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病堅守崗位的“女漢子”——記龍陵縣公安局警令部民警鄧忠瓊

發布時間:2017-04-09 08:22:03   來源:保山市紀委

帶病堅守崗位的“女漢子”

——記龍陵縣公安局警令部民警鄧忠瓊

鄧忠瓊在查閱資料

身患絕癥、經歷了3次顱內手術,左眼視力為零,仍初心不改,把對公安事業的熱愛之情投入到工作中,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她就是今年已經51歲、在龍陵縣公安局工作了33年的女警鄧忠瓊。

敢與病魔比高低

2003年9月3日,正在整理檔案的鄧忠瓊突然感到天旋地轉,隨即出現語言障礙等癥狀,被送進醫院救治的她,最終被確診為顱內骨瘤。

經過積極治療,鄧忠瓊病情逐漸有了好轉。在醫院,鄧忠瓊不忘沒有做完的工作,她對到醫院看望同事說,“我不能總躺在病床上,年底了,許多報表要上報,不能因為我影響全局工作?!睘榛謴驼Z言和肢體功能,鄧忠瓊從拼音學起、從蹣跚學步開始,每天堅持2小時一字一語,一跬一步“訓練計劃”。半年后,奇跡出現了,鄧忠瓊甩掉拐杖終于獨立行走。身體稍有恢復,她就吵著要出院。出院第三天,鄧忠瓊不顧家人反對,悄然出現在單位辦公室。

那年,單位編撰公安史志,由于人手短缺,工作進度比較緩慢。見領導緊鎖眉頭,鄧忠瓊以熟悉文字工作為由主動請纓,局領導擔心其身體狀況,一直未同意。在鄧忠瓊再三堅持下,局領導妥協了,同意她負責公安史志編撰工作,但要求她勞逸結合。受領任務后,鄧忠瓊一頭扎進了檔案室。查閱資料,訪問當事人,那段時間,鄧忠瓊幾乎每天都在檔案室和采訪路上度過。由于勞累過度,鄧忠瓊病情復發,劇烈的病痛多少次讓她差點昏倒。一次,已連續工作3個多小時的鄧忠瓊疼痛難忍,同事勸她提前下班休息,鄧忠瓊婉拒了同事的好意,說“我已查閱了1萬多字資料,要是這時丟下工作,今天的活不就白干了?!蹦嵌螘r間,鄧忠瓊每月滿勤,每天走訪5名受訪對象,每天收集檔案資料2000余字,每天整理檔案超過8個小時。

半年后,一部16萬字的《龍陵縣公安局1978年—2005年公安史志》終于完稿。稿件送到縣史志辦后,許多同行老師紛紛給予高度評價,稱史志“內容詳實,收藏價值大?!编囍噎傊皇堑恍?,她說,”這些都是我的工作職責?!?

鄧忠瓊在檔案室

病床剛好就是我的辦公桌

2006年,上級要求各地對基層公安機關執法質量進行調研,這項任務落在了鄧忠瓊肩上。5月,病魔又一次降臨到鄧忠瓊身上,鄧忠瓊再次被送進醫院。為完成調研任務,躺在病床上的鄧忠瓊每天堅持研讀基層執法材料。家人勸其“生病就安心養病”,鄧忠瓊說,“理論調研的特征是又調又研,只調不研,只是材料的堆積,我不能反復到一線調研,那我就得認真研讀此前調研的資料,住進醫院,病床剛好就是我的辦公桌。”兒子雷宇說,“媽媽住院3個月,其中1個多月是在閱讀調研材料中度過的。”9月,病情稍有好轉的鄧忠瓊又一次回到了崗位。兩個月后,《基層公安機關提高執法質量途徑探析》一文正式完稿,稿件上報上級公安機關后,受到了各級領導和業務部門的廣泛好評,也為上級提供了決策依據。

從此,龍陵公安局理論調研工作一直名列保山前茅,這與鄧忠瓊的堅持不懈的理論研究是密不可分的。

鄧忠瓊病中研讀資料

我的得失觀就是要讓生命綻放精彩

2015年1月,鄧忠瓊第三次住進了醫院,兩個月后,鄧忠瓊不顧親人的勸導,再次“溜出”醫院回到工作崗位上。局領導非常擔心她的健康,勸她注意休養。熱愛工作的鄧忠瓊謝絕了大家的好意,毅然投入到檔案管理各項工作中。

一次,縣局組織全縣民警徒步行走遠征路活動。按理,多次做過開顱手術的鄧忠瓊不在活動范圍,但倔強的她不聽大家勸告,執意請求參加這次活動。當天下午,隊伍從松山抗戰遺址出發向15公里外的八0八水庫徒步開進,隊伍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忍著劇痛與大家徒步行走的鄧忠瓊,只見她時而跑步追趕隊伍,時而輕揉頭部慢行。隊伍通過八0八主峰時,負責收容掉隊的民警勸說鄧忠瓊乘車休息,鄧忠瓊卻說,“再走5公里就到目的地了,輸給最后5公里我不甘心。”這次活動,鄧忠瓊順利走完了15公里規定路程,榮獲女子組第二名。頒獎會上,局領導感慨地說:“鄧大姐忍著疼痛走完15公里,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她是龍陵公安隊伍的保爾?柯察金?!?

雖然入警33年,鄧忠瓊至今仍然還是一名科員。問及心里感受,她說,全國公安系統每年約有400多名戰友犧牲在崗位上,2000多人因公負傷,與他們相比,自己還能夠活著工作,已經是很知足了。她還說,人的生命是一個過程,讓這個過程綻放異彩,生命才有意義。如今,鄧忠瓊的右眼視力已經為零,她表示,生命只要存續一天,就要在工作崗位上堅守24小時。

為使龍陵縣公安局檔案管理工作更規范,2015年6月,鄧忠瓊主動請求深入全縣10個基層派出所,面對面指導基層民警開展檔案管理工作,為全縣檔案達標出謀劃策。進入7月,她又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對全局檔案管理工作進行全面規化。她說,雖然現在龍陵公安局檔案管理工作已躋身全省先進行列,但“扛紅旗容易,保紅旗難”,她要通過自身努力,將“紅旗扛到最后”。

忍痛堅守終換來累累碩果

拖著病痛的身軀,鄧忠瓊走遍了龍陵的10個鄉鎮、127個自然村,針對治安難點熱點問題,反復深入實地調查論證,撰寫調研論文40余篇。其中15篇在省級征文中獲獎,26篇被市級公安研究、公安實踐等欄目選用。她撰寫的《邊境地區女性毒品犯罪調查》分別獲云南省委、保山市政府優秀成果獎項。

鄧忠瓊一邊吃著止痛藥,一邊堅持查閱收集100余萬字的歷史資料,走訪了300余名經歷者,編撰出19萬字的《龍陵公安志》,填補了龍陵公安史志空白。

鄧忠瓊恪盡職守,百余次輾轉龍陵縣公安局各科所隊、基層派出所,摸清情況、找準問題,開展檔案知識培訓48次,個人整理各種檔案27159卷,指導派出所整理各種檔案10192卷,提升公安機關檔案科學化、規范化管理水平。在她的努力下,局機關綜合檔案室管理規范化,龍新、木城派出所被推樹為云南省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檔案管理“示范單位”,創下保山公安機關檔案管理省級示范單位之最。

2016年以來,鄧忠瓊在顱瘤已向肝部轉移的情況下,仍然全身心投入到理論研究工作中,撰寫出調研論文6篇,其中3篇分別被省市級公安研究、公安實踐刊用,《對龍陵民意引領警務改革的實踐與思考》被保山市社科聯、《保山法學研究》選用,并向省級《云南法學研究》、部級《長安》推薦,為龍陵縣公安局的理論調研工作躋身全省、保山市先進行列奠定了基礎。

2017年,鄧忠瓊入選“2016年度云南十大法治新聞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