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循著十九大的聲音,帶著一種儀式感讀完了《習近平七年知青歲月》,從19篇“知青說”“村民說”“各界說”,眼前不時浮現出送別的月臺、荒涼的山溝、舉起的連枷、熬枯的油燈、勤勞的雙手、沉穩的腳步、牽掛的目光等畫面,在腦海里不斷勾勒那個叫做“梁家河”的地方。更透過滿含大地樸實氣息的一句句回述,感悟一件件小事背后那股震撼人心的力量,這種震撼,吸引著我走進那七年知青歲月,感悟習近平志存高遠的赤子情懷帶給我的深刻啟示。
“在那個動亂的年代,一個從小在北京長大的15歲少年,孤身來到那被群山阻隔、多風少雨的荒僻之地,勞動和生活中有多少困難、多少問題需要去面對、去解決!”“他是‘老三屆’中年齡最小的知青,他插隊的陜北是全國插隊知青中條件最艱苦的地方之一,他是插隊知青中在農村待的時間最長的極少數之一。”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正是這樣,梁家河7年成為習近平“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人生第一站,成為他讀懂人生、讀懂中國、讀懂中國共產黨的重要起點,延安的紅色歷史文化和陜北人民豁達、包容、厚道、質樸、奉獻的集體人格,滋養了他崇高的政治理念,鑄造了他不變的“初心”。面對特殊時期的不公對待,他從來沒有對黨產生過懷疑和動搖,先后寫了8份入團申請書、10份入黨申請書,同時樹立了遠大志向,作出非同尋常的人生選擇,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同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緊緊地連在一起。正如他后來所說:15歲來到黃土地時,我迷茫、彷徨;22歲離開黃土地時,我已經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
知青雷平生回憶道:“有時候,我半夜醒來,發現近平還在看書,就問:近平,你怎么還不睡呀?他總是說:再看一會兒。”村民梁玉明感慨:“他在梁家河待了七年時間,我就沒見他離開過書本,沒見他放棄過讀書。”即便身處困頓,他也沒有放棄對知識的渴求,山上放羊時學,干活休息時學,曾為借一本書能跑30多里路。從梁家河的窯洞到清華大學的課堂,從基層工作到治國理政,他始終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讀馬列、讀歷史、讀政治、讀文學,積淀了豐厚的文化素養、知識素養、道德素養和理論素養。古人說,“腹有讀書氣自華”。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中,我們深有體會,他常常旁征博引,信手拈來,妙語連珠,充滿自信,越讀越有味道、有特點、有內涵。
“近平還是那個為老百姓能過上好日子打拼的‘好后生’”“近平這個人在他年輕的時候,就志存高遠。但他的遠大理想,恰恰不是當多大的官,走到多高的位置,而是看似平凡的‘為老百姓辦實事’”“他那時就知道老百姓最缺少什么、最需要什么、最期待什么,也催生他、促使他盡力為鄉親們多辦些實事。”知青7年,從闖過跳蚤關、飲食關到勞動關和思想關,從放羊鍘草到挑糞拉煤,他同梁家河老鄉們甘苦與共,組織帶領群眾修道路、打淤地壩、辦鐵業社、建代銷店、打大口井、發展沼氣,一心只為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他從心底里熱愛人民,把老百姓擱在心里,書中“近平幫我找豬”“近平幫老漢拉車”這樣的愛民為民情懷孕育了習近平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正如后來他說:陜北7年,最大的收獲,就是“讓我懂得了什么叫實際,什么叫實事求是,什么叫群眾。這是讓我獲益終生的東西”。由此,便不難理解他為什么反復強調要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為什么要求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以及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在許多受訪者的記憶中:近平不但見多識廣、知識豐富,而且性格很隨和,說話既不偏激,也不保守,非常實在;干活不惜力,掙工分從6分,到7分、8分、9分、10分;很有個性,絕不是軟弱之人;立志辦大事,不搞形式主義;敢說敢做敢擔當……領袖的成長不是偶然的,領袖思想的形成是有源頭的。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回顧插隊經歷時所說:“7年上山下鄉的艱苦生活對我的鍛煉很大,后來遇到什么困難,就想起那個時候在那樣的困難條件下還可以干事,現在干嘛不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把握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發展大勢,順應實踐要求和人民愿望,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贏得了全黨全軍全國人民的衷心擁護和崇敬愛戴。習近平總書記之所以能夠帶領黨和人民取得偉大成就,一個重要淵源就是總書記歷經非凡成長,淬煉了扎實的實踐基礎、深厚的經驗積累和深邃的理論思考。
書中類似的小故事還很多,親歷者閑話家常中展露的歷史細節,原汁原味再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青少年時期踏踏實實干事業的感人事跡,讓我真切地看到了人民領袖來自人民,人民領袖為了人民,也激勵著我要不負這個奮斗的時代,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一個堅定的人、奮進的人,扎扎實實地干好工作。(王慶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