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褪色的信仰——記“第三屆云南省道德模范” 施甸縣商業局退休干部沈慶云

發布時間:2017-09-02 14:36:08   來源:保山市紀委

沈云慶_副本.jpg

“生命有限如朝陽,為民服務萬古香?!边@是沈慶云同志30年前寫在筆記本上的一句話。沈慶云生于1930年,1952年參加工作,195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7年從施甸縣商業局退休,在退休后的30年里,她始終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承諾,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共產黨員永不褪色的信仰。

在施甸街,問到沈慶云可能大家還不熟悉,但提到“沈大媽”,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助人為樂、為人解難、無私奉獻的事跡早已是深得人心,她是關注兒童的有心人,是捐資助學的熱心人,是助殘助老的貼心人,是公益事業的帶頭人。

關注兒童的有心人

自八十年代初,她就開始把身心投入到關注兒童的思想教育中。1979年,在商業局工作期間,看到商業系統多數職工上班時間孩子沒人照管的這一現象,她就向局領導積極反映情況,并爭取得到局領導班子的支持,在施甸縣辦起了第一個托幼班,為單位職工解決了后顧之憂,率先開啟了職工子女享受社會化服務的先鋒。為把第一屆托幼班的孩子教育成愛學習、愛勞動、愛人民的革命事業接班人,她開展了未成年人體驗教育,利用休息時間帶領孩子植樹種花、掃大街、看望孤寡老人和貧困孩子,并在當年辦起了施甸縣首個青年圖書室,給未成年人營造了良好的成長環境。

      捐資助學的熱心人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彼裏o時無刻不在關心著孩子的教育,哪里有困難,她就不辭辛勞地趕往哪里。1998年,甸陽鎮觀音寺村民小組楊彩萍的丈夫突然去世,對于本就貧困的家庭來說可謂是雪上加霜,三個正在上學的孩子都將面臨輟學。當時,老大就讀于保山高等師范??茖W校,老二正在上高中,老三正在上初中,三個孩子學習成績都很優秀。當她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找到團縣委、縣委宣傳部、縣工會部門領導,爭取部門支持和資金救助,而后帶著楊彩萍的大兒子、二兒子走進了縣直20多家單位爭取捐款,共籌集到救助資金9000元,幫助楊家渡過了難關,三個孩子現都已學業有成,走上了工作崗位。

2005年秋天,沈大媽到何元鄉石頭寨彝族村走訪親戚時,看到石頭寨小學條件簡陋,連個籃球場也沒有。回到家后,她急急忙忙取出存折上僅有的2310元錢,到附近的水泥廠訂購了6噸水泥捐獻給石頭寨小學修建籃球場。2007年2月,當她看到甸陽鎮小壩小學的教室屬于危房不能用,中低年級的學生只能在村主任家上課,五、六年級的學生還要到五、六公里外的沙壩小學上學時,她親自到學校調查,找了相關人員做了工程預算需要資金28萬元,她將自己的想法與兒女們商量,贏得兒女們的理解和支持,先后幫助協調到28萬元資金,建起新教室,為學校解決了燃眉之急。近年來,施甸大量農村人口外出進城務工,“留守兒童”成為一大社會問題,當沈大媽得知施甸縣水長小學建了一個“留守兒童示范點”時,沈大媽毫不猶豫的給示范點捐贈了10000元。

助殘助老的貼心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沈大媽除了關心未成年人的教育外,貧困老人也一直牽動著她的心,她先后到甸陽鎮、木老元、擺榔鄉等鄉鎮幫助生活條件艱苦的老人。2000年,她發起了結對幫扶活動,號召了19位離退休老干部出錢出物對木老元鄉、老麥鄉的貧困、孤寡老人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送去了100多套衣服、1000元錢和400多斤大米。萬興鄉萬興村稗子田村民小組的蘇學滿老人99歲了,他雙目失明且多年癱瘓在床,生活十分拮據。2007年1月26日,沈慶云得知這一消息后,到銀行取出剛補發的2400元工資,購買了毛毯、長壽面和蛋糕,不顧辛勞,乘車到離縣城28公里的稗子田村民小組看望蘇學滿和另外9位有困難的高齡老人,把慰問金和禮品送到這些老人手中。

公益事業的帶頭人

沈大媽還是一名公益事業帶頭人。1998年我國長江、嫩江、松花江流域發生了百年不遇的洪災,施甸老干區居民組織開展“情系災區人民”捐款活動,她毫不猶豫捐助400元。進出老干區的道路凹凸不平,不利于老干部們出行,為了修建道路她捐出400元。2006年和2007年“八一”建軍節,她個人拿出800多元,在老干區組織了別開生面的慶祝活動,讓大家不要忘記今天的幸福是廣大革命前輩用鮮血換來的。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了大地震,當她從電視里看到汶川人民遭受了巨大的天災時,她的心擰扭般的疼痛,為災區人民遭遇的災難流淚,她默默為災民祈禱,她坐不住了,第一個到施甸紅十字會捐了1000元,當她所在黨支部動員捐款時,她又捐了300元。

多年來,沈大媽為助殘助貧助困助教個人捐款、捐物近10萬余元,協調的資金達130多萬元。她的無私奉獻多次受到省、市、縣各級表彰和獎勵。1981年11月,獲云南省工會優秀工作積極分子榮譽稱號;1983年4月被保山地區婦聯評為“八二年度三八紅旗手”;1983年5月被評為“云南省勞動模范”,她的先進事跡被載入《中華勞模大典》一書;1986年11月被中共保山地委、行署評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個人”;1991年6月被云南省婦聯、省家庭教育研究會評為“為國教子好母親”;2009年11月被施甸縣委、縣政府評為“社會愛心人士”;2009年11月榮獲“保山市關心下一代工作榮譽獎”;2010年10月榮獲共青團施甸縣委、縣工委“為留守兒童慷慨捐贈10000元榮譽證書”;2010年10月被評為“保山市離退休干部老有所為先進個人”;2011年11月榮獲“第三屆云南省道德模范獎”;2016年4月被評為“保山市離退休干部老有所為先進個人”。

沈大媽幫助了太多、太多的人,當你問起她時,她卻擺擺手說:“不說了,不說了,我做的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我只是在盡一個社會人應盡的責任”在沈大媽身上,與日俱增的不僅僅是爬上她臉龐的年齡線,更是一份對社會沉甸甸的責任。她用她那擁有62年黨齡老黨員的情懷,譜寫了一曲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的夕陽紅贊歌。(王學娟  王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