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通道”破解縣級巡察信訪困境

發布時間:2018-11-01 07:50:35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信訪工作是縣級巡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現問題線索的重要渠道,是黨內監督與群眾監督的有機結合。信訪工作成效如何,直接關系到群眾對巡察工作的支持度和參與度,關系到巡察工作能否順利開展。然而,縣級巡察信訪工作受地域、經濟、文化、人際關系等因素制約,面臨信訪件少、干部不愿說、群眾不敢說的困境,影響了巡察的成效。因此,打通信訪工作通道,全方位、深層次、多渠道挖掘信訪問題線索,至關重要。

暢通信訪舉報“訴求通道”。針對部分基層巡察工作信訪渠道不暢通,群眾舉報無門、不知如何收集違紀違法事實證據、對信訪舉報保密工作心懷質疑等因素,勤用“加法”,促進融合,織密監督網絡?!熬€上+線下”知曉舉報門路。巡察組進駐被巡察地區后,要廣開言路,通過召開群眾動員會、發放信訪舉報明白卡、粘貼信訪舉報投訴宣傳畫、懸掛舉報投訴箱及在電視、報刊、電子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媒介公布公開舉報渠道等方式擴大群眾知曉率。同時運用“互聯網+”完善網上信訪舉報制度,引導群眾變“上訪”為“上網”,推行網上舉報及實名舉報雙向承諾制,尊重網上民意表達,及時回應群眾關切?!肮膭睿U稀贝蛳e報顧慮。針對部分干部群眾對一些腐敗現象和不良言行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不愿說、不敢說,或隱忍不言,或采取匿名方式投訴增加調查難度等原因,向群眾宣傳保密紀律,讓群眾知曉保密制度,并嚴格執行,必要時簽訂保密協議,使群眾心無旁騖反映訴求?!靶麄鳎_”明白舉報范圍。大力宣傳黨和國家關于反腐敗的方針、政策,宣傳信訪舉報對反腐敗的重要作用,加大各項政策、部門職責、辦事程序等公開和宣傳力度,充分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提高群眾參與意識,讓群眾明白哪些行為合規依法、哪些行為違規違法,哪些在舉報范圍內、哪些在舉報范圍外,充分運用群眾的“火眼金睛”,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問題、形成震懾。

打通接訪下訪“服務通道”。做好接訪下訪群眾信訪舉報工作是聯系群眾,了解社情民意,獲取巡察問題線索的“源頭活水”。思想上要重視,感情上要投入,行動上要細致落實。首先,接待上訪要“真心”。要以一顆真心對待上訪群眾,遵守信訪工作紀律,安排專人認真登記群眾訴求,制作來訪線索臺賬。在交談中,要善于換位思考,站在群眾的立場上想問題,切忌漫不經心、敷衍了事。要營造寬松的談話環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主動打開群眾的心結,讓群眾愿意講真心話、講實話。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能及時給予答復的,要做出正面回應,切忌含糊其辭,模棱兩可。不能及時答復的,要做出正確合理解釋,告知答復時限。其次,走訪下訪要“走心”。要變坐等上訪為主動下訪,下沉到底“刨根溯源”。下訪前,將群眾來信來訪來電較為集中的矛盾點和利益點篩選歸類,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走訪摸排,確保問題找準、找細。要針對不同對象,采取上門專訪、個別座談等方式深入基層,到群眾家中、到田間地頭虛心了解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扶貧工作、惠農資金、政策傳遞等情況,去偽存真,從中發現問題線索。要做到干部群眾“區別談”,對黨員干部要讓其曉以利害,識大體、顧大局,提供所了解到的問題線索。對群眾要運用群眾語言、講群眾聽得懂的話,從群眾的生產生活方式為切入點,聚焦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近距離“嘮家?!薄疤托母C”,打消群眾顧慮,獲取群眾信任,使其主動提供問題線索。

疏通信訪線索“處置通道”。準確、快速處置信訪線索是做好巡察工作的重要保障。信訪線索是巡察工作的“毛細血管”,巡察信訪工作只有與解決問題有效結合起來,才能讓群眾感到巡察的威力和震懾。巡察中的信訪受理工作,收到的訴求反映涉及多個方面,要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這個中心,緊扣巡察工作“四個著力”要求,重點關注反映被巡察單位領導班子及其成員在作風、紀律和選人用人上存在問題的線索,提高巡察中信訪受理工作的質量和效果。要安排專人及時梳理信箱、郵箱、網上舉報、來訪、走訪收到的信訪件,全面收集信訪問題,甄別和確定重點件,區別對待,分類處理,查找“蛛絲馬跡”,不能簡單“一摘轉之” ?或“一轉了之”。要結合巡察重點及被巡察單位的實際情況,分清反映問題的輕重緩急,確定將哪些信訪件列入重點關注和核查對象。重點在破解領導干部“政治關”考察難、兩面人識別難、“共腐關系圈”發現難問題上發揮重要作用,推動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對簡單、事實清楚的民生問題,直接通過面對面答復、電話回復、郵寄資料等形式給予回復;對不屬于巡察組受理范圍的信訪件要及時轉給有關部門處理;對群眾反映重大民生類訴求需要深入了解的信訪件,則必須及時明確辦理部門、辦理人員、辦理時限,統籌協調組內外力量進行調查了解。調查了結,要及時寫出調查報告,報領導審定,整理歸檔,進行移交。(胡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