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出發的“昆明好人”——記盤龍區拓東辦事處明通巷社區書記高晉云

發布時間:2017-05-05 07:46:52   來源:昆明市紀委


高晉云(左一)安慰病床上的社區老人

“做人要像蠟燭一樣,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溫暖。”多么樸實無華的話語,高晉云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她用她的一生踐行著一個共產黨員的清廉、忠誠和為人民服務的諾言。把一個治安混亂、人口眾多的老社區創建為“全國科普示范社區”、“全國人口和計劃生育基層群眾自治示范社區”、“云南省文明社區”、“云南省綠色社區”、“昆明市黨建示范社區”、“廉政文化示范社區”。高晉云也先后獲得昆明市“優秀社區工作者”、“昆明好人”、“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

良好家風養成一片丹心

高晉云出生在一個軍人家族,父親是參加革命的老干部,為便于父親工作,組織上給家里裝了一部電話,童年的高晉云多想聽聽電話那端的聲音,可父親從不允許家里的任何一個人碰那部電話。高晉云回憶道,當年,父親的下屬到廣州出差給父親帶回了一把雨傘,父親拒不接受,下屬還受到了很嚴厲的批評。父親的言傳身教,在高晉云的心中種下了做人要“清正廉潔”的種子。

為響應祖國的號召,高晉云光榮地成為了一名人民子弟兵,她夜以繼日地學文化、學本領,拿回了不少的獎狀,部隊領導給她放了探親假,在回家的前夕,領導為了獎勵她突出的表現,發給了她兩塊肥皂和一個被套,正值青春年少的高晉云一到家,就把這些東西拿出來擺在父親面前,沒想到受到了父親嚴厲的批評,要求必須在第二天一大早,就把這些東西交回部隊,并要求:做人做事要踏實、本份,要收斂自己不好的性格,做事要有認真仔細的態度,切忌焦躁。

嚴格的家規、清正的家風,融入到了高晉云生活工作的點點滴滴。王華要開辦公司,到社區審批時,因相關材料沒有帶齊,沒有辦理成功,王華心想會不會是沒有送紅包,所以工作人員故意刁難。第二天一大早王華來到社區,接待他的是熱情、耐心的高晉云,王華馬上把200元的紅包塞了過去,高晉云態度堅決地批評了王華,并告訴他:“我們社區基層干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并把辦好的證件交給了他,希望他能遵紀守法,合法經營。

每天上下班李偉都會不由自主地多停留幾分鐘,在這個小區住了快二十年了,前年小區內經常發生盜竊案件,高晉云通過“552X”群眾工作模式了解到這一情況,充分發揮居民“連心”民主議事會的作用,做到“居民事、居民提、居民議”,共同商討,免費為李偉所在小區等4個小區安裝了防盜門。“工程量不大,就是4個小區,總共39880元的工程,高書記帶著我們嚴格的按照程序進行,還邀請了居民代表、人大代表等人員監督整個工程建設,我們都深受教育。”高晉云所在明通巷社區的工作人員小王這樣說, “后來安裝防盜門的公司為了感謝我們社區工作人員,邀請大家吃頓飯,高書記知道后教育我們,與企業和居民的關系都是為他們做好服務工作的,我們不能吃他們一頓飯,喝他們的一杯飲料。”許多受高晉云帶領的志愿服務隊幫助過的老奶奶心存感激,看到服務隊員們的辛勤工作,偶爾會給大家送來雞蛋和咸菜,高晉云都會自己掏腰包把錢悄悄塞給老奶奶。并組織黨員及社區干部群眾學習《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參觀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等系列活動,并通過廉政談話、廉政交心等多種方式,教育引導黨員干部以黨紀為鏡,嚴格要求自己,約束自己,保護自己,在黨紀法規面前“不越雷池”,營造起廉潔從業、爭先創優的良好氛圍。在高晉云切實履行社區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管好班子、帶好隊伍,始終維護廉潔的良好形象,爭做廉潔從政表率的感召下,明通巷社區連續多年未發生領導干部違紀違法行為,受到了人民群眾的交口稱贊。

服務群眾心甘情愿

聾啞老人秦小花早年喪偶,養女也在監獄服刑,80歲的秦小花寄住在嫂子家里,一次嫂子生病住院,無人照料的秦小花不慎摔傷,導致頭部及全身浮腫,生命危在旦夕。了解到情況后的高晉云,駛車30多公里,找到了秦小花,連夜送往昆明市的醫院進行救治,并發動社會力量捐款,秦小花用手比劃著告訴大家:“高晉云是個好人哪!”臨終前,為了能讓秦小花再看一眼服刑中的養女,高晉云向上級部門提出申請,希望能圓老人的一個夢,老人最終見到了女兒,微笑著離開了人世。

李大家有四兄弟,二弟因為吸毒,患有多種疾病,一次發病,整個肚子石化了一般,全身多處化膿,高晉云知道后,二話不說帶著他就往醫院趕,往院期間,高晉云不嫌臟、不嫌累,悉心照料,用無聲的語言感化了他,出院后與兄弟們一起每天義務為小區打掃衛生、照顧老人,積極為小區畫宣傳海報,做宣傳員,加入志愿者隊伍,為小區居民做好事。

走在高晉云所在的盤龍區拓東辦事處明通巷社區,這些讓人感動得淚流滿面的幫扶故事數不勝數,“溫暖基金”、“愛心食堂” 一樁樁、一件件,如一股清泉,緩緩流入了那些需要幫助的群眾手中;溫暖了多少人的心田,讓他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世界的關愛;如及時的春雨,滋潤著大地。

發動群眾齊心協力共治共建

“群眾是力量源泉,是智慧的搖籃。”在高晉云工作日志首頁明顯寫下了這樣一席話,她按照“區——街道——社區——居民小組——樓棟”工作模式,積極開展“五級治理”試點社區管理模式,進一步強化社區服務,讓居民群眾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充分調動起了社區居民參與建設社區的積極性、也讓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社區得到順利開展。通過“五級治理”社區治理模式,社區工作站及時收集到更多的群眾意見,聽到更多的群眾聲音。人東新村一小區巷子里的路燈壞了,無人管理,出現安全死角,社區居民群眾的出行極為不便,希望社區理事會能出面幫助協調處理,接到反映后,高晉云積極發揮社區理事會的作用,及時到現場進行調查了解,在確定路燈的產權人和管理人后,社區網格責任人協助產權單位,第二天便對損壞的路燈進行了維修更換,解決了群眾出行難的問題。

高晉云抓班子、帶隊伍,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下。每天在明通巷社區的大街小巷、小區居民院壩、每座高樓,每天總會有一群默默無聞、忙碌著的身影,——她們,只是平凡的社區工作者!作為社區工作者,她們時時把居民群眾揣在心里,用心與居民群眾交朋友、用心聽取居民群眾的訴求,用心幫助居民群眾解決困難;她們是群眾路線的踐行者,是建設平安美麗與和諧社區的積極參與者,是黨和政府服務群眾的最基層力量!為了按時完成社區工作,她們充滿信心;為了服務社區居民群眾,她們用盡心:為了幫扶老弱病殘社區居民群眾,她們奉獻愛心;為了幫助困難社區居民群眾,她們滿懷關心;面對平凡的社區工作,她們懷揣平常心…….她們從“心”開始,從“心”出發,工作中處處留心、事事用心、服務貼心!(張媛媛 孟慶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