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標兵 ——記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張文

發布時間:2017-04-21 10:10:10   來源:曲靖市紀委

張文在調試設備

他,立足崗位,兢兢業業,盡心盡責,用自己對礦冶事業的熱愛、執著和忠誠奏響生命的光彩樂章;他,不甘落后,孜孜不倦,不斷進取,用8年時間完成了從技校生到大學本科畢業的華麗“蝶變”;他,危難時刻,挺身而出,身先士卒,用行動彰顯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他,勇挑重擔,大膽創新,樂于奉獻,用心血和汗水詮釋了“忠誠事業、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礦冶精神……

他,就是從事礦冶工作30年的云南馳宏鋅鍺股份有限公司會澤冶煉分公司職工、2016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張文。

技術革新,創出佳績

2002年,在離會澤縣城50余公里外的一個大山深處,那里是馳宏公司在會澤的采礦選礦基地。張文時任采選廠麒麟坑運輸工區副工區長,看到礦車翻車機前后各2人在那翻轉礦車,每班4人工作8個小時,三班24小時不停地在那翻轉礦車。因是手動翻車機,翻渣速度慢,員工勞動強度大,4名工人要同時抓緊設備用力翻轉,每當翻轉到一定角度時,由于重心偏移,翻車機會瞬間加速,稍有不慎,就會被翻車機打中手腳,安全威脅很大,嚴重制約著生產的安全、高效運行。

張文想,要是能改成電動的翻車機,多好。之后,他構思、設計圖紙,不斷修改、優化,最后弄出了手動翻車機改成電動翻車機的圖紙。按圖紙設計要求,他外出購買翻轉用的電動機、減速器、鏈傳動裝置等設備,組織加工相關配套工件,進行安裝調試,一次改裝成功。

手動礦車翻車機改造成電動翻車機后,只要一人操作就能完成翻渣工作,僅人工費用一項每年就能為公司節約120余萬元的支出,最重要的是使翻渣效率提高了四倍,極大地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完全消除了操作翻車機的安全隱患。張文,從此成為了公司的名人,技術革新能手。

“手動礦車翻車機改造為電動礦車翻車機”項目,獲得了馳宏公司第九次科學技術大會科技進步三等獎。目前,該技改成果還推廣使用在永昌鉛鋅采礦基地和瀾滄鉛礦采礦基地。

2005年,馳宏鋅鍺會澤礦區礦山深部資源開發工程項目投產,新投入運行的1號、2號豎井電氣控制系統自動化程度非常高,由于維護水平達不到要求,設備運行一直不正常。張文帶領技術人員組織攻關,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掌握了這套設備的維護保養技術,使設備正常運行,達到設計提升能力。

張文任組長攻關的“完善2號豎井電氣自動化控制”QC小組成果獲云南冶金集團總公司三等獎、云南省QC成果優秀獎,參加的“塔式多繩摩擦提升機提升首繩更換方案的研究與應用”項目獲馳宏公司第十次科學技術大會科技進步二等獎。

張文在工作中,對新設備、新技術、新材料、新措施,主動摸索,認真鉆研,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去理解和掌握。同時,善于思考,勤于動手,不管遇到什么難題,總是想辦法去解決。他先后參與完成了會澤礦區麒麟坑2號斜井提升機安裝工程項目、麒麟坑老豎井提升機提速改造項目、麒麟坑3號斜井提升機安裝工程項目、躍進坑84斜井提升機直流改造調試等10余個技改工程和科技項目。

危難時刻,挺身而出

2012年的一天,臨近中午,一場突如其來的5.7級地震打破了彝良縣沉靜多年的寧靜。頃刻間,地動山搖、河水嗚咽,大量的巨石像雪崩一樣砸向房屋,砸向人群,砸向運轉的設備。一間間房屋瞬間倒塌,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瞬間湮滅,一臺臺設備嘎然而止……

時任彝良馳宏礦業有限公司毛坪礦礦長助理的張文,地震來臨之時正在辦公室修改一個技術方案,所幸,辦公房沒有被震倒。

地震發生后,張文第一時間就與毛坪礦其他領導趕到井下,組織清點井下各作業點和作業面的人數,以最快的速度將井下作業人員聚集到安全地帶等待救援。

由于余震不斷,與外界失去聯系,不能判斷地表情況,張文和現場其他指揮人員不斷地安撫員工的情緒,維持現場秩序,當確認地表安全后,及時組織當天井下所有當班的199名員工撤離至安全地帶。可他并沒有隨大部隊一起撤離,而是堅守在震區工地現場。

當張文得知進出馮家灣生活區道路受阻、礦區職工及家屬情況不明后,立馬和現場搶險人員一道,冒著余震不斷、山坡滾石頻發的危險,徒步8公里趕到災區地點,引導被困的所有的265名職工及家屬人員,徒步轉移至彝良選礦廠安全地帶。此時,張文的家人正急著到處打聽張文是否安全的消息。

震后,礦區為了盡快恢復動力供應,負責毛坪礦設備能源管理的張文,又馬不停蹄地帶領4名員工下礦井搶修水泵,經過20多個小時的連續奮戰,一臺應急水泵終于修好恢復運行。此時,他才和其他人員從井下撤回得以休息。

之后,張文全身心投入到彝良馳宏礦業有限公司工地的災后重建工作中,組織完成了礦山井下緊急避險“六大系統”安裝及調試工作,參與完成了毛坪礦2號斜井電控改造項目,編寫了毛坪礦地震災后重建《設備設施拆除及安裝施工組織方案》,參與了毛坪礦災后重建《井下供配電、井下防排水優化方案》編寫等工作。

在地震災后重建期間,張文有時幾天幾夜連續工作,有時幾十個小時連續呆在井下。因其突出表現,張文獲得了馳宏公司彝良“9·07”抗震救災“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愛崗敬業,不斷進取

1987年參加工作的張文,當年畢業于會澤鉛鋅礦技工學校礦山機電專業,不是中專文憑。張文認為,起點低不是問題,重要的是朝著預定的目標,加強學習,持之以恒,不懈努力,不斷進取,就能到達理想的彼岸。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張文用了8年時間,從中專文憑,到專科文憑,再到取得大學本科文憑,一步一個腳印,堅實地不斷邁上人生的新境界。他先后分別就讀于昆明高等冶金專科學校函授中專《機電一體化》專業,昆明冶金專科學校函授專科《機電設備運行與維護》專業,北京科技大學函授本科《自動化》專業。在職的這些系統的知識、理論的學習與提升,為張文后來的工作及技術革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張文參加工作以來,干過檢修鉗工、電工,當過技術員、調度員,做過工區長、礦長助理。2005年,他取得電氣技術員資格,2006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2011年取得電氣助理工程師資格。

2015年的一天傍晚,從事值班電工的張文,在例行巡檢時發現變電站內硅整流室母排下方鋼架溫度過高異常。若支架溫度過高使母排損毀,后果不堪設想,他立刻電話向主控室匯報。

車間王主任檢查了母排后,認為是局部渦流效應所致,立刻安排技術員切換負荷。為避免溫度再次升高時不能被及時發現,決定留人值守整流室,隨時監測溫度。

由于當時人手緊,無人可派,張文主動請纓留下值守。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幾個小時過去了,每過一會兒張文就拿測溫儀測量一下支架溫度并及時匯報。凌晨2點左右,問題解決后,支架溫度終于下降至正常值。

今年48歲的張文,現為馳宏公司會澤冶煉動力廠一車間值班電工,有個幸福的三口之家,妻子也在會澤冶煉分公司工作。目前,他16歲的女兒正在會澤茚旺高級中學讀高一。

30年來,張文扎根礦區生產一線,干一行愛一行,兢兢業業,盡心盡責,立足崗位做貢獻,先后獲得馳宏公司“十優職工”、云南冶金集團“工作標兵”、云南省“云嶺優秀職工”、云南省“五一勞動獎章”和云南省“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劉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