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群眾需要我,我就不會放棄,我會像一頭老黃牛,一直耕耘下去。”
趙之元今年68歲了,他是騰沖市曲石鎮公平社區的總支書記,在村干部的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趙之元的頭發白了,子女們都勸他回家養老,但是面對上級領導和群眾的挽留,趙之元毅然決定繼續為鄉親服務。
村官難當也要當
2015年7月,趙之元應云南農村干部學院的邀請,走進嵩明縣村級后備干部培訓班這個“省”級大課堂,交流“如何當好一名村干部”,他的發言引起了全場轟動。
沼氣設備
趙之元說到,村干部好當,只要不找事、不惹事,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或者天天在家做家務,只想自家不想大家,確實好當;村干部難當,要想當好一名村干部就必須 “百事通”、“萬事曉”,公道正派、不偏不倚,以“主人翁”的精神、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做一名真正的脫產村干部;村干部難當但還必須好好當,因為你是黨員和群眾一票一票選舉起來的,當村干部要對得起黨員群眾選你的那神圣一票,既然黨員群眾信任你、選舉你,你當選時也做出了承諾,你就必須講誠信,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努力把各項工作干好,用實際行動兌現換屆時對村民和黨員的承諾。
每當趙之元說起他的“村干部論”時,大家都笑稱他是泥腿子演說家,心里卻暗暗佩服他的理論水平。只要有時間,趙之元每天必看新聞聯播、黨報黨刊。他常常這樣勉勵自己, “學習、學習、再學習”是“不落后”秘訣,只有“活到老學到老”才能與時俱進,才能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才能讓自己更加適應村干部這個崗位的需要。
趙之元幾十年如一日扎根在村上,他將“村委會”當成了“家”。村委會里的其他人在他的帶領下,每月出勤都不少于26天。每次去村上辦事總有人熱情接待,大家都覺得心里暖暖的。
下跪磕頭也要干
曲石鎮公平社區坐落于火山熔巖臺地上,因干旱缺水聞名騰沖,在解放前為爭水就經常與鄰村產生矛盾,甚至發生過幾次大規模的械斗。因為缺水,居住于此的百姓,世代為尋找水源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因為缺水,當地農業只能靠天吃飯,水稻種成了旱谷,廣種薄收,投入大、產出少。
趙之元(左一)介紹公平社區新舊變化
解決社區的飲用水問題成了趙之元的一塊心病。“我們社區25平方公里的范圍內,都沒有自然水源,只能從外鄉引進水源。”趙之元說,1999年引水到社區時,遇到的阻力不小。接自來水管入村時,本鎮協調沒有什么問題,可外鄉的工作卻很難做。有一次,外鄉某村組織了很多人前來阻撓施工。
“你們是要我下跪磕頭,還是把我吊起來拷打?怎么樣處置都行!但是我們村的自來水管你們得給我們通過。”面對阻撓,趙之元為了社區和群眾的利益,不顧身家性命,置個人安危于度外。
看到趙之元這樣豁出去,前來阻撓施工的外村人不敢再堅持,最終同意公平社區的引水管從他們村通過。2003年,自來水正式通到各家各戶,大大方便了公平社區群眾的生產生活。
阻力再大也要推
說起公平的發展,趙之元的致富經脫口而出:“找錢靠葉子、致富靠石子、吃飯靠票子、出門坐車子、農民過上好日子。”
在趙之元的努力下,公平社區引進云南禾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黨總支+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方式流轉土地,種植密葉型銀杏樹,從葉片中提取銀杏酮。剛開展工作時,部分群眾對出租土地還存在疑慮,趙之元始終堅持情況在一線掌握、問題在一線解決、矛盾在一線化解,深入群眾家中傾聽群眾心聲,對不明政策的群眾全面細致做好政策宣傳解釋工作,全力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爭取得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有力推進了工作的開展。如今,公平銀杏種植面積已經達到3200畝,每年每畝補償給農戶218公斤水稻,按當年國家糧食收購三級水稻標準折錢,村民在自己的承包地上當起了“產業工人”。企業每年支付給村集體10萬元服務費,拓寬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渠道。
林下養羊
為引導群眾發展石材加工業,趙之元積極為群眾協調“水、電、路、通信、貸款”等問題,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為石材加工戶架起對外連接的橋梁。目前,公平社區共有216個石材加工廠,年創利2300多萬元。2010年,公平社區黨總支爭取到200多萬元的資金,為火山石加工園區硬化了長近3公里、寬5米多的道路,告別了鄉村小道。大貨車可以直接開進加工廠,裝運加工好的石材,大大節約了運輸成本。
2011年,公平社區在市、鎮兩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做出規劃,建成了總投資800萬元的公平小集鎮,集鎮有框架結構房屋2476平方米,商鋪29格,攤位222個,硬化場地、道路6880平方米。集鎮建好后,商鋪規范了,街道整潔了,而村委會每年也多出了17萬元的鋪面租金收入。
通過多年的努力,公平社區農民收入大幅增加,群眾每年到公司務工收入370多萬元,土地租金200多萬元,種煙收入500多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06年末的2350元升至2015年末的9712元。社區群眾的日子越來越紅火,各類機動車逐步走進千家萬戶,社區群眾有私家車100多輛,農用車全覆蓋。
社區村民變身產業工人
今年春節前夕,云南禾順生物科技公司將2016年土地流轉租金128余萬元租金兌付到群眾手中。領到錢的村民滿臉幸福,當問及這個錢怎么花的時候,有的村民準備買車、有的要給孩子寄生活費、有的要蓋新房......趙之元念念不忘的“群眾過上好日子”的目標提前實現了。
付出就會有回報。趙之元30多年的真情服務、勤政為民得到了上級的認可和群眾的廣泛贊譽,2008年被評為云南省優秀共產黨員,2016年榮獲“云南省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稱號。2017年1月,趙之元被評為了“最美騰沖人”,他的頒獎詞這樣寫道:“只為缺水,渴望百年;只為貧困,兩眼望穿。一心為集體,一個老村官;窮則思變富,一干幾十年。跑項目,要資金,修村路,找水源,費盡移山心力。黨心、民心、赤城的心,盡責盡職老黨員。講實話、做實事、求實效,公平村地覆天翻。為民謀福,為民謀利。這,就是你的追求,你的夢想,一頭白發,紅霞尚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