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改變了中國!”這是人民發自內心的聲音。十八大以來近六年時間里,令人感到巨大變化的是無任何利益關系的一些飯局公然遭到拒絕,以往高檔酒樓天價消費享樂性和私人會所包間神秘性逐步平民化和透明化,原因是從上層到底層有的黨員領導干部因公款消費等違反“四風”問題被點名道姓通報曝光后,徹底觸動了當下一些黨員領導干部的心靈,再不收斂不收手必定是被“端”的重點對象。特別是十九大后,正風肅紀更加持續發力,反“四風”問題連續不斷發力,從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執行到各項工作的落實,廣大黨員干部作風有了質的轉變,同時也帶動了黨風、政風、社風、民風明顯好轉,贏得了廣大群眾的擁護信賴和良好口碑,“四風”問題總體上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在當下,特別是中國發展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方位,就昭通而言,“四風”問題仍呈現不少隱形和變異,新時代的作風建設給我們釋放出強烈信號,任務比過去更為艱巨和緊迫。
一、當下的“四風”表現
(一)在脫貧攻堅方面。仍然存在不嚴不實情況,特別是在脫貧攻堅掛聯幫扶上,有的結對幫扶干部到貧困戶家中只是同貧困戶合張影作作秀,走過場,掛個名,慰問式幫扶。沒有站在貧困戶的角度來找窮根,無具體的持久的脫貧措施,仍然重走以前的老路子,簡單地給錢給物,簡單地讓貧困戶喂豬養雞。正如昭通市委組織部長陳真永在《鄉村振興的核心是解決人的問題》調研文章中所說:“一些部門和干部在落實掛聯幫扶機制中,有的怕吃苦不愿沉下基層去,有的擔心辦不了事而不敢沉下去,有的覺得群眾不好交流而不想沉下去,造成了幫扶只是掛名,結對成了作秀,沒有達到沉下去的目標、實現不了融進去的效果。不久前“云嶺先峰”轉發“半月談”公眾號和“人民日報”公眾號《警惕!“痕跡主義”在基層流行,已成形式主義新變種》一文,更加說明了當下的形式主義呈現隱形怪異。因此,必須要以零容忍的態度,扎實抓好掛聯幫扶機制落地落實,著力解決掛聯幫扶中形式主義的問題。
(二)在理論學習方面。有的黨員領導干部學風不僅不實,學習態度極為不端正,特別是有硬性要求黨員領導干部必須學習的,但仍有黨員領導干部存在敷衍了事。如,在學習十九大精神時,不能堅持實實在在學原文,不能經常學和反復學,不能結合實際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深化,不能用學習成果來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致使開展工作和處理問題質量不高。再如,云南省干部在線學習明確要求嚴禁通過請人代學、購買學分、使用外掛軟件等違規方式進行學習,但仍有一些領導干部的在線學習完全由辦公室工作人員負責學完,甚至有的直接通過購買學分來完成學習。
(三)在帶頭移風易俗方面。當前,在昭通的許多地方,婚喪嫁娶仍然是滋生腐敗行為的“溫床”和斂財的“高發地帶”,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出臺后,大多數黨員干部嚴格執行婚喪報告備案制度,在組織審查和監督之下,宴請送禮之風得到有效凈化,但以婚喪嫁娶來收禮斂財的現象還沒有完全的杜絕,一些黨員干部利用婚喪喜慶、喬遷履新等事宜操辦酒席,有的不跟組織報告悄悄操辦,有的分期分批宴請,避免超過規定的宴請規模。還有不登記情禮本,直接通過微信、紅包直接收取禮金。
二、隱形“四風”問題存在的原因
(一)思想認識不到位。少數黨員干部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反“四風”問題沒有正確認識,加之長期根深蒂固的不良習性和錯誤的價值觀影響了思想,認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只是一陣風,正風肅紀只是查處極少數,而且自己行為隱蔽,不會被查到,存在僥幸心理。有的隱形“四風”問題禁而不絕,主要是地方上講人情文化、圈子文化和隨大流文化,有的黨員干部就認為辦事要講人情、請客送禮,平時要聯系緊密、頻繁吃喝聚會,沒事就跟風走、隨大流,認為社會大環境就是這樣,有人這么干,他也跟著干。表面上原因多種多樣,究其深層原因,理想信念不堅定,政治理論學習不夠,政治修養缺乏,政治敏銳度不夠。
(二)配套制度不完善。當前,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糾風問題,相關制度仍然存在缺陷和漏洞,執行不夠嚴格,操作不夠規范,缺乏對制度執行的監管機制。有的雖然有了一些制度規定,但尚未形成一環扣一環的制度鏈、制度網,難以發揮整體作用。有些人明明知道有制度規定,卻想方設法鉆制度的空子,搞變通,試圖逃離制度的監管。
(三)管黨治黨落實不到位。重業務輕黨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不到位、部分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樹的不牢、責任擔當精神缺失、甚至濫用手中權力、失職瀆職損害群眾利益,給“四風”問題頻發提供了溫床。
三、破解隱形“四風”問題的建議
一是堅持常抓常管,加強黨員干部思想教育。意識的強化和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便能達到的,特別是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出臺實施后,暴露出黨員干部對學習的忽視,因此加強黨員干部的思想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意識教育尤為重要和緊迫。同時,紀檢監察機關要持續的通過以案警示,持續釋放越往后執紀越嚴的強烈信號。加大通報曝光力度,深入開展個案剖析和條規解讀,進一步發揮警示教育作用。進一步筑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防線。
二是堅持全面從嚴,層層壓實作風建設主體責任。建立健全黨委作風建設主抓直管機制,推動主要領導和班子成員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和“一崗雙責”責任。充分利用監督執紀的四個形態,定期分析黨員干部作風方面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采取談話提醒、函詢、約談等方式早提醒、早教育、早糾正。同時緊盯違規收送禮品禮金、違規配備使用公務用車和違規公款吃喝等“四風”問題,緊盯扶貧領域、工程建設、行政審批、資金資產資源管理等領域,緊盯元旦、春節、端午、“五一”、中秋、國慶假期等重要節點,加強檢查,堅決落實“一案雙查”制度,嚴格實施問責。
三是堅持對癥下藥,創新監督執紀問責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督查機制和部門聯合檢查、信息共享等常態化工作機制。利用大數據關聯分析,提高甄別隱形“四風”問題線索的能力。發揮派駐機構的作用,著力打造查糾“四風”問題前哨站。推進“四風”問題案例庫建設,提高定性量紀準確度。創新處理通報機制,建立健全分類處理、定期通報工作機制。對苗頭性、傾向性“四風”問題,堅持抓早抓小,靈活運用約談函詢、警示誡勉等措施。對禁而不絕的“四風”問題,堅持露頭就打,點名道姓通報曝光。對隱形變異的“四風”問題,堅持現形就抓,層層剝開“四風”隱身衣。同時,加大反“四風”宣傳力度,充分發揮好各地群眾的監督作用,將作風建設檢查常態化,有效采用暗訪方式整治“四風”,做到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要建立整風排查追究制度,防止作風排查走形式、走過場、避重就輕,明查暗訪不深入等情況發生。(威信縣紀委監委 楊富有)