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有企業監管部副主任,我不應該向供應商借錢,也不應該將自己的物品寄放至朋友的商鋪處售賣,現在我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非常感謝組織及時拉我一把,今后我將以更積極的態度認真學習各項規章制度,嚴以律己、干凈做事……”
這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紀委監委對監察對象談話函詢后,監察對象作出的書面說明,也是該州談話函詢覆蓋六類監察對象的一個縮影。
“監察法賦予監察委員會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進行監督調查處置的權限,我們把監督擺在首位,堅持抓早抓小,把握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談話函詢覆蓋六類監察對象。”德宏州紀委監委第二紀檢監察審查室主任牛曉東介紹,他們已對2名國有企業部門負責人、1名醫療衛生單位管理人員進行了談話函詢。為了讓談話函詢對象真正知錯悔錯,有的進行了2至3次談話,從最初的不配合、不以為然到主動說清問題、深刻認識錯誤,做到對監察對象紅臉出汗常態化。
“哪些可以談、哪些不可以談?我們針對六類監察對象確定了談話函詢標準,對反映問題線索過于籠統、違紀的可能性較小、不具備可查性的,反映輕微違紀問題不需追究紀律責任的進行談話函詢。”德宏州紀委監委案件監督管理室主任陳鸻介紹,對于收到的問題線索,紀檢監察監督室、紀檢監察審查室先集體研究,提出擬處置意見,經分管常委或副書記同意后,提交書記辦公會逐件進行分析,確定處置意見。紀檢監察監督室、紀檢監察審查室根據談話對象制定談話方案和談話提綱,經紀委分管常委或副書記同意后,實施談話函詢。2018年監委組建掛牌以來,全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已開展談話函詢55次57人,談話函詢已覆蓋六類監察對象。
“談話結束后,均要求談話對象在15個工作日內,就存在的問題寫出書面檢查(情況說明),由所在縣市、單位或上級主管單位黨委(黨組)主要負責人、紀委書記(紀檢組長或紀工委書記)簽字。同時要求談話對象在單位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或所在黨支部組織生活會上,對群眾反映個人的有關問題進行說明或檢討。”牛曉東說,他們注重抓實談話函詢的“后半篇文章”。
為防止一談了之、一函了之,德宏州紀委監委還采取隨機、公開、滾動抽取和承辦部門交叉抽查的方式,按不低于10%的比例,對談話函詢情況進行抽查,若發現談話對象對黨組織不忠誠、不老實,故意隱瞞事實,不如實向組織說明情況和交代個人問題,拒不配合組織談話的,從嚴從重追究紀律責任。
德宏州民政局一直屬單位出納祁某在接受談話函詢時,對黨組織不忠誠、不老實,不如實說清問題,經核查發現他有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問題,被留置調查。(李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