遇到過,許多技術難題也沒有想到過,更無從談指導。

針對泡沫渣過多及噴濺過大情況,徐成東通過仔細查閱一大本厚厚的數據和操作記錄,總結原因、分析問題,提出了根據進料量配合風煤量進行工藝控制的方法。在鉛艾薩爐熔煉實踐中,摸索出熔池高度控制、排放頻次等多種方法,使泡沫渣得到有效控制,極大地提高了一次鉛產品的質量和產量,也大大減少了操作工的勞動強度和工作時間。

由徐成東牽頭的噴槍改進實驗,通過調整給風量、給氧量的平衡,使原來使用不到1天的噴槍使用壽命逐步提高到2天以上,僅此一項每年可節省成本200余萬元。

2012年,徐成東帶領艾薩爐全工序員工,分析物料、調整工藝,充分利用現有的人員、工藝和設備,成功處理銅浮渣等復雜物料6801噸,增加收益7319萬元,使艾薩爐實現了利益多元化、效益最大化的經濟目標。

自主創新,創出鉛艾薩爐多項世界新紀錄

艾薩爐走過了消化吸收階段,如何繼往開來,創新發展,打造成國際標桿,創新就是永恒的主題。為此,徐成東依托勞動模范創新工作室,傳藝攻關,帶領一批勞動模范、車間技術員、工序骨干,攻堅克難,制定《艾薩爐提指降耗攻關方案》、《提高艾薩爐爐齡攻關方案》、《提高艾薩爐產能攻關方案》,并組織實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徐成東所在的團隊創出的鉛艾薩爐富氧頂吹沉沒熔煉技術,是一項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鉛冶金技術,取代了傳統的燒結-鼓風爐還原熔煉工藝,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通過對進廠的各種鉛、硫品位不同的精礦,優化配料方式,控制有效增加投料量,根據原燃料特點和精礦到達的不均衡性,分別研究適合鉛、硫品位高、中、低特點的配礦方案,不斷優化和調整,提高了艾薩爐對各種復雜原料的適應能力,為艾薩爐平穩持續運行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通過對艾薩爐配料、生產工藝操作的優化,提高艾薩爐一次性排渣排鉛成功率,提高艾薩爐作業率至90%,使艾薩爐投料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鉛物料日處理量由原來的580噸提高至650噸。2014年,全年粗鉛產量達到51607.9噸,比2013年同期提高了382.9噸,達到了艾薩爐開產以來的最好水平。

艾薩爐爐齡一般比較短,國外專家預計爐磚的使用壽命只在一年左右,但徐成東認真分析了爐磚的材質結構、原料成分、操作工藝等等,認為有辦法延長爐磚的使用壽命。2010年大檢修,爐磚更換后,他臨危受命,帶領他的團隊狠抓工藝操作、精心配比物料、加大設備巡檢力度、完善爐體監控措施等,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艾薩爐的爐磚壽命達到了865天,比國外專家預計的高出了500天,2012-2015年更是實現艾薩爐爐齡978天,創造了艾薩爐開爐以來爐磚使用壽命最高的歷史紀錄,達到了世界同行業最好水平。

在馳宏公司會澤分公司、呼倫貝爾馳宏投料試生產期間,根據公司安排,徐成東帶領他的專業團隊到生產現場做專業指導,分別用了一個多月時間,使會澤艾薩爐、呼倫貝爾奧斯麥特爐流程全程拉通,并達標達產,創造了新生產工藝試生產最短周期的良好成績。

勞模工作室,傳幫帶出人才

2011年,馳宏公司成立了以全國勞動模范徐成東名字命名的“徐成東勞模創新工作室”;2013年,被中國機械冶金建材工會全國委員會授予“創新工作室”;2015年,被云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授予“徐成東技能大師工作室”。

徐成東帶領工作室成員緊緊圍繞“提指標、降能耗、增效益”這一核心,提出“課題不求大但求實、推進不求快但求嚴”的工作目標,先后開展了“泡沫渣的研究和控制”“提高連續熔煉作業率”“提高粗鉛質量”等14個創新工作室技術改造項目,不僅使艾薩爐生產效益得到大幅提升,通過傳、幫、帶還為公司培養了一大批能獨當一面的專業骨干人才。

勞模創新工作室充分帶動職工技術協會開展活動,鼓勵技術協會會員、技術員和廣大員工,立足本職工作,學習新技術、掌握新本領,創新工作方法,修舊利廢,小改小革,提升各項生產經濟技術指標。引領廣大職工立足本職崗位,開展管理、技術、服務、業務創新,成功摸索出了熔池高度控制、排放頻次等多種方法與技術。

徐成東,用行動激勵著身邊的人,用示范帶動著周圍的人,干一行、專一行、精一行,苦干加巧干,事事爭一流,攻堅克難,勇于創新,取得了一項又一項新成就,成為鉛熔煉的技術先鋒。(劉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